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1|回复: 11

文殊信仰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文殊,全名文殊师利。文殊师利是大乘佛教的首席菩萨。因此,文殊信仰就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发展、流布而遂渐形成的一种菩萨信仰。那么,何谓大乘佛教呢?它是如何兴起呢?这就要从大乘佛教的思想根源、历史根源和古印度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探讨。 0 Z$ P9 f! g! ~( I: d3 m
   * [  V6 ?  G) F, D2 y% S
  大乘佛教的兴起 9 P2 u9 ~; b& W! y8 ?. I
  
( e" S9 s. g( y* [4 h. X3 I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它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阶段。至于印度近代佛教的复兴,当是19世时由斯里兰卡回流人的。
" s8 r; P+ u6 Z- b6 M# B2 N. Z  
6 P2 i) X& u* P4 |: f6 Z  大乘佛教兴起的思想根源 4 I3 @( y4 ]' `/ g
  
0 H: W# y+ S/ }5 Z  众所周知,佛教分为小乘、大乘。“乘”一般释为“运载”、“车辆”。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如羊车、鹿车,只能载自己;大乘是大的交通工具,如牛车、象车,不仅可以运载自己,还可兼载他人。若详细点讲,二者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理论上,也表现在实践上。从理论上看,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即否认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承认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大乘则主张“我法俱空”,既否认有一个实在的我体,也否认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一般说来,小乘认为佛陀是一个历史人物,尽管他们也对佛陀有些神化;而大乘则把佛陀全盘神化,并提出了佛有二身、三身乃至十身之说。从实践上看,小乘主张求得自己解脱,成阿罗汉或辟支佛果,而大乘则主张求得佛果,即使达不到佛的境地,也要求做一个佛的候补菩萨,而菩萨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之人。而阿罗汉是已破我执,未破法执;已证我空,未证法空;已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而菩萨呢?则是二执均破、二空已证、二障都断。又,小乘主张修学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分,即戒、定、慧三学;而大乘则主张兼学六波罗蜜。因此说,“大乘者,立成佛之大愿,行悲智兼济之行,以成佛为终极者也。”
4 E0 B8 t& ?) S; i6 d8 \  那么,大乘这一思想源于哪呢?当代佛学家印顺法师说:“佛为法根,法从佛出。”这就要从佛陀本身的思想、言行、功德去探讨。若说浩瀚的大乘经都是释迦牟尼金口所说,这不符合事实。因为,即使是大家公认的四阿含也是佛陀及其弟子结集成的。何况是大乘经呢?所以,我认为只要符合佛教的三法印(或四法印)、缘起说的一切思想、言行都是佛法。若兼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有利他精神的思想、言行,就是大乘佛法。从这一角度来看,佛陀在成道前的无尽生涯中,不论为鹿、为兔、为象、为鸟、为农工商贾、为臣为王,凡事益于有情者,他都做得很好;即使是行杀、盗、淫、妄而足以利人者,他也予以方便善巧。这可从他的《本生谭》、《修行本起经》、《六度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等窥见其“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所以,在《阿含经》中只提到释尊(未成佛前)和弥勒二“菩萨”。那么,何谓菩萨呢?菩萨,全名菩提萨埵,《佛地论》二曰:“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释尊在成佛之前,慈悲利济,游化人间,老而弥勤。在79岁那年,他还带领徒众,离开旧都王舍城,经过跋耆、毗舍离、达波,到达拘尸城,在沙罗双树间临终前还度了最后一个弟子须跋。由于他这种慈悲利济、度人为怀的思想、言行、功德感人至深,所以就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崇拜、信仰。因此,在他涅槃之后,就发生了八王争夺舍利,各国竞相建塔供养,“见贤思齐”,积极追求成佛或菩萨的风尚,产生了对舍利、佛塔、佛像、菩萨的信仰。于是,播下了大乘佛教的种子。
7 b" j/ L8 w/ H9 _   7 \4 I" h5 u# [$ B. h5 L& `5 O
  大乘佛教兴起的历史根源 2 r" \1 D8 k# H6 N7 b7 c: X" m
   9 V& k' B% A6 N7 b) q; J) b: p# T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过程,大乘佛教亦不例外,他是从原始佛教分裂成部派佛教时逐渐分离出来的。但这一分离也不是泾渭分明,而是说大乘佛教也受到各部派或多或少的影响;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乘佛教是对部派佛教的反动,是向释尊本怀的复归。那么,何谓部派佛教呢?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分裂而成的各个教团派别的总称。据《大毗婆沙论》和《异部宗轮论》载,佛灭百余年后,以“大天五事”,教团首次分裂为反对派上座部和赞成派大众部。所谓“上座”,则是由比丘出家年数的长短计算的:出家9年以内者名之下座,出家10-19年者名之中座,出家20-49年者名之上座,出家50年以上者名之长老。而上座部就是由上座比丘及长老这些老成持重、思想较为保守者组成的教派。而大众部则是由人数众多、思想比较解放的年轻下座比丘组成的教派。大天五事,又叫五事非法、五事妄语。大天是印度佛教大众部的始祖,大约生活于佛灭后百年左右。据吉藏的《三论玄义》说,佛灭116年后,有舶主儿名叫摩诃提婆,义译大天。他端正聪明,以犯三逆罪而皈依佛教。皈依佛教后,他将第一次结集时简除掉的大乘义理,予以阐扬发挥,为大众部使用。同时,他又把五件事情编成一偈,安置戒后。当布萨诵戒之后,亦诵此偈,弘扬这五件事情。其偈曰:
; K* [$ N. s. U: R2 ?  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
: Q2 N6 u( _6 d) d; {: A  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 6 y+ G$ [, e& @
  一、“余人染污衣”,是说罗汉虽然断了烦恼淫欲,但还有漏失不净,一旦遇到天魔女的诱惑,就会产生遗精、便利、涕唾等不净,染污了罗汉的衣服。二、“无明”,又作“无知”、“痴”,这是说罗汉虽以无漏道修行,断了三界见思烦恼,但以无明有染污和不染污两种,而罗汉还没有断尽不染污无明,故还有疑惑存在。三、“疑”,即犹豫。以疑有“随眠”之疑和“处非处”之疑两种,而罗汉还有“处非处”之疑,故对外事每每有疑。四、“他度”,罗汉虽然得到了初果,但他自己并不知道,只有经过他人的记莂,方知自己才是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等。五、“圣道言所显”,这是说罗汉虽然通过圣道有了解脱之乐,但还得以至诚之心唱念“苦”,圣道才会现起。对于这五件事情,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赞成的为大众部,反对的为上座部。
8 c. ^/ B7 y% B- f% X1 E  又,《三论玄义检幽集》卷第五还载: 4 H8 `) X. d+ X, H" A
  部执论疏曰:布萨时既颂此偈,复语诸弟子云:佛昔在世,诸天及四部众弟子所说,佛皆印可,令阿难受持,悉诵为经。佛已灭度,若有聪明人能说法者,亦得作经。汝等若作经者,随意作之。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天认为佛在世时,天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说法,佛皆印可,为之佛经。佛灭之后,若有聪明人能说法,亦可为经。对于大天这一观点更加深了大众部和上座部的裂痕。赞成这一观点的大众部用佛陀的话说:( p; G4 ^% Y* M/ ?/ {% C3 _& C0 q
  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洳}生法住,法界安住。
+ @0 S" T0 G1 E2 s; f' g  佛所说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所证真理,虽与佛陀说的真理有程度上的深浅,然而真理的本质无异。所以说,佛弟子以其所证悟的真理对众宣说,也可称为佛法。而坚决反对的上座部认为,大天这一观点是鼓动人们“恣意造经”,这就是“大乘非佛说”的由来。三论宗的祖师吉藏认为,自第一次结集“以来至佛灭度后116年,但有二部名字,未有异执”。这“大天五事”和“恣意造经”才使原始佛教真正分成两部。据吉藏的《三论玄义》说,此后,大众部又相继分成七部,上座部又分成十一部,连同根本二部,计二十部。其中,一说部主张的“生死涅槃皆是假名”、“无有实体”的思想,就孕育了“诸法无我”的空宗思想。且这一思想就是对上座部说一切有部“诸法实有”的反动。至于该部多闻部出的《成实论》中也有大乘思想,移住鸯崛多罗国的大众部所弘扬的三藏中夹杂的华严、般若等就是大乘义理。而上座部中的法护部部主目连弟子也撰有五藏,除经、律、论三藏如常外,还有咒藏和菩萨藏,这菩萨藏就是大乘经典了。
7 [2 H: A5 ^# F" R. z  总之,大乘佛教的兴起,原于释尊的思想、言行、功德等原始佛教时期。以佛灭度后,第一次上座比丘的结集简除了大乘义理,而引起了窟外结集和文殊、弥勒、阿难的铁围山结集,遂使原始佛教产生了分裂。到佛灭百年之后,又以“大天五事”和“恣意造经”,引起了“大乘非佛说”的争鸣,更使其上座部和大众部又分裂成二十部。总的来看,上座部普遍认为佛陀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其生命和肉体都是有限的。他的特点是思想伟大、品格高尚、智慧深湛、精神纯洁。在一个世间只有一个或几个佛。人们修行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阿罗汉就是人们修行的最后解脱,他与佛没有多少差别。而大众系各部则普遍认为,阿罗汉还有五种局限,在修持过程中,还有退转的可能性,没有达到最后解脱的境地,不可与佛相比。佛陀是出世间之神,他已断漏失,根绝烦恼。他的法身是无限的,寿命是无边际的,威力是无量的。他的话句句都是真理,所化有情也都是净信。历史的佛陀,不是他的真身,而是他在人间为宣传教化的方便所托的应身。他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长相异于常人。从而把佛陀渲染成了神通广大的神。大众系还认为,佛陀之所以成佛,是他累世修行的结果。佛陀成佛之前的修行,叫“菩萨行”。实践菩萨行的人叫做“菩萨”。菩萨的特点是利他精神,所以,凡是能够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的人,就可称为菩萨。这就孕育了菩萨乘的思想。大众系还认为,菩萨也有一些异于常人之处,如他人胎作白象形,从母右胁出生等等。菩萨也不起欲想,无瞋恚怒害之心,为了饶益众生,甘愿生于地狱等恶趣之中,且能随意往来。这就把菩萨也神化了。追其原因,当是上座部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经文的解释固定化,对戒律的条文一成不变,其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世俗活动,因而激起了部分具有改革思想的僧侣,如大众部中思想解放的年轻僧侣和在家佛徒的不满,便在佛教中寻求新的思想和信仰,从而出现了修菩萨行的菩萨众,菩萨众也包括像维摩诘和胜鬣夫人这样的长者、居士,他们在实践中礼敬佛陀偶像,崇拜佛塔,巡礼佛迹,诵经说法,行咏梵呗,并用譬喻、本生、佛传、戏曲等形式宣传菩萨成道的事迹。而在理论上阐发空、中道实相、六度、多佛、菩萨道、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并相续编辑制作经典,这就为大乘佛教的兴起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进而使小乘的大众部迅速而主要地向大乘空宗发展,小乘的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再向大乘有宗发展。
: J4 G: E1 r) {0 F9 l   7 o7 J  G+ F! A# z# E
  大乘佛教兴起的社会背景 - v! q3 A7 m5 x8 o
   : i2 F9 W7 U) P
  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部分具有大乘思想的教徒,一反过去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倾向,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接纳在家的男女信众,积极参与社会现实生活,从而极大地更新了早期佛教的陈腐观念。这一思潮于公元1世纪前后,即印度次大陆的“南北朝时期”,在印度南方的案达罗王朝、北方的贵霜王朝和恒河平原上的吠舍离等地,纷纷涌现出来。他们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自己则称为大乘。 " ]  o3 W6 v. h2 x+ y! U" u0 K& o
  那么,大乘佛教为什么会在这时兴起呢?这就要看案达罗王朝和贵霜王朝的社会环境。 5 Y2 l% c% e' r2 {0 d4 _
  案达罗王朝是阿育王逝世后统领南印度的一个强大王朝。它始自公元前232年,终于公元225年,历30代450年。其中最著名的国王是波洛摩耶,他抗击了波斯希腊人的侵略,把自己统治的区域向北推进到马尔瓦,向南抵达卡纳拉,东西两面临海,一度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势强盛。他所信奉的婆罗门教是当时南印诸国中最有势力的宗教,但他也容许佛教自由传播。于是佛教就向边地的中下层民众间寻找信徒,其中在南印度沿海岸地区,就有不少商人和富裕市民信仰佛教,有些婆罗门还皈依了佛教,可能还成了新信徒中的中坚成分。 1 |3 J8 B1 l& ^1 W8 W
  案达罗地区的东南部是大众系制多部的活动基地。他们崇拜“制多”,推动了民间建塔供养的群众信仰。他们神化佛陀,贬低阿罗汉,提高救度众生的菩萨地位,做了不少有益于社会和民众的事情,得到了案多罗王朝的保护与支持,如阿摩罗婆提大塔的建设和阿旃多窟院的开拓;就是该王朝对大乘兴隆的巨大贡献。所以,该地孕育了大乘佛教的思想和信众。 5 G4 g: |! e& @+ i: t8 R- Y
  贵霜王朝是盛于公元1—3世纪中叶印度西北的统一王朝。早期为月氏族部长丘就却率领,他雄才大略,侵安息,取高附,灭濮达,占罽宾,奠定了该王朝的基础。其子阎膏珍,复灭印度西北,大拓疆土。第三代迦腻色迦王(约129—152年在位),又进兵恒河流域一带,统治了北印度的全部,其势力伸展至中亚、伊朗地区,创建了自阿育王以来最大的强国。他在位期间,促进生产,繁荣经济,发展了文化科学事业,著名的犍陀罗雕刻,就是这时出现的。他也像阿育王一样推崇佛教,在他的护持下,佛教举行了第4次结集,编辑注释了三藏。他的继承者伐尸什迦、胡维什迦、瓦苏提婆诸王都崇信佛教,特别是胡维什迦还建立了庞大的寺院,并修葺了阿育王所建寺院。其时,东西文化交流极盛,学术、文艺亦相当兴盛,宗教则容摄了希腊诸神与波斯宗教,因而亦融摄了异族文化,遂使犍陀罗、秣菟罗的佛教艺术大放异彩。其境内说一切有部的教义也臻于成熟。它的发展构成了印度佛教四大宗派之一的婆沙宗,同时也促成了它的反对者中观宗的建立,其再发展就促成了大乘有宗。
, `/ ~% W# R9 @5 R  总之,案达罗王朝和贵霜王朝是印度南北的两个各自统一的王朝。他们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东西文化的交流、封建主义因素的萌芽。他们都崇奉婆罗门教,不甚热心佛教,但亦允许佛教自由传播,遂使佛教向边地发展,向下层民众发展,向现实社会发展,从而使佛教吸收了新的思想营养和新的信教民众,涌现出了许多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一心追求成佛的信众。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神化佛陀,宣扬菩萨精神,创制新的经典,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信奉佛教的群体。这一群体,就叫菩萨乘,即大乘。
* s6 H1 E8 ^$ l& D6 T) q  N  
" y- |& P+ r; a  文殊结集大乘经
  D& h' u, H. W: I# @  j* K( N  
7 V8 k  M# `; _. U9 A- j3 B# u+ Z  佛教分为小乘、大乘,其经典也有小乘、大乘之别。小乘经典是经过部派佛教时期的僧人结集成的。所谓结集,又名集法、集法藏、经典结集,是合诵、审定的意思。所以,结集可谓佛典的编辑会议。这是因为佛陀在世时,他对弟子们的教诫没有文字记载,只凭口耳相传,背诵记忆。但,这一方法,时间长了就可能忘记或走样,失传正法。因此,为了僧团的团结,正法的久住,便发起了结集佛陀教法的活动。据佛教典籍记载,在印度佛教史上共有四次结集,分别是王舍城、毗舍离、华氏城、迦湿弥罗举行,而所结集的经文全是小乘经典。 ) {7 ~! C* b! q! z: @- r+ x
  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载,第一次结集就在佛灭当年的雨季,由“苦行第一”的佛弟子大迦叶召集主持,有500上座比丘参加,在阿阁世王的支持下,在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举行,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受命诵出诸经,即原始经典《四阿含》。《四阿含》就是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和杂阿含。由“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出戒律。再经过诸长老的检讨修订,编辑成法藏和律藏。这次结集亦名王舍城结集、七叶窟结集、五百比丘结集、上座部结集。《付法因缘传》卷一说,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迦叶诵论,是为经、律、论三藏。又说迦叶还撰述杂藏,是为经、律、论、杂四藏。又据《大唐西域记》卷九、《部执异论疏》说,在第一次结集时,以婆师婆为首的百千人也举行了结集,集成了经、律、论、杂、禁咒五藏,称为窟外结集、大众部结集。 % e9 `! z! P/ d' m
  在这几次结集的启发下,以文殊、弥勒为首的部分思想比较解放的僧众和居士也举行了结集。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第百云:
" u- O; |6 r- ~4 n0 t% a* x  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闭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尸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
3 i  H; t2 K" Q6 w* T  隋·慧远法师的《涅槃经义记》卷第一之上和其《十地经论义记》卷一都载:
- D) G7 y1 \" @& l" k/ ~  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
. h- `4 y, }3 z; s# R. n2 @+ {2 ^% P# R  隋·吉藏法师《三论玄义》载: 0 }/ s8 D+ b+ ^/ U0 o" G
  《智度论》云:迦叶、阿难结集三藏,文殊、弥勒集大乘藏。 ; L: G8 N4 u9 }% Q
  摩诃衍是大乘。大乘藏,即大乘的经、律、论三藏,亦名大乘法。传统佛教认为经、律、论三藏是迦叶和阿难、优婆离结集的,而大乘藏则是文殊、弥勒和阿难共同结集的。因此,有人主张小乘法与大乘法是同时集出、流行的。但学者认为,这并没有历史根据。因为,《大智度论》并没有指出文殊、弥勒和阿难结集大乘藏及其时间和地点。而隋代慧远也仅指出了结集的是“大乘藏”。那么,这次结集究竟有没有时间和地点呢?请看元魏菩提流支译出的《金刚仙论》。《金刚仙论》卷第一云:   J1 [9 S9 W# x! b( L, }/ G- M
  如来在铁围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间,无量诸佛共集于彼,说佛话经讫,欲结集大乘法藏,复召集徒众、罗汉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众有无量无边恒河沙不可思议,皆集于彼。
: v+ e+ G6 F9 M9 h( [, n9 R5 P3 I  这一说法与《大智度论》记载相近,且说明诸佛、菩萨、罗汉在“铁围山”结集的是大乘法藏。至于这次铁围山结集的时间,在《道宣律师感应传》中说是第一次结集后的“二十年”,即公元前466年。
6 W9 q9 y( w" U# R" k+ a9 N  第四、唐·窥基法师的《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二也载:
) a7 p( j3 x" L4 L6 y* p" r  《说智无明灯》又云:弥勒、文殊将阿难于铁围山间,集大乘三藏为菩萨藏。……西域相传亦于此山同处结集,即是阿难、妙吉祥等大菩萨,集大乘三藏。 . ~! {# u9 c1 B4 r
  以上述四段引文看来,佛陀灭度当年四月十五日,在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由大迦叶主持的第一次结集是小乘经典结集。佛灭后二十年,文殊、弥勒在铁围山举行的结集是大乘经典结集。对于这次大乘经典的结集多数学人持有疑异,觉得资料缺乏,论据不够充分。但就这次结集的两位菩萨来看,现代佛学家印顺法师说:“佛世有弥勒其人……文殊、善财亦实有其人,惜其详不可知。”又《高僧法显传》载:“摩竭陀国巴连弗邑(华氏城)……于阿育王塔边造摩诃衍僧伽蓝(大乘寺),甚严丽。……四方高德沙门及学问人,欲求义理皆诣此寺。婆罗门子师亦名文殊师利,国内大德沙门诸大乘比丘皆宗仰焉,亦住此僧伽蓝。”显然,“亦名文殊师利”是说,这是又一个文殊师利。但也有人认为“并非是实在的而是理想的想像的诸菩萨——如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弥勒等人”。总之,文殊、弥勒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呢?还是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呢?复是纯粹想像的理想人物呢?不得而知,故说是二千多年来佛教信仰的佛菩萨吧。因此说,文殊、弥勒结集大乘经典是佛教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基于此,文殊、弥勒就成了最早结集大乘经典的菩萨。 , ^# s2 \4 X5 [* K. u& A/ s
  那么,佛教经典结集后,由谁们来保存呢?又由谁们来受持呢?复由谁们来保护呢?依佛教的观点说,《道宣律师感应记》载: 4 i, b8 c! w; f& J
  问云:“一切修多罗藏既结集已,当安何国?付嘱何王?今欲结集为当广结略结?请次第说之。”答曰:“我闻世尊说,付嘱大迦叶,当今广集;又付文殊,往大铁围山诸菩萨等住处,九地有八万人,当今略集。付嘱阿阇世王写我遗教。迦叶结集本,安置修多罗窟中。”又问:“世尊在时,我从佛闻,若结集竞,将我三藏教付嘱娑竭罗龙王;今闻汝说与昔闻异?”答曰:“我闻世尊说,结集三藏在修罗窟中,经二十年,待文殊结竞,方付娑竭罗龙王。” . }/ K9 y% I3 w4 b$ }
  按道宣律师的观点说来,大迦叶主持的小乘经典的结集是广结,文殊主持的大乘经典的结集是略集。此后就交给了娑竭罗龙王保存。娑竭罗龙王,又作娑伽罗龙王,是观音菩萨的二十八部众之一。他把文殊交给的经典保存在了大海底他的龙宫之内。这个“龙宫”在哪里呢?日本学者汤次了荣在其《印度·中国华严教史》中说:“为南海之孤岛。”又据当代佛学家吕澂先生研究,这个“龙宫”“大概就是北印度龙族所住之处”。其实,关于佛教经典的保存,还有多种传说。其中,比较可信的是《开皇三宝录》云:“昔于阗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槃国,彼王历叶敬重大乘。诸国名僧入其境者,并皆试练。若小乘学,则遣不留。摩诃衍人,请停供养。王宫内自有华严、摩诃般若、大集等经,并十万偈。王躬受持,亲执户钥。转读则开,香华供养。又于道场内,种种庄严,众宝备具。并悬诸杂幡,时非时果,诱诸小王令人礼拜。又此国东南,可二十余里,有山甚险。其内置华严、大集、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陀罗尼、华聚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大云等,凡一十二部,皆十万偈。国法相传,防护守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也说:“斫句迦国,淳信三宝,好乐福利。伽蓝数十,僧徒百余人,习学大乘教。国中大乘经典部数尤多,佛法至处莫斯为盛也。十万颂为部者,凡有十数。自兹已降,其流实广。”又,“瞿萨旦那国,崇尚佛法,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王甚骁武,敬重佛法。自云,毗沙门天之祚胤也”。可见,这个“龙宫”也许就迦毕试国、瞿萨旦那国、斫句迦国等国王的宫殿。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一载:慈氏,我灭度后,令阿难受持所说素达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室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 . c  x( r2 z' P6 B, g/ o. N% }. N* Q
  阿难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多闻第一”,他所受持的“素达缆藏”就是佛所说的经藏;邬波离,又作优婆离,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持律第一”,他所受持的毗奈耶藏就是律藏;迦多延,也作迦旃延,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论议第一”,他所受持的阿毗达磨藏就是论藏;曼殊室利,即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所受持的是大乘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手菩萨,即密迹金刚力士,他所受持的甚深微妙诸总持门是密教的陀罗尼;即通常说的真言咒语。那么,文殊受持的般若经有哪几类呢?《金刚仙论》卷第一说有:
7 r! k% T) u4 X4 r  八部般若: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光赞)、第四部八千偈(道行)、第五部十千偈(小品)、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第七部六百偈(文殊)、第八部三百偈(金刚)……前之七部遣相未尽,但称般若。此第八部遣相最尽,故别立金刚之名也。初第一部如来成道五年在王舍城说。次五部亦王舍城说。第七、第八部舍婆提城说。此金刚般若,唯须菩提蒙加设问,如来答也。 1 T' [% R! M( \! o9 }2 |* U1 c
  这八部般若就是大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小品般若、天王问般若、文殊般若、金刚般若。因为般若经的中心思想是讲“空”、“无所得”的,所以,佛教又说,文殊菩萨是大乘空宗的肇始人。
1 n- n- ~3 X: i- _! G- E+ j  清·弘璧在其《华严感应缘起传·明围山结集》中说: 2 o; J. j5 X$ T* l
  既已说经,必须结集。文殊师利与阿难等,赴铁围山,结集法藏。部类品会中有十类经。一略本经,二下本经,三中本经,四上本经,五普眼经,六同说经,七异说经,八主伴经,九眷属经,十圆满经。 5 v0 G1 m8 n  m5 t# o7 t0 }# c
  这里说的十类经,是指澄观国师将华严经从狭至宽分成的十类。一、略本经,是指现在流传的八十卷《华严经》和六十卷《华严经》。因为它是十万偈下本经中的部分,故名。二、下本经,是指文殊与阿难于铁围山结集的摩诃衍藏,亦名大不思议经,即龙树菩萨入龙宫见到的华严经上、中、下三本,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诵得,流传于世。三、中本经,是龙树龙宫所见的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本,故名中本经。四、上本经,亦是龙树于龙宫中所见。之经,有十倍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故称上本经。五、普眼经,即海云比丘刑寺之经。相传若以海为墨、须弥为笔,书写普眼法门一品中之一门、一门中之一法、一法中之一义、一义中之—句,也不能尽,故名普眼经。六、同说经,是说佛就百亿同类世界中的主伴,同转无尽XX,故名。七、异说经,是指佛就异类世界的众生,现身说法,施设不同,故称异说经。八、主伴经,这是说毗卢遮那佛与十方诸佛互为主伴,重重无尽而说此经,故名主伴经。九、眷属经,是指佛对那些不能接受圆顿一乘大法的下机劣根者,随宜说三乘教法,引人此门,即此经的方便法门,故称眷属经。十、圆满经,是圆融上述诸本为一无尽大修多罗海,随一会一品一句一文都摄一切,无有分限,故称圆满经。
7 Q; i) P' s/ C2 v" f/ j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说的自己的内证法门。其义理广博,思想精湛。它不仅是华严宗的立宗经典,也是五台山为文殊道场的依据,还是弘扬文殊信仰的主要经典,故在“中国的文殊信仰”中还要详加阐述。 ! h* e% F* i: g; }! D/ G" s
  《阿育王传》卷第四说:
, {1 [- X) P( k5 F* b6 I  帝释告提头罗吒,汝当护持东方佛法;复告毗楼勒,汝当护持南方佛法;告毗楼博叉,汝当护持西方佛法;告毗沙门天王,汝当护持北方佛法。 - d; w, G) g! q1 m
  帝释,即释提桓因,是忉利天之主,居于印度须弥山顶的喜见城,统领三十三天。提头罗吒、毗楼勒、毗楼博叉和毗沙门,是他的四大神将,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帝释天命令他们,分别护持东、南、西、北四方佛法。它虽然是一种神话传说,但却反映了大乘佛教在兴起过程中,与小乘佛教既相资相助,又相争相斗,而得到四方王臣士庶护持,才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 - V4 Q' g# T: K: u# v
  
5 F+ c  }3 s& m5 B  大乘经典的流布
$ e5 j3 n5 k8 Y0 W; E) ]( ^  
/ l& U; N. S. f  佛教相传,文殊、弥勒和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经后,便着阿阁世王写就,交与沙竭罗龙王保存在龙宫之中。那么,是谁从龙宫中取出大乘经呢?据佛教典籍说是大名鼎鼎的龙树菩萨。龙树何许人也?据姚秦鸠摩罗什译的《龙树菩萨传》载,龙树,又译为龙胜或龙猛,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的大婆罗门家族。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有多种传说,但还是可以大体定在公元二世纪末至三世纪间。他自幼聪明,在哺乳期间即闻《四韦陀》而领会其义,不但精通婆罗门教经典,而且对于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医药、道术也有研究。因此,弱冠之年就驰名天下,但因年轻得志,产生了傲慢之心,过上了骋情极欲的淫荡生活;然为时不久,即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遂悔悟前非而“诣沙门受出家法。既出入山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并知其奥秘。之后,他又至北印度,“遂人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诃衍经典与之”。他“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这一“雪山中塔”及“老比丘”,就是把他“接之人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的大龙菩萨。龙树在龙宫认认真真地研读了大量经典,收获甚丰,既得到了诸经一相,又深入了无生,还具足了二忍,坚定了兴隆大乘佛教的决心。于是,大龙菩萨将他送出龙宫,回到了南印度。时南印度王总御诸国,相信邪见,奉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念日:“树不伐本则条不倾,人主不化则道不行。”凑巧,骄萨罗国的引正王招募宿卫,龙树即应征为宿卫将令。他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和辩才无碍的聪明机智感动教化了引正王,使王皈依了佛教、护持了正法。王还让他在其国内的黑峰山大洞院及城南的精舍内,研究方等,释经著论,破邪显正,广弘大乘佛法。他的著作极丰,仅传译到我国的就达数十种百余卷之多。其中重要的有《大智度论》百卷、《十二门论》一卷、《中论》四卷、《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十八空论》一卷、《大乘破有论》一卷、《菩提资粮论》六卷、《菩提心离相论》一卷、《广大发愿论》一卷等等。其造论之多,世所罕见,遂有“干部论主”美称、中观派祖师、付法藏第十三祖、八宗之祖。师之著作多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理,因此说,他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家、奠基人、文殊法门的传人。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龙树从龙宫取出隐藏了六百余年的大乘经典之说,学界认为不是史实,那么,其历史事实如何呢?大众部结集的《增一阿含经》卷第一《序品》中说:尊者阿难作是意,如来法身不败坏。永存于世不断绝,天人得闻成道果。或有一法义亦深,难持难诵不可忆。我今当集此法义,一一相从不失绪。于大众中集此法,即时阿难升于座。弥勒菩萨称快哉,诸法义合宜配之。更有诸法宜分部,世尊所说各各异。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速度无极睹诸法。诸法甚深论空理,难明难了不可观。将来后进怀狐疑,此菩萨德不应弃。阿难自陈有是念,菩萨之行愚不信。除诸罗汉信解脱,尔乃有信无犹豫。四部之众发道意,及诸一切众生类。彼有牢信不狐疑,集此诸法为一分。弥勒称善快哉说,发趣大乘意甚广。或有诸法断结使,或有诸法成道果。阿难说日此云何?我见如来演此法。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
9 O  f: M' N$ ]  由这一《序品》偈语看来,大众部在结集时已谈到了“大乘”、“菩萨”、“六度”、“三乘”等大乘义理,而且还告诉我们杂藏中的“方等经”就是大乘经典。不仅如是,就是小乘律藏的《四分律》卷第五十四中也说: % H0 M- E0 C# d# N+ \  V, ~
  如是生经、本经、善因缘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
+ `( V: f: ^$ N# R$ J; H  杂藏是由十二部经构成之经,方等经就是其中之一。《分别功德论》卷第一说:“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大士藏就是大乘经典。因此说,杂藏的成立,就开了大乘经的先河。
) i0 j) C- k0 u# W2 u  那么,何谓方等经呢?智旭法师在《阅藏知津》卷二中说:
! q& g; m6 q" U- |, ]% Q6 g  方等,亦名方广。于十二分教中十一,并通大小,此唯在大。盖一代时教,统一二藏收之:一、声闻藏,二、菩萨藏。阿含、毗尼及阿毗昙,属声闻藏。大乘方广属菩萨藏。是则始从华严,终大涅槃,一切菩萨法藏,皆称方等经典。今更就大乘中,别取独就大乘者,名华严部;融通空有者,名般若部;开权显实者,名法华部;垂灭谈常者,名涅槃部;其余若显若密,或对小明大,或泛明诸佛菩萨因、果、事、理、行、位、智、断,皆此方等部收,非同流俗讹传,唯谓八年中所说。
" ?* m1 z. d9 A* N: n/ G" \& w  方广经,就是广大平等的大乘经。按智旭法师说,它包括华严部、般若部、法华部、涅槃部、大集部等经。若按尼泊尔的方广经说,它有八千般若颂、华严行愿品、华严十地品、楞伽经、妙法莲华经、普曜经、金光明经、三摩地王经、如来密经等9部经。这些经典就是大乘初期所出之经。 + v* I$ P7 n5 [
  大乘经数多量大,决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一派、一系所能完成的,它总有一个口授、传诵、记录、编集,乃至定型、流布的过程。下就分别述之。 , ]/ q- Y" u3 X4 F8 n8 `& y
  
* T9 o- D$ u; z1 M% v  般若经典
1 \7 I1 f4 l" U  
7 Q+ r* d& m& e4 y4 d# p/ ~8 `  前面说过,般若波罗蜜多经有8部,其中心思想是一切皆空。一切皆空的思想首先是由大众部、一说部的“生死涅槃皆是假名、无有实体”发展来的,而大众部活动的主要地点是案达罗国,案达罗国在印度的南方。因此说,在公元一世纪时,南印度已有了般若经的存在。若从我国的译经史看来,小品般若、大品般若和金刚般若,确实是在公元150年前就已存在了。由此可知,大乘运动最早兴起于公元前后的印度东南方,其中大小案达罗国就是大乘的发祥地。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二载:
! f1 F/ \2 @7 ]* X" {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灭度后何方兴盛?”佛言:“舍利子,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我灭度后至东南方当渐兴盛。”“后从东南方转至南方,当渐兴盛”;“复从南方至西南方,当渐兴盛”;“后从西南方至西北方,当渐兴盛;”“后从西北方转至北方,当渐兴盛”;“复从北方至东北方,当渐兴盛。”“彼方当有住菩萨乘,瑟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复以种种上妙华鬣、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m. b" p; o' E& O6 |  e- c8 @
  “舍利子。我灭度已后时后分后五百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东北方大作佛事……当广流布”。“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维、广说。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久发无上正等觉心,久修菩萨摩诃萨行,多供养诸佛,多事诸善友,所种善根皆已成熟”。 & R4 o# L3 j* c0 H2 L' z
  从佛所说的这段预言看来,《般若经》兴盛于印度东南方,后依次流布到南方、西南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其兴盛流布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有菩萨乘的四众弟子及具有善根的国王、长者、居士的崇信、护持、修习、宣传。又说佛灭度后500年,即公元一世纪中叶,“东北方大作佛事,当广流布”,其原因是彼方善男信女的善根已经成熟。若从西域佛教的历史上看,此时,《般若经》确已传到了安世高生活的安息国内。 . A; ?- F4 k1 G) ]. Z
  又,《大唐西域记》卷第十载:
! N5 s  w; W# R, j  南印度有案达罗国,土地肥沃,稼穑丰盛,气候温暑,风俗猛暴,语言辞调异于中印度,文字轨则大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国都瓶耆罗城侧有大伽蓝,重阁层台,制穷剞劂,佛像圣容,丽极工思。伽蓝前有石牢堵波,高数百尺,为阿折罗罗汉所建。伽蓝西南还有阿育王所建率堵波,如来在昔于此说法。又此西南二十余里至孤山,山岭有石窣堵波,陈那在此作因明论,深受国王尊敬。当陈那入定时, ! |. ?+ [8 c1 y! H7 W9 w
  “妙吉祥菩萨知而惜焉。欲相警诫,乃弹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拾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欲为善利,当广传说慈氏菩萨所制《瑜伽师地论》,导诱后学,为利甚大。”陈那受其化文殊的指点,作《广因明论》,但恐学者惧其文微辞约,乃举其大义,综其微言,作《因明论》,以导后学。自兹以来,则宣扬瑜伽。从此南行千余里,至那羯磔国。此国又名大案达罗国,土地膏腴,稼穑殷盛。气候温暑,人貌厘黑。性猛烈,好学艺。伽蓝鳞次,荒芜已甚。存者二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多习大众部法。 9 S7 e, ?. K) H; s' r1 x
  案达罗国,在印度南方,据世友之《异部宗轮论》说,佛灭后第二百年满时,大众部的大天就是住在此国的制多山,以其“余所诱五事”曾引起僧人们的争论,分裂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等三部。这就说明大众部是大乘佛教的先驱,案达罗国是大乘佛教的发祥地。案达罗国是从公元前232年——公元225年间案达罗王朝统治的国家。在公元200年时,该王朝曾特意保护著名的佛教遗迹阿摩罗婆提大塔的建设和阿旃多窟的初期开掘。又于耶耆那舍利王时,将黑峰山洞窟赠于大乘佛教的名宿龙树菩萨,且予以保护。因此说,该国特别是邪羯磔国对于大乘佛教的兴隆,尤其是《般若经》的兴盛流布贡献极大。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这里提到“陈那受其化文殊的指点”,弃独善之怀,从兼济之愿,改学大乘法,并改革古因明的五支作法为三支作法,创立了新因明。自兹以后,他大力弘扬瑜伽学说。这里还提到的“化文殊”,就是文殊菩萨以其广大的神通力变化的菩萨身。这说明至迟到陈那时代(5—6世纪时)案达罗国已兴起了对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崇拜和信仰了。 6 y) r( |# o; }4 J! R* c1 G
  
3 a- a' j, J! B( s3 t6 a7 M/ Y  华严经
: h9 o: {6 T1 B3 F( S   & G8 g9 F' J( e* q; N! v: V
  前面谈了龙树菩萨从南印度某山佛塔取出大乘经,即南印度案达罗国,尤其是那羯磔国般若经的流布情况;下面就龙树菩萨于“雪山中塔”取出大乘经后,其中《华严经》的流布情况。 ' K- J0 y" A" f6 d, P
  隋代高僧吉藏法师在其《三论玄义》中说:佛灭二百年顷,大众部摩诃提婆移住央崛多罗国,此部将《华严》、《般若》等大乘经杂三藏中说之。央崛多罗国在摩竭陀国北面,是大众部传播大乘经之地。唐代沙门法藏在其《华严经传记》卷第一中说,文殊结集大乘经后,就放在了海龙王宫,六百余年未传于世。这个海龙王宫是什么?在哪里呢?《西域记》云,龙树菩萨往龙宫,见《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有上中下三本。其上中二本及普眼等,并非凡力所持,故隐而不传,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取出,并依此造《大不思议论》十万偈、而《十住毗婆沙论》就是其中的部分作品。那么,这个龙宫究竟在哪里呢?
8 k& {5 N  Z8 l' V2 e  由《开皇三宝录》和《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中的引文看来,大乘经典的保存地,即龙树菩萨去的龙宫,大概就是印度北方雪山附近的西域诸国,如遮拘迦国、瞿萨旦那国等,即现在我国新疆的于阗及其附近地区。
8 h  l  w* q9 M! r. O! n8 V' V6 b  其瞿萨旦那国的毗卢折那阿罗汉是否是毗卢遮那佛的雏形呢?也未可知。事实上,晋译六十《华严》和唐译八十《华严》都是从于阗请来的。至于唐代般若三藏所译的四十《华严》,其原品《人法界品》则是南印度乌荼国王于公元795年献给唐德宗的。这里的乌荼国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地方。该《经》就是尼泊尔奉持的九部大乘经典之一。《经》中的“觉城”就是《西域记》中的驮那羯磔迦国,其城东的婆罗树林塔,可能就是现在的阿摩罗知塔。由此看来,此品的成立是在南印度。但由前述看来,大部《华严经》的编纂则是在以于阗为中心的西域诸国。因此说,《华严经》的流布是以南印度的乌荼国和西域的于阗为中心,逐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s  `0 x6 K% N' t8 t  k) N
  那么,《华严经》是在何时编辑成的呢?
- K+ Q8 C: T% p) y% h  日本华严学的权威学者高峰了知在其《华严思想史》中说:“有关华严系统的最古译本是:竺法护以前的《兜沙经》、《菩萨本业经》。”而《兜沙经》恰是《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和《光明觉品》的部分,它是后汉支娄迦谶(147-?)于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译出。又,龙树菩萨在《大智度》卷第二十九中提到《渐备经》,其卷第一百中提到《不可思议解脱经》。这两部经就是《华严经》中的《十地品》和《入法界品》。由这二段引文看来,在公元150年前后,即龙树菩萨之前,《华严经》的主要内容《名号品》、《光明觉品》、《十地品》和《入法界品》,即已成立,但还不够完备。若从东晋义熙十四年(418)三月,佛陀跋陀罗译出六十《华严经》来看,《华严经》又经历了150余年才渐次组成现行的《华严经》。
6 _6 b7 e( b! {8 Z0 c3 u   7 ~' I# G; D9 A- b8 Y$ m
  其它大乘经典 - a* h& y( [/ K" R
  
: z7 ~& {# p8 n# I! N5 o  与文殊菩萨密切相关的般若经和华严经的成立时间、地点及其流布情况,已于上述。下面将与文殊菩萨有些联系的大乘经典也作一简略概述。 9 m; n" z+ |7 e' |
  《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立宗依据,它有梵文本和汉译本两种,梵文本是从尼泊尔或西藏得到的。若拿汉译本和尼泊尔本及基尔基得本比较,《法华经》的成立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成立偈颂,二是发展成长行,三是增补长行,四是增补《累嘱品》以下诸品。从《大乘佛教成立的社会背景》一文看来,《法华经》成立的最早年代,约在公元四十年。《法华经》的核心部分,在公元一世纪中已经存在。《法华经》前二十二品部分,于公元一百年前已告成立。现存的二十七品《法华经》则是在公元150年前成立。而其成立的地点,据日本小野玄妙的《佛教的美术与历史》说,当在“犍陀罗或迦毕试附近”的印度西北和西域诸国。 : W4 {. K$ K' F3 s/ ~  p; D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立宗经典之一,据有关学者研究推测,它可能是在公元2世纪前犍陀罗地方的化地部编辑成的。《观无量寿经》是对《无量寿经》的发展,它及《阿弥陀经》都是净土宗立宗的依据。《观无量寿经》可能是在第四世纪末于中亚细亚成立的经典,因为这地方考古发现很多有关地狱图的绘画遗品。至于《阿弥陀经》的成立,据《历代三宝纪》卷五和《开元释教录》卷二说,当“为《无量寿经》诸译中成立最早之一部”。
) x; @4 T' C" f5 y  《涅槃经》,亦名《大般涅槃经》,其卷七中载:“佛告迦叶,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由佛这一预言看,“佛涅槃七百岁”后,正是古印度笈多王朝(320-470)时期。这个王朝崇信婆罗门教,排斥佛教,所以该《经》中处处载有“佛教被损害”的情形。由此推测,《涅槃经》大概成立于公元四世纪。其地点大致是笈多王朝统治的中印度一带和罽宾等地。 $ I- u0 y" f6 u* s! f6 X1 R+ c
  《大集经》是由诸多篇经集合成的经典。因此,它的成立年代有前有后,大概说来当在公元二三百年前后。至于将同类性质的经典集为丛书,成为《大集经》,大约是在公元四世纪时,但也有人认为是在公元五世纪之后。其成立的地点,以诸经的不同而有异,大概说来可能是沙勒国、北印度,特别是于阗可能就是集成《大集经》的地方。
' ?5 F% \7 r/ J' M7 S+ e  律藏是关于佛教戒律的经典,其分为小乘律藏和大乘律藏两种。小乘律藏主要是指《四分律》,凡六十卷,为姚秦佛陀耶舍和竺佛念于公元410-412年在长安译出。原为古印度上座部的法藏部所传的戒律,主要是讲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及自恣、犍度、五百结集、七百结集等,系佛陀寂灭百年顷,法正尊者采集上座部律藏中的契同己见者,编辑而成。以法正又名法护,音译为昙无德,故又称昙无德律。大乘律藏,即是《梵网经》,全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其主要内容是讲菩萨修道的阶位及应受持的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的戒相,它不同于小乘戒律,无出家、在家之别,主张众生依照共通之戒,并以佛性之自觉为特色。相传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但因流传、著者之史实不详,所载多引用他经,故被推定为不是译自梵夹,而是我国刘宋(420-479)末年伪造的经典。 7 c5 r: _( Z4 T
  《大日经》和《金刚顶经》,是密教的主要经典。《大日经》,凡七卷三十六品。其梵本是沙门无行自天竺学成归来时带回,藏于长安华严寺。后善无畏和一行三藏从中选出三千颂,于开元十二年(724)在长安大福寺译出。其中前六卷三十一品主要是说明密教的基本教义,第七卷五品主要是讲密教的供养法。全经的宗旨不外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三句。相传此《经》也是龙树菩萨从南天竺铁塔中取出的十万颂经。《大日经》是密宗胎藏界的根本大经,《金刚顶经》是密宗金刚界的根本大经,凡三卷,为唐代不空三藏所译,主要是讲金刚界如来人金刚三摩地出生金刚界三十七尊,礼赞如来,建立金刚界大曼荼罗的仪则,导引弟子入曼荼罗之法,并说羯摩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和法曼荼罗等法。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7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支持LZ!逛论坛要厚道:lol / R7 H6 i/ h1 c
& J8 _! p2 \  v0 l/ K$ i6 q

8 C" W+ o3 S4 y! ]0 T9 V2 Z. Y8 g( S8 y: ]5 k
" s2 @/ \$ ^1 {5 G5 }+ ]
0 B: x: W  v/ K7 f

3 q4 t' b7 d/ ^# B, h. ~; h# P( Y. l9 L6 K+ s6 X

% Y/ C/ V! x* q7 F
" Z: J$ T& _) t- }; z) {& I* Z; B' Z9 B: v' Y2 B+ M( p' i1 x& H
; e3 p9 @9 s! n% l

8 x1 A: Y$ V0 O2 o; ^
+ v+ P2 s9 P; K; {- S
3 S: R2 i( @3 ~8 K* z0 D$ a2 r; [6 V' C7 j/ H$ |5 O; u/ T0 ]" L
  L/ Z* O5 v7 ?5 Q, w. N

* J: g# R, K) s; G
+ S* P; l# S3 `0 ]+ S$ H
$ I6 ~/ k$ \; {7 W$ O
3 ~5 ^; J6 C, V7 }/ u0 u$ h+ F9 k$ \# X9 e
! c" x$ X, h& e2 p/ p
别人的钱财乃我的身外之物!
神泣梦露内衣新蛋可得网红孩子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博学,叹为观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6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res4p 于 2009-1-28 23:36 发表
  |/ A4 i  l- D1 {% f2 U一般說來,小乘認為佛陀是一個曆史人物,盡管他們也對佛陀有些神化;而大乘則把佛陀全盤神化,並提出了佛有二身、三身乃至十身之說。....印順法師說:“佛為法根,法從佛出。”....* \; Y6 v& ?* P) E
...
) H9 ?# v& e9 P4 z- W5 T. `4 q' p
: v. D$ h/ q: l
學佛所應依止的四法:『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Y. n7 m2 l0 O

$ J8 ]4 e2 `- T. e: ?& ?+ B『法無高下,應機者妙』!末學請膚淺,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一書指出:大乘是「無法不攝」。以我之見,『大乘』『小乘』只是修行道上其中的一個階段而已。' ^' |! P+ F( s
      小乘--「外息諸緣」以便「暫伏煩惱」。
$ B2 G- F5 Z( Y' [( I      大乘--「外觀諸緣」以便「降伏自己」。2 N& u/ A1 w2 F6 Y

4 z& T' I) o$ j$ H「佛果在眾生身上求」,離開大眾,也無佛道可成。因為沒有大悲心為利益眾生心,變得思想狹窄,不能攝受更深更廣的佛法理念,所以佛陀要弟子提升修行層次。
( K$ V9 f' }" N0 ?
6 v6 `( r) V7 \7 R6 ^請問『佛為法根,法從佛出。』是出自印順導師何本著作?在『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大智威德如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此佛存在時,佛法仍沒有出現,佛要入三昧觀眾生得度的因緣,其時間有著「十小劫」之久,由此可知度眾之難矣,大智威德如佛,亦需靜待因緣成熟後,方能為眾說法也。所以沒有大悲心、大願力、大智慧力,佛道會是非常遙遠之事。" e2 T' `" t0 |( _+ ^
0 T: b% q% ~+ B% X) o2 Z& Q
末學合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8 14:23 , Processed in 0.11708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