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8-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10-8-8 17:43 编辑
! d4 s4 o8 P- s/ P
5 L- G& ?- l$ ^前五识颂释义
. [4 x0 K; X, ?1 t1 s, o0 k
- N9 l: b' n' V 以上已说明识的体相及识的功能,现在正式解释前五识的颂文,共三颂十二句,第一句是:
3 J% U9 ^. Z( y8 m6 X! w; K; o* G8 W1 S
性境现量通三性! i1 |6 G7 f( K* n7 b
' u$ Z8 `7 [0 h' Y 意思是说,前五识在唯识的三境之中属於性境,在三量之中属於现量,在三性之中全都通达。至於何谓三境、三量、三性,分别说明如下。+ D$ p/ u+ I8 t r" ~* g" r. y
" ~1 q6 o9 Z7 D0 w$ U$ r
三境:亦名识境,诸识生起时,必有境界被识所缘,识是能识,境是所识,然其有实假不同,分为三种。
$ O- ?0 J: `- d7 J
) s W3 P* N* v: V3 k7 A* W3 P' y 1、性境:性是实义,谓此境体,实有不虚,不是从心计度而起,非如遍计所执的空中花、兔子角等。此与有为、无为、染净、定散诸法相通,包括色、声、香、味、触,以及真如法性等的实事实理。此亦有二,一者胜义性境,唯圣者证得;二者世俗性境,就是事实上的实有。
; W, {8 {1 D, w8 n( Z) N8 ` ' G4 |" o& V% m( n3 C5 [0 U
2、带质境:带有异质,似彼一分而体相违之义。心及心所在缘境界时,於本质境起虽异解;也可以说,虽带本质,却与本质不同,心缘此境,虽以此境为亲所缘缘,却以自己的意解作为此境的本质。例如心缘五蕴,执以为我,此我执乃由心生,而非起於五蕴,但却是托於五蕴而从心上生起我执。也就是临境之时,心起意解,虽此意解托境而生,却是带其本质之一分,已与本质相异。此亦有二,一者真带质,就是以心缘心,如第六识缘一切心心所,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为我。二者似带质,就是以心缘色,如分虽桌椅等物,其实只见显色、形色,未见桌椅。4 E2 |6 B' u" R( ]
3 S5 M% M2 z y: D/ @( |) j* s8 E 3、独影境:此境之体,但随心生,是识的相分,不仗本质,以独影为境。例如心缘过去及未来境,不缘现前境,出於此心的记忆、设想、推比,而思想种种事理。此境或误或正,是非不定。记忆不谬,思惟不差则为正;记忆错乱,推比不理。此境或误或正,是非不定。记忆不谬,思惟不差则为正;记忆错乱,推此不实则为邪。不过无论邪正,由此境无本质故,但由心起。因而凡是梦、幻,也属独影境。此亦有二,一者有质独影,二者无质独影。, M$ F* R+ E. }: V$ t j
. K# V& \# O. p 三量:亦名识量,共有三种量,即是现量、比量、非量。此与三境相关,了境的智识名为量,在此三种智识中,前二种是正确或近乎正确的,第三种是不正确的。
8 u# X; X, x x1 w5 ^ & B$ b/ ]6 t; m3 y+ `5 i. }/ u
1、现量:缘性境,能量与所量,皆现在前,识於境界,亲证无谬,得其真相,无有虚假,只有事实,不带名类分别故。9 e* Y# C0 q Q* Z' N$ n P$ f% r
* v# D. M+ ?* k4 ^, U v% A* o 2、比量:缘正确的独影境,所量之法,不在现前,藉余诸相,而观彼义。系由推度而知,解义无谬。如远见烟,知彼有火;由诸习气相续现行。所观事理虽不现前,推比得知,方便无差,契合事理,故名比量。) m& e$ C9 S: q& C& ^
' `8 J4 r6 ~" j+ w! l5 x9 n 3、非量:缘不正确的带质境及独影境,与事实全不相符,仅是意识,是无始以来的分别,名言习气,颠倒分别性相,如眼有病,见到空中有花。又有暗夜见麻绳执以为蛇;见树椿执以为妖怪;由五蕴聚合,执以为真我,境虽现前,量则全非,故亦名为似现量。
% [1 D6 n5 S: ]: I1 X
& Q3 |7 v8 R; _* H; [& Y; t) e 三性:即是识性,共有两类三性,一类是从道德标准而言,即是善性、不善性、无记性;另一类是从识所领境的真妄差别而言,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处所言三性,是就第一类而言。# I3 b3 Q" t* c7 Y
7 d7 h9 o% w- E" K- l 1、善性:境与信等相应,即为善性。
) a0 ~! M P9 o2 N0 a; u/ o/ C @7 @5 [0 V. x: z9 d
2、不善:境与贪着等相应,即为不善性。
) x/ ~5 A9 Z" L' h# P7 B1 ?3 ^; |+ |
! i/ T- m8 \ ]8 C 3、无记:境不与善法相应,亦不与烦恼等不善法相应,便是无记性。
+ G W* @ t5 x, ^5 m+ H9 o; X
, U6 C* v$ `+ w$ D; e3 k6 h; z 到於第二类的三性,虽非此处所言,亦宜知之:
2 Z" J+ d. X- F, ]# M* P a( k
6 D* M) E# B4 O+ I0 z2 B 1、遍计所执性:是非量,是无质独影境,如以绳为蛇,并无蛇。
/ n$ I b: Q; f! h( H0 G% {# Q2 H/ L" @- ^4 M
2、依他起性:是比量,如依麻成绳,的确是绳,绳依麻成,名依他起。" n3 T! v4 f6 Q& W
7 U; o5 d: d: |- K: X! m* i8 _
3、圆成实性:是现量,是圣者的智慧所亲证的真如实性,是圆满成就了的果位境界,如麻亦无自性。. {, {1 r% `5 O: e _
5 u3 P) E) S) L6 r% K* ?, w1 k
眼耳身三二地居
. @* z7 H' o% L, B C. N
$ I1 Q2 F9 X! l* t' w/ O 这是指前五识在三界九地中所担任的功能,是那些範围。这句颂文是说,前五识中的眼耳身三个识,在三界九地中,到了第二地尚有用,三地开始以上,就用不到了。至於另外的鼻舌两个识,仅在第一地的欲界有用,进入禅定天的第二地以上就用不到了。在欲界中,五识都有用,到了色界的初禅尚有寻伺,取外境,故有眼耳身的三识作用;初禅已离段食,亦无香味,故已不用鼻舌二识。
8 A# P' X m( a% D- I4 r& |0 u' x- @0 h4 L" {4 A/ B: v
所谓三界九地,也就是生死界及凡夫界,通常被称为世欲界或称为世间,共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仅一地,色界即是四个禅定天,无色界即是四空处定,合为九地。它们的次第名称如下:
# ]( p: W) K# N* T6 Z0 N1 U6 K- q( {
欲界:名为五趣杂居地。因在欲界之中,即有五个层级和类别的众生共同居住,故称五趣杂居地。所谓五趣,便是通常所称的六道之中少列阿修罗道,仅列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五类;通常将人及天,乐为善趣,其他三类,称为恶趣。欲界的天趣有六个层次,称为六欲天,此与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天趣,有所区别;欲界天趣以享受五欲的色、声、香、味、触,是微妙的物质环境。
, z& L7 r* Y0 G, o: t9 x) r& N' ?% U2 ?0 i5 {
色界:即是四种四禅定天,分别名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若以九地的次第而言,则是:. B' }$ e& M n4 h T; r' s
1、初禅名为第二离生喜乐地:以离欲界五欲所生的禅境喜乐而得名。
6 U/ F1 @$ i/ i/ t# a M1 p4 o 2、二禅名为第三定生喜乐地:由於离初禅的寻伺,禅定转深,摄受喜乐而得名。
: ^" E, ]) l' F. \7 e 3、三禅名为第四离喜妙乐地:由於离二禅的禅喜,无有踊跃,心弥寂静,其乐弥妙而得名。
" R( v1 O! O( | 4、四禅名为第五舍念清净地:由於离三禅的禅乐,一味恒共舍受相应,寂静平等。正直安住,名舍清净;由念无动故,心不忘失,而性明了,名念清净。$ H8 o" ]3 ^! ^# ^% J7 t# B
8 T" L Q5 M" w2 f- ?7 t3 F( | 无色界:又名四空处,各为一地:4 Z* o4 C* c [; Z( O! c- W
1、空无边处地:解脱於色,无碍无对,但以空识无边为所缘境。) d j) i6 ]/ ~; A0 X- k+ N) E
2、识无边处地:舍色缘空,舍空缘识。! X) l3 w" l- w, w& c
3、无所有处地:舍空缘识,复离识而缘无所有。3 ~ U' w4 F( B- \% ]! B
4、非想非非想处地:舍无所有想,甩至俱舍有所有想及无所有想,故非有想,亦非如色界的无想天及小乘圣者的灭尽定,故非无想,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 [* ?& V6 e6 X4 p% |9 }4 H9 X
3 ^/ \) N6 q% r; J7 g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5 s' M" B0 P F7 i& S# w
% }" T1 n, B/ S
这是说,前五识在五十一心所里,与之相应的有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以及六个根本烦恼中的贪�Ξ΋痴三个,总共有三十四个。) x4 @' O9 O. u5 K4 I- I
% C @2 e! e* \8 E0 l% G 遍行为诸识必俱;别境是因五识随六识的希望等境而起作善业,故有别境及善心所;中随及大随是遍染心故;根本烦恼中,五识起着故有贪,起憎故有�Ξ΋,痴为染心之本故亦相应,前五识无执我功能,故与慢、疑、恶见不相应。
: _2 b4 | L" R8 M" i& I7 h' {; ], |1 I) M7 w4 Z: s2 j0 c
五识同依净色根" X: A' z a+ d/ x9 ]5 K; ~
+ X5 h+ q+ u' ?8 x 色法有十一种,即是五根及六尘,根与尘相接触,即生识的功用,前五识与五根的关系是一个配一个的,即是眼识配眼根,耳识配耳根,鼻识配鼻根,舌识配舌根,身识配身根。但是五根有外表的粗相,名为浮尘根,有内隐的细相,名为净色根。浮尘根是指五官及身相,也是指神经系统,都属於物质体的色法;根尘相触,映摄外境的功能,便是前五识依五种净色根而产生。因五识各别依其所配之净色根而产生功能,故名不共依。又因前五识不能离开第六意识而产生作用,前五识的任何一识生起作用时,必与第六意识俱起,故有将六识名为五俱意识。
. F0 K0 H# O& N' p& T$ Z" L' b6 `# m o7 ^
由此可知前五识对外必依净色根,对内必依第六意识。而第六识的功能有通过前五识而起分别作用,故其自身名为分别依;第七末那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可为染法之我,亦可为净法之我,故其名为染净依;第八阿赖耶识为诸识之根本,故其名为根本依。/ F) L5 ]4 j( ]1 D9 p: Z4 @- [
- {# b- s# K% Y; S5 B; z; M 在八个心识之中,彼此均有关连。若由前五识开始,向外缘境,又必须对内有其所依,是依於第六识而起作用。第六识又必依第七第八识,第七识则依第八识,第八识还依第七识,均称俱有依。前五识的俱有依,是第六、七、八识,又同依五色根,第六识的俱有依是第七、八识,第七识的俱有依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俱有依是第七识。这项俱有依的说法,见於《成唯识论》卷四。
9 f5 i) `& H7 j2 t2 P9 c f
3 H) a0 n" y; I4 \" w2 m 九缘七八好相邻
6 n9 u+ \, x8 s) v& X( t Y
{0 c0 k' a4 c5 R" Y 「九缘」是指以九个条件,使前五识产生作用。
" x/ n0 D, g2 i4 R# A$ j2 l1 G( G% u9 E% Q7 W3 \1 L
识的生起作用,凡有四缘:(1)因缘,即是以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根对色尘时,眼识随生,故名因缘生。(2)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即是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故名次第。(3)所缘缘,即是心心所法,须仗托诸缘而起,是自心之所缘虑,於是而有亲所缘缘(自心)及疏所缘缘(外境)之分。(4)境上缘,即是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境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故名境上。& D" y; `& V* l4 C0 D( ~- s; L
3 U: u' k5 Q! g1 u6 F& h5 d 此处所说的前五识与九缘的关系,意思是说:( K$ a; G' o; ^) Z- T/ s; U
; l* ]! _/ P2 {! V5 z8 [. b
眼识:须具「九缘」而生作用,那就是眼根、分别依的第六意、染净依第七识、根本依的第八识、作意、空、明、色境、眼识种子。
& D8 w6 z$ z! F p8 I: T) d, B. N+ X
' L1 A3 a- {4 |3 N1 K5 p# R+ |4 a 耳识:须具「八缘」而生作用,比起眼识,少一个「明」缘,其他八缘则为耳根、六识、七识、八识、空、作意、声境、耳识种子。
5 K% X* P1 t, V3 D* w3 V: j" [
. k0 Q: d4 h5 l( D! Q9 | 鼻识:须具「七缘」而生作用,即:鼻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香境、鼻识种子。
n% V1 t. N4 l$ e8 j" o8 ]; t* G& p5 L6 k1 E8 J: h
舌识:须具「七缘」,即:舌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味境、舌识种子。
! a: F' A# \: D) z. |& M' n8 b; o4 g' v' b/ _+ X
身识:须具「七缘」,即:身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触境、身识种子。; e1 k0 `1 t+ M) i0 b/ G5 A) ~
- ^ `" B$ Z& \' d" ? 合三离二观尘世
8 y% ~3 v# ?6 M9 X( N! r) I; ?! K c/ l, ?) ], F7 ?7 Q
「尘世」指物质的六尘世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亦名六境。世为世间,古往今来为世,四方上下为间,时间加上空间就是世间。五识中的鼻、舌、、身三种识须由根、尘相合而产生作用;眼、耳二种识则必须根、尘相离才能产生作用。鼻根合香尘才生鼻识,舌根合味尘才生舌识,身根合触物才生身识,故名「合三」。眼观色,必须与发出光线的物体隔一些距离,耳闻声,必须与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故名「离二」。
2 ?$ U0 d1 h! g0 F7 Q9 I) q( D R
- T( W+ P) x' p) w; d$ f 「观尘世」的观是观察,也就是把五根和五尘相对,以五识来观察。如果仅仅只有五根和五尘相对,而没有五识的作用,世间虽有,仍等於不存在,因为只有五识才知道根、尘相对;除了五识之外,不能产生根、尘相对的心理反应。
, V" S8 {2 Q, k: _0 p) D6 }, g3 m6 C
因为五识能够观照,是能观五尘的。正因其观察尘境故,所以才有造业、受报的事实发生。观尘世,并不是个旁观者,而是透过前五识而造业、受报,有在尘世中,既造业又受报的意思。
' }7 W$ f$ s% _( y1 K# W" I- Z0 i' S0 D; v0 _' Y8 d/ z/ E
愚者难分识与根
+ m9 k g( @5 } u/ k0 C% ~: d y2 w0 w% G) }* z, \9 F0 Q
唯物论者的哲学家认为,我们的观察、思辨、学习、记忆、分析能力,以及感情的反应等,都是神经的作用;也就是认为人之所以有喜、怒、哀、乐,是因为脑神经、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等的作用,记忆属於脑神经,痛、�Ι΢属於感觉神经。不论生理或心理的现象,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根产生,而不是另有一个识。但是,人死後神经系统都还在,若解剖尸体,可以找出一条条的神经,那是一种肌肉组织。同样有神经组织,为什麽活人有作用,死人无作用?因此,智者发现,除了微细的根,必须尚有识的存在及作用,活时依根生识,死时根存而识离。# H) ]" s3 K6 |
! j2 D7 R6 n2 R1 G; R
识与根有关系,但识不是根,愚者却认根为识,根识不二,根识不分,但是不知何以人死之後,根即失却功能。而且如果识就是根,那麽人死後,根还在,死人有没有感觉呢?3 V5 D, e6 J: [% M/ N
5 B2 ^8 p2 n, f+ l9 z& \
曾经有位太太告诉我,她先生死了,舍不得用火化,要土葬。我问她为什麽?她说:「火烧了好痛。」我说:「人已经死了呀!」她说:「人死後若进入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在地狱中受苦报,冷还是冷,热还是热;把死者送去火化,等於把他送去八热地狱;在生时已经很苦,死後再送去火炼地狱,太可怜了,所以我舍不得把他火葬。」这种把身体和精神分不开的人,是很愚痴。
! w! \, @3 N; p# y9 Y
/ V: j2 T1 ~3 q 我告诉她:「人死後根败识离,就没有知觉,所以烧了他,他是不会痛的。」这位太太又问:「那烧了他,他知不知道呢?」我说:「他可能知道,他站在旁边看,身体烧掉了,在旁边做个旁观者,实际上他并不会痛。」$ p* n% F& R" U1 p) n. X- U. z
, k+ O; _) _) \1 E7 v N
也有人说:「报纸上登载某人被水淹死,尸体找不到;後来死者托梦给家人,说他好冷,请家人送衣服给他;家人就问要送去那里?死者说,送到落水的地方就可以收到。第二天。家属就将衣服丢到死者落水的地方,那衣服顺着水流,流到一个地方,就停止不流了;家属请人下去打捞,结果真的找到尸体。有人就说死後尸体在水里,所以会觉得冷,要穿衣服,所以死後身体还是怕冷的。」
7 n; |+ J: ^% n# L6 @) k( K
# l& h( B8 p8 A! \, s 另外还有人说:「他家的亲属死后土葬,棺木浸水;死者托梦,说住的地方很潮湿、很冷,要搬家。家人就去挖迁,挖开之後,发现棺木里都是水;搬迁後,就不再托梦。」
. `) a( r! | R; F4 K' r2 J/ c4 \# s9 [4 A
这些都是把神识和遗体分辨不清的人,都是以为死後身体还有知觉,其实这是死者的执着心,他看见自己的身体泡在水中,就感觉大概会冷吧。事实上,尸体已无知觉,怎麽会冷呢?除了守尸执着,别无其他现由。火葬後由於没有遗体可被执着,就可以好好转生他趣,乃至往生善道,或往生净土去了;否则成为守尸鬼,就十分可怜了。$ x; E* x! L6 b. u; `" o c- \ N2 y
9 n6 n! D7 G6 j. E$ f* N 前五识是从五根、六尘相对而产生,识不是根,也不是尘。根尘与识有不同的定义,根是能感受,识是能了别,尘是被根所受、被识了别的境;因为根是物质,所以只能感受,但不能了别。
1 ?- @1 N1 Y# ]; M& r2 O: \5 K6 @* l0 ~ `) [! C
根与识的关系极为密切,总说有五点:一是根能发识,二是识必依根,三是根能助识,四是识属於根,五是识犹如根。由於有这五种关系,所以根与识似乎有点类似,使得许多人都无法分清根与识,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此所谓愚者是指凡夫外道以及二乘人。, o4 U1 M# w% _
2 A, R$ G! l9 N 「根能发识」是说根与境相对,识才能产生。「识必依根」是说如果没有五根,则前五识不能产生。「根能助识」应该很容易了解,不需要再说明。「识属於根」是说前五识依根得名,譬如眼识依眼根得名。「根犹如识」是说如果没有五根,则前五识不能发生作用。一般人以为识好像就是根,但如前所说,死人还有根,但是已经没有识,因此可知根不是识,五根是纯物质的,前五识则是依第六意识而起作用,第六识的所诊则为第七识及第八识。所以识不是根,非常明显。. Q+ e9 Q4 \, [! P, `* [3 e7 @- x
+ v5 L0 w# ^( n. D7 r$ S6 r 依唯识的观点,前五识不能以尘境为亲所缘缘,但须要藉五根为增上缘,以自识所变起的主观条件为亲所缘缘,尘境乃是疏所缘缘。因为五识对尘缘,必须依靠五根为增上缘,又须依自识为基础,所以产生识用时,虽藉根尘相接触,识所缘者,已经不是如实的尘境本身。+ B: s1 F" ]' x8 u" [; f
, P4 Q( B: x' |0 F1 p
唯识所认知的净色根,并非如常人说的五官外形,甚至也非指的神经业,乃是在根尘相接产生识用时而有,当识离时,尘境虽在,净色根已消亡,如果尚馀有根,乃属於浮尘根。
% Z& h6 h2 A h7 A0 `" P1 O& f6 j
. W, L9 i* ?( g6 p 变相观空唯後得4 b6 {: _7 D+ |0 K
/ t8 O( c2 k, a: L! y6 } 前八句是讲前五识的世间有为法,以下四句是说前五识转识成智的出世间无为法。: j# L7 e: W9 R2 t1 f- S
- N9 |- t5 P" w
此句是说,前五识转识成智的变带相分,所观的真如空性,不是根本智,而是後得智。, F( y( \ H; L7 w
) O) `: ~' }& H( y& s$ @
此处的「变」字,有人写作带字,是有转变的意思;「带」就是携带相分和转变相分。欲知八识自相及共相的相涉相依,必先明白八识的作用,古来诸论师间各有看法,而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也就是四大论师,各别的主张不同,建立二分、二分、三分、四分之说。5 l% X2 x8 T; J9 q1 h8 e
- b$ }# G4 g t3 k1 u3 b 1、若依安慧论师之说,仅立一心自体的一分,他以为见分及相分,情有而实无故。
* `2 p Y$ c- M; G" l* z, d) e 2、若依难陀论师之说,建立见相二分,他以为必有依他之实体境相分,能缘见分的心不能生起。
# p3 M: a. L5 S3 N5 f6 B 3、陈那论师之说,除了见相二分,另加自证分,而成三分,他以为见分虽知相分,而见分不能自知见分,如刀不能自斩,为别知见分之用,故安名自证分,即是识的自体分。
8 Q6 `5 B& s* R; z 4、护法论师之说,建立四分,是於见分、相分、自证分之外,再加一证自证分。由於玄奘所传译的《成唯识论》主要是依据护法的观点,所以中国的唯识学派,即以四分说为准则。( K4 ^7 N4 n7 V. R1 y- A0 Y
) \5 K% w3 z, V0 q( U$ J( f# h
相分:是本识阿赖耶的现行及种子,存於本识内部为种子,现於本识之外为现行,现行即是本识变现的根身及器界,即所谓依正二报。此本识的相分,通於前五识的性境相分及第六意识的三种相分:(1)五俱意识性境相分,(2)散心意识带质境相分,(3)定心意识性境相分。
+ I9 G) q* ]. V* D5 J
; V0 N# X- t8 r! o2 S 见分:本识阿赖耶的见分,即是被第七末那识执以为我的带质境相分,也是第六意识散心带质境的相分。也就是说,第七意识对第八本识所缘的,是第八识的见分,第六意识对第八本识所缘的,或为第八识相分的根身器界,或为第八识的见分,原因是见相二分,乃是自证分的一体而两个面,两个面连成一体,不能离体而独立,所以从外缘其相分,也和他的相分割不开,第七识不缘根身器界及其种子,故仅缘本识的见分。3 e Z" I6 g* Z ^& @3 x
+ d1 j% z: [) H' a1 F# Q. N" A9 V
自证分:是本识的自体,因为见相二分,若无自证分,便失依怙,不能自存,所以必须知有自证分为本识的主体。
$ g, |$ w6 Y: H' V
2 Q" N* @2 A* b- Y' O 证自证分:自证分仅为见分相分所缘,如何自缘本识,故必须建立证自证分,本识的功能才始完备。+ `$ @& x7 i- L, O
' g+ i6 R' ?6 o$ m! M, C
由於前五识是第八本识的相分,故不能亲缘本识的见分;在三性之中,属於遍计所执性,在三能变之中属於第三能变。故当前五识以观真如实性的无我空相之际,也即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之时,无法与本识转成为大圆镜智相同,所以仅有後得智而未得根本智。
6 W; U/ U, X' N& i, f: {
' W! W' ^" t0 J 何谓根本智与後得智?根本智,又名根本无分别智,乃是诸智的根本,契证真如妙理之智,是任运彻照法体,契会真理,又名如理智、实智、真智。《成唯识论》卷十云:「缘真如故,是为无分别」。至於後得智,又名无分别後智,即是在得到无分别智之後所起的慧用。根本智,非能分别,亦非所分别,後得智为所分别及能分别。根本智为如理智,後得智为如量智,佛陀成等正觉是根本智,佛陀成佛後起大慧心救度众生所用者为後得智。真谛译《摄大乘论》卷十二云:「根本智不取镜,以境智无异故,後得智取境,以境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後得智缘境如张目。」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即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故谓「变相观空唯後得」。. v3 w8 y) K u" m# t# v# u
: v; D M. |! P! M" K3 f0 D8 J 所谓三能变:(1)初能变是第八阿赖耶识,为异熟识。(2)第二能变是第七意识,是思量识。(3)第三能变是第六意识,是了别识。是对於唯识能变现万法之谓。乃是唯识变现有漏诸法的能,故与此处转识成智的「变相观空」的变,绝对是迷悟不同的。, P2 T z# E% g3 o# ^2 \
$ W- d3 g7 d! W( N1 r9 j
果中犹自不诠真* T. I2 R- M: p" y. a
' {7 p @: H4 v6 V6 d4 {
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起的,五识本身是把外境作为它的对象,前五识本身,并不全部都是属於精神的。如果没有五根对五尘的话,就没有前五识。而在成佛之後,如果没有後得智要度众生,成所作智是不存在的,因为成所作智本身是不能够单独成立的。虽然,成所作智能够照着前五尘的样子,实实在在如量观察;而它自己本身是真正和真如一体的、相应的,不是前五识转智的成所作智,而是第八识转识成智的後得智。' p1 }$ R. X& U4 Z: f+ R4 V+ C: R( x
4 J2 D6 ^1 v6 P# |$ l# @4 V
所以到了成佛以後的果位上,只有真正的如理智才是和真如完全一样,难分难解。如果不产生众生的作用,就是真如;如果产生度众生的作用,就不是真如,而是从真如的体所产生的用和相。「真如」的用,在前五识叫做成所作智,在第八识叫做後得智。而真如的相,是前五识转识成智之後所见的五尘世界,不是真如。4 [1 r0 n8 z* ^6 o+ P
$ s8 O5 r! H! a9 ?+ I
现在再回过头来探讨,为什麽前五识到了佛果位中还是不能够理解「真如」?因为它自己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它不是真如的「体」,没有这个资格,而且它不能够单独存在;如果离开了五根、五尘,前五识就没有作用。3 X- F% \/ t5 S' w
# Y, ^1 {% r& k 「果中」是指在成佛之後的前五识,已经转为成所作智;但虽然是成所作智,它只是真如的相和用,而非「真如」的体,所以它不知道真如是什麽,只知道照着去做。果位上的佛,用他的眼、耳、鼻、舌、身来度众生,但已不叫做前五识,而称为成所作智。因为那些功能,是从第八识的根本智之後,所产生的後智而来的。後得智是真如的相及用,而根本智则真如的体。# x! L4 R% r9 f% v/ n( c9 i; X" G' f/ M
! q/ v/ p3 y3 R R
圆明初发成无漏
) O. b1 l1 M. z4 R$ W4 f6 B; |
) y4 u, A( A$ p6 p 这一句是说当第八阿赖耶识最初转为大圆镜智之时,前五识也跟着从有漏转变成无漏。前五识变为无漏的时候,是一下子就变,而不是慢慢地变,是突变,非渐变。因为离开第八识转成的根本智,就没有前五识转成的後得智,所以第八识转的时候,前五识也跟着转;好像手掌和手背一样,本身是同一个东西。
9 F. |! b- e1 @5 D
8 @ H* _$ i* n0 H+ x4 C4 y 「圆明」是指第八识转成为「大圆镜智」,它是透彻、圆满而光明的;这就叫做无垢识,又叫做清净识,也叫做离垢识,或叫做无漏识,类似的名词很多。+ z' N% I% ~- w: `# R- h
% U2 _; @# p; U* P- p# r# p/ F3 U 凡夫的前五识是依五相对尘境,一定是有漏的。「有漏」的意思,是指功德不能够圆满,生长的功德会一直漏掉;因为有漏洞,所以永远不会满。如果能够圆满了,从此都不会再漏失,那就是无漏。& K2 J7 Q6 R3 B0 G7 l
, g* \0 u5 K) L5 c# P; O8 r
因为凡夫是依五根而起,所以是有漏的、有垢的。诸佛是在金刚道後,空去异熟识而成无漏智,便是根本智;再依後得智而使用五根,发挥救度众生的功能,便是无漏的成所作智。; n# i) u( l! g- _- x
! K8 p# }8 z$ q/ D 三类分身息苦轮 K1 G0 v+ n3 O
% p3 c' E3 S- d7 n$ \4 h
「三类分身」所指的是:: G$ P) |2 j: e
1、随类应化身,是三乘普被,五趣同沾。6 g! I6 {' a2 y2 z
2、丈六紫金身,是为大乘资料位菩萨、二乘人、凡夫示现。9 O. }1 B# `, x
3、千丈卢舍那身,是为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示现。
) N% q9 I# D: C- u" ?: F2 t6 S
: q6 w, K* a2 C 第一类的随类应化身,又分成两种:一种是投胎化身,一种是变化身。「变化身」是忽隐忽现,一下子显现给你看,一下子又看不到,可变化为种种身。「投胎化身」,譬如释迦佛也一样的经过入胎、住胎、出胎的过程。随类应化身是为了度五趣中的任何一趣,不一定是现佛身,可能现菩萨身,现二乘人身,也可能现女身、男身,现老人、小孩,甚至现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等。
4 T+ y# t2 _2 M. Y$ u5 M( X+ I1 o7 s; F0 g2 }( @6 r
第二类的丈六紫金身就如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转轮王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千百亿化身的丈六紫金身,就是现佛身。4 R0 b9 @& \/ Z% c6 W
" z# L* P2 U# L3 q7 I# D8 ]. I: M" N
第三类的千丈卢舍那身又称为报身,是为了度唯识大乘四加行位的菩萨。唯识法相宗的四加行位,是其修行五位中的第二位,第一资料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於此三十心终了,将入见道位之前,有暖、顶、忍、世第一的四善根,即名四加行位。到了初地的入心位,便是第三通达位,亦即见道位。由初地之住心位起(地地皆有入、住、出的三个心位)到第十地之出心位,皆名第四修道位。第五佛位即是究竟位。唯於资料及加行二位,须由前五识转变的成所作智以三身化度。到了通达位,已非成所作智度化的境界。
6 c/ O% W/ b6 u7 v) P+ \1 V0 m
7 L2 ?: p" V' J6 r2 ~, \3 X 「息苦轮」是因五趣众生,流转生死,头出头没,永无了期。诸佛慈悲,他们虽已永脱苦轮,仍以三类分身,在三界五趣中普度众生。三界之中,虽也有苦有乐,由於未脱生死,往往受乐之时,已造受苦之因,或者受乐之後,又要接受苦的煎熬。 Z0 ^+ @9 ]; L( q1 s, z
: f T Z, B& u; K0 D9 j: u 三界五趣众生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三趣,唯苦不乐或多苦少乐,人趣有苦有乐;欲界天享受物乐,色界天住禅定乐,无色界天虽无苦乐受,仍未脱离苦轮的範围,一旦定力退失,还堕於苦境受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