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现静猛 自在调伏
, y& \/ c2 V9 k( C1 N1 a3 e2 c' A+ o$ s3 f
( o7 g% L' n* K/ D; y 关于我的师傅龙多活佛,在贾喇嘛中(贾为藏文音译,意为汉族之意),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比如说一次龙多活佛在山西大同当着众信徒的面,心中放出光打在远处的岩石上流下了“嗡吗呢叭美吽”观音六字真言,又有一次在修扎龙,拙火升起时曾使学院周围山上的积雪全部溶化,又有一个贾喇嘛说曾亲眼见龙多活佛拿着一支笔在手中,象玩橡胶棒一样弯来弯去……。 + {: Q6 X) G1 r z& t8 D# G, K
这些我都没有亲眼见过,不过却看见过活佛一刹那顷折伏人的场面。一次我带着几个刚来的居士去朝见活佛,路上遇着一个新来的很刚猛的出家人,大家劝他也去见见活佛,开始他有些胆怯犹豫,终于还是同我们一起去了。这批人当中,除我之外,其余皆是第一次去朝见活佛。说来也怪,一进门,大家跪坐好之后,师傅便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出家人看,眼光很锐利,慈悲中带着很强烈的严厉,摄受力相当强,两手还在很熟练自然地为我打着一个金刚结,那个出家人的眼光很快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也一眨不眨地盯在活佛的眼睛上,经活佛的眼光摄受了几十秒之后,便完全瓦解了,从心灵深处放声大哭,并在地上向活佛磕头不停,师傅这才收回了眼光恢复了原样,我们大家都不明所以然,只有师傅与那位出家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回来后那位出家人说:“活佛知道我的心啊!——”
+ v$ ?: Z! o- H 我刚出家后不久,由于生活艰难,又遇到一些违缘与不顺心的事,心情有些波动,一次与几位熟悉的居士去活佛那里,师傅马上站起来,并拿出一根自己的腰带,整了整我的衣服,亲自给我围上并结好,一阵暖流从心中流过。这期间去师傅那里,师傅总是很关切地说你现在是我的弟子哪。使我的心情慢慢安定平息下来,这些我都没有告诉他老人家,我想活佛肯定是有他心通。
# ]) h( ~) B4 B! S9 i) }1 i7 u 关于我们的堪布索达吉(堪布为藏文音译,意为亲教师),大概在每一个贾喇嘛的心里都有一段长长的故事,在我最初的印象里,堪布个子不高,相貌一点也不出众,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我心里老是嘀咕,堪布到底有什么功德让我跟着他学,并且有意做了几次坏事,心想要是您这一点也不知道,我便不服您了。此后不久,有一次在路上,心里产生了一个不可告人的坏念头,但行动上,我想是一点看不出的,恰好碰上了堪布,堪布突然对我凶狠狠地大喝一声:“你干什么?!”吓得我心惊胆颤,魂飞天外,回过神来,心里仍怯怯地嘀咕道,他大概还是与一般人不一样吧,我偷偷看了堪布几眼,堪布这时却若无其事,像玩皮的小孩做了鬼把戏般在一旁独自笑着。 2 L9 I! J3 m4 J6 D+ R# l
从此之后,我心便慢慢地服了,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于此闻思修学。 ! m8 ~ R& C2 [9 w. X7 W0 D! |0 E
与活佛、堪布接触久了,知道了一些功德后,觉得他们与一般人是不太一样,便越发恭敬害怕了。一般贾喇嘛都特别害怕堪布,因为在平时堪布很“凶”老是绷着脸,一次我与一位俗家在北京的出家人正走着,突然他说了一声:“哟,堪布在那里!”马上回头窜到几米之外,想绕道而行,我向前一望,见堪布只坐在老远的几十米远的山坡上。有一次上课,堪布自己也笑着说:“我显现的是愤怒金刚”。 % ~+ R4 ?" v0 C0 n. m" A
堪布平时虽然很严厉,但偶尔笑起来却很温和,上课时也不那样,而是很慈祥幽默的,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特别是在上师面前,在全院僧众面前,堪布又显得象少女般腼腆,据一位居士说,有时还脸红。象堪布自己说的一样,宁愿往色达跑一趟去办一件事情(色达县城离学院有几十里),也害怕往上师那里去一趟,我想这句话用在堪布身上可能是有点开玩笑,用在我们身上到是有点真。 5 g d+ `5 c" h0 ^: [( l6 c
(这里再说明一下,贾喇嘛是指汉族喇嘛,堪布一般指索达吉堪布,活佛一般指龙多活佛,上师指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我们在学院里一般这么简称。)
% `4 W6 r ^5 Q: l2 k" ] N 在学院的藏族喇嘛,也是同样害怕大堪布大活佛,特别害怕法-王与法-王的外甥女门措上师,比汉族人害怕的多。第一次我刚来学院不知道,叫一位熟识的藏喇嘛一同去见法-王,他说不敢去,我说为什么,他说害怕的很,我说怎么害怕,他说即使去了连头都不敢抬,眼睛更不敢去看,总之是怕的要命,我说最怕谁,他说最怕的是法-王,然后是门措上师,对龙多活佛也很害怕,,一般藏喇嘛是不敢去龙多活佛屋里的。 # A) B) V# M) c q- L# i1 d! l+ {, u
这种事很奇妙,法-王平时总是很慈祥但大家却很害怕,这大概叫不怒自威吧,于我们大概就象汉地早课所念诵的那样:“大众仰观,畏爱兼抱。”也许这里面有许多奥妙。 $ U/ E" e% g- k2 }1 b: v7 ~8 w1 Y
闻思修行,在五明佛学院
% D; ~# T0 `9 A q& d “我从无始时来,流转轮回一切有情无一未曾为我父母。为父母时,大恩护持,食先与我,衣先覆我,极为慈愍,具生养恩。此诸具恩虽欲求乐,然于乐因十善法门,不知修行,虽不欲苦,然于苦因十不善法不知断绝,所欲所行,背道而驰,入邪僻道,痴迷无知,犹如生盲,独留旷野。此诸有情诚堪悲愍。我今已闻甚深正法,当起修持,为利众生,普愿曾为父母一切有情为六道苦所烧灼者,远离一切各各六趣业境苦习,当证种智大觉果位。”
6 `) v0 {! q5 F5 m, J! ` “呜呼,种种境界水月幻化相, 轮回相续飘转诸有情,本觉光明界中休息故,四无量中今发菩提心。” - p) J0 Y: [4 T% a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
( V" F" e- S5 o, F" v
7 K8 F6 D9 Z" p8 g: H/ l
( i, X4 z; Q( U/ p# @大译师索达吉堪布
8 h& @3 C/ Q) A, W$ p d5 K' u8 L& R7 n3 K( s4 b8 T' U
5 u7 B2 W" T) |5 {+ o2 h$ L. W
- d* G- T/ F! D: Z* Q5 B/ `% t$ _) e5 @/ t1 h* L# ~
; F+ e5 c( f6 f0 N" y. h& H/ E1 {) K; a1 l
身无分文 心自安然 1 M) g) z# S9 K9 {
" } A R1 F7 C' `' K3 [
* _/ m/ l8 H8 B2 C5 a 刚来学院不久的一次专与汉人的灌顶法会上,大概是的在供曼札的时候,上师说要将自己的身、口、意以及所有的名誉、地位与财产供养给上师。将自己及其所有供养给上师,是消除我执和得到加持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当然这不一定以真实供养,主要是指意幻供养。但以此为缘,我还是把工作时积蓄的所有人民币,在灌顶结束时,全部供养与了上师,因为在来学院之前我就有这种想法,希望真实地抛弃世间的一切诸如名誉地位与财富来学法,虽然留下些钱作为办道之费用,是很正常合理的,但我还是想下个大决心,破釜沉舟彻底尝试一番新生活。虽然有些人会担心没有了钱怎么能够生活,但我对于佛弟子不会饿死这一点深信不疑,有《治罚犯戒经》云: $ m: t! c0 N. W
“舍利弗!我的圣教不会因过失而斗诤,我的弟子们不会为衣食而辛苦。因此,舍利弗!大家尽可以精进地修佛地的功德,用不着贪求世间的财利。舍利弗!看吧!我说对于瑜珈行的比丘们,有成千俱胝的天众在想用一切安乐去努力地、精进地供养。舍利弗!这样的供养和承事,人间是作不到的。” 9 e- m: z& [8 z; A) q* m$ ]
又说:“舍利弗!那些随如来出家和精进修法的比丘瑜珈行者,由于少欲的诸天、少欲的人和少欲的一切有情的布施,他们的钵和衣是绝不会没有的。”
. Z. Q4 u+ I, J& h$ O 《悲华经》也云:“往昔薄伽梵发心时说:‘在我的教法里,只要能够受持四指袈裟,若不如愿得到饮食,则我欺诳佛陀,誓不成佛!’又说:‘假使一切在家的士夫们仅在拇指上耕田,我的出家弟子们也不会被生活所困。’”
* G0 s* l7 |6 `5 t) p x故我对此没有丝毫担心,并且由此而得到许多有意义的一般人一生都难以经历的特殊体验。
- K) Q: k2 G5 D1 _! p' x 我现在是真正身无分文了,一角钱一分钱也没有了,至少从形式上成了一个“叫化子”、一个乞士了。
7 E+ j$ f+ Z' R 大自在祈祷法会期间,每天有二顿稀饭供斋,还有数次奶茶,一切都是现成的,不用发愁。法会完后,每天就用少许糌粑充饥,这些糌粑大约有几斤,是在路上一个藏民送的。糌粑虽然是藏族人的主食,但我们大部分汉族人却不习惯,故我每天只吃三、四两糌粑,用水冲的很稀喝下去,就这样每天都处于饥饿状态中,有时到别人那里看见东西很馋,真想开口要一些,但还是忍住了,慢慢地身体有些不行了,上课、坐禅时不怎样觉得,但走路时就觉得很累,有时还感觉到头晕眼花,于稍重的一点体力活更是不可能。
% T# Q0 M' e |* V6 M( S5 B 过了一段时间,糌粑快吃完了,我想再过几天我该去乞讨了,但是热情的果臻师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我没吃的,马上送来了一袋大米,乞讨的想法只得罢休,果臻师还说刚开始道力还没有成熟时,最好不要去乞讨,因为遭到一些大的违缘,可能自己受不了。 " E. u$ V2 I. s9 S u
我想果臻师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虽然大都能忍下来,但还是免不了有时心理不平衡。比如有时看见别人有一些很好的调味品摆放着,而想到自己却只有少许糌粑,正饿得难受,强烈对比之下,便觉得二个世界差别很大,别人真奢侈,实际上人家只不过是一般生活水准而已。又有时偶然说到自己没有钱没有吃的了,看到别人听了好象是麻木不仁,莫不关心的样子,便会觉得这些人好冷酷,一点慈悲同情心也没有,但实际上他人一点也不了解你,社会又是这样复杂,鬼知道你是什么人,说的话是真是假。 4 m/ Z' m5 i' d% T, r6 S: d m) L
或者按理说,没有人强迫你这么做,是你自己愿意,怪不得任何人,再说处处要求别人关心自己的是凡夫俗子,而正是处处大慈大悲关照众生的才是佛菩萨。 - R: H+ Q6 z* V! C
按世间常情,在社会上一个人贫穷,没有吃的只能去乞讨,穿得又破烂肮脏,便会遭世人许多白眼受许多违缘,修行人就是要借此磨炼自己,消除我慢消除我执,生起对轮回的厌离心与对众生的慈悲心。若不能生起这样的心,苦行便无任何意义,甚或反而造了许多罪行,不能算是苦行。一般没有一定道力,我执还很粗重,贪嗔痴三毒也没有调伏的初学人,在外部条件困难与不顺的情况下难于安然自处,以至于不能生起功德,我想果臻师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 O8 ?& X8 V0 H* P+ i% j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我第一次领到了五十元的生活费,这是每月底发给出家人的,过四个月后划入常住僧人后,每月可领八十元。现在除了每月买三十斤大米外,还可剩余八元钱买一些豆瓣辣椒或蔬菜下饭,日子算是不错了。 ' O! e& K/ B+ e
色达县属牧区不种庄稼,一般汉族人特别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蔬菜、大米、猪肉等皆是从老远的天气较温暖的农区拉来,甚或从成都拉来。由于我们学院里的大部分喇嘛是藏族人,对蔬菜不是特别感兴趣,又加上夏季还没来临,不是蔬菜销售旺季,所以很久一直没有商贩运送蔬菜来卖。这样,要卖蔬菜只好到县上去卖了,而到县城来回的车费便要十元钱,要去的话只能走路去了。从我第二次来学院之后还一直没去过色达县城,另外路上的风景也很美,来藏区后也没有徒步旅行过,于是有一天我与熟识的居士小沈一起
+ J9 U' N3 w7 d5 O' F兴高采烈地出发到县城去了。
$ A2 }7 d+ n8 }' K9 c8 a2 H 西藏真是一片没有污染的土地,空气特别清新。一路上是起伏的山峦,与空旷宁静的草原,没有汉地那样人满为患。要走许久才能看见有一处藏族人居住的屋舍或帐篷,一路上偶尔遇到一二个行人与过往的车辆。
9 i& W9 L/ x4 R' z+ f) O6 n 我与小沈离开学院,走上公路后不久,便能看见色达县城那有名的巨大白色佛塔的塔尖,心想离县城不会太远了吧,但是走了一段又一段,那塔尖还是那般大小地在高低起伏的公路前方时隐时现,就象是永恒的指路的灯塔一般,我感到有些奇怪。最后终于精疲力尽,在下午二点钟才抵达县城。 & ^6 ~4 D. R/ h" G6 O
小沈钱也不多,除了回汉地老家的路费外,与我一样地穷。故我们大约只化了一元钱左右,买了半斤炒熟的黄豆作中午饭,结果还吃的很饱,这是在我的记忆中最实惠的一顿饭了。
" j3 F' M" k# q+ w 回来时,俩人都背了一大袋的蔬菜,包括自己的与几个汉族喇嘛托买的。我走路走得实在有些不行了,脚也一拐一拐的,小沈帮我背了大部分的重物。路上遇到一个藏族年青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小沈死活把他拦住,让他带我一段。坐上车后他说,你看我的车也有一些坏了,要不是看见你是喇嘛我才不带哩。果然骑了不多久,车后座下陷了不少,坐得也挺难受,只得下来继续走。 # D, u) j7 v- d1 G" c8 @
走了一半路,天快黑下了,周围也没有一丝人烟,马路旁边不远处的山后又传来几声嗥叫声,小沈说是狼有些害怕催我快些走,我说这儿又没有树木森林不会有狼吧,小沈说,即使在藏地光秃秃的山沟里,听人说过也是有狼的。我也有点害怕了,俩人便边走边说些对付狼的办法。就这样又走了一段,天完全黑下来了,快要看不见路了,我们又没有带电筒,幸好不一会听见了隆隆的声音,马路被照得雪亮,一辆卡车开过来了,我们俩人马上招手,真是万幸,司机还把车停下了,要不是不知怎样回到学院。7 r4 C# C; s$ `- V* ]$ u- S! {
5 v; i" r" o3 ^3 x8 o
1 @) v6 t9 L9 E W1 d& g5 A+ T0 y
7 s+ ?/ u* s5 Z; ]# H到了洛若乡,下了车,爬上山,回到学院,已是精疲力尽,一仰身躺在地上,倒了一大碗冷水喝下去,觉得真是幸福。
, G+ {9 z' j- ? u 就这样又过了一些时日,一天我想,出家人可谓之乞士,可我一次都未乞讨过。当然“乞士”一词,不一定照这么形式上单纯地理解,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想体验一番,此外也因为有好些做饭的麻烦,于是到饭店去放一个碗,让工作人员把顾客吃剩下的菜和饭倒进去,下课后拿回来一热便可吃了,甚是方便,大概这也算是乞讨了吧。刚开始觉得有些脏,但一想朋友请客,一大堆围一桌,还不是你一筷子我一筷子,这与剩下的菜饭有什么区别哩,就且当那些剩下饭的顾客在请我客吧,又想大家都是人都是一张嘴,但为什么就觉得我嘴里的饭干净,别人嘴里的饭脏呢?这个作为别人的人,在他自己看来又是干净的了,我对他来说又是脏的了,这有点奇怪,所谓干净与脏就是人的分别念所造成的,实际上并未存在着这么一个实体的东西。
/ {+ S# F, ~+ n# M 小沈回内地后不久,他的哥哥又来到学院求法,与我认识后,抢着要吃我的化缘饭,也想体验生活,我有点不好意思,但他吃后,还很认真地说这个百家味很不错,比新鲜饭还好吃。我想这可能有一点道理,因为饭店讨来的饭里有许多肉,与各种各样的菜,而我们自己做的饭一般都很贫乏单调,另外他大概也想与我同甘共苦,共享讨口子生活。接着又从北京来了陈小姐居士,以及在大学里同一单位的胡老师居士,大伙便同在一起生火做饭,我那短短数顿的讨口子生活,便不得不寿终正寝了。 % e G, D1 i: s
饿了一点肚子,这一点苦与三恶道相比,与人间各种各样辛酸的悲惨故事相比,与高僧大德们的苦行相比,实在不能算作是苦,并且是为了求法,成就无上佛法是很值得的,不像世间人受业力支配所受的苦毫无意义。虽受了一点点微小之苦,但精神上所得到之体验,却是不可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
r' R$ f0 G. ^ 当自己没有钱没有财时,便不会跑到商店前看来看去,也不会常常计划买这买那,或者盘算如何多省钱、多积累些钱,如何存到银行里多生些利息,又不至于担心小偷来偷,或在路上遗失了,或者担心别人借了钱不还等等,总之与钱财有关的心计盘算、追逐希望与恐怖忧虑皆不存在了,得到的是心灵自由的那么一点点超脱的感觉。虽仅一点点,这便足够了,如杰确巴所云:“心里没有负担的快乐是无比的,不作无意义的事情的顺利是无比的,心无所求地坦然而住的利益更是无比的。”这种心灵解放的体验,是尘世上被各种世间法所縻绊的人,绝难以体验到的。
6 Y' f5 W& v* V. e* r- F 以前我没出家时,曾阅读佛经,记得有一段经文,可能大概意思是说,抛弃了一切物质财富所得到的快乐是无比的。当时我想,不执着于物质财富当然对修道有好处,但由此而能得到快乐,我是怎么想也是想不出来,最多比量推测一下。但那种抛弃一切财物所得到的快乐,到底是怎样一种快乐,却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现在看来佛经确实说的很正确。 " d- A+ V# d- r+ r& @
记得某位高僧大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执着一样东西,便有一样东西的痛苦,执着有多大,便有多么大的痛苦。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深刻伟大,可惜执着于尘世的人们,难于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 H# D# V" s) O6 q" S2 U 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我想大概就是为了获得人身的自由、生活的自由、言论的自由……,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心灵的自由。因为心灵不会被任何人所束缚,更不会通过斗争而获得解放,我们的心灵只会被自己的贪嗔痴所束缚,被最恐怖、最根本的、深深的我执无明所束缚。我们的心本与诸佛相同,与永不变迁光明灿烂的觉性同一,正是有了我的感觉、我的思想……,什么都是我的,被大大小小的我的圈子所束缚,使我们处于无明烦恼之中,没有心灵的自由;被贪嗔痴之铁钩所钩牵,身不由己,心不自主,无有自由,哪还有快乐?这对于沉迷追逐于世间各种事物的人,是绝难于理解的,同样那种心无有执着、无有固定漂泊之处、坦荡任运的解脱自由与极乐,也是执着世间的人们绝难于体会到的,所以在佛教里,修对世间的厌离心出离心甚为重要,佛教里许多修法规定不传与未生出离心的人,因为这些人的心里生不起佛法的功德,与殊胜之佛法和无上彻底之解脱无缘,故出离心是佛法里一个最重要的精髓、根本,一个最重要的窍诀。有些学佛人以为那些很秘密不公开的什么具体修法才是窍诀,而上师常强调的反而不重视,实在是非常的愚蠢。
: j& I* w$ q. n, H 出家人不追求生活上各种各样的享受,不想到自己而要求尽量关心别人,或者有的穿的破破烂烂像叫化子一般,等等,这些皆与社会上一般人的追求截然相反,这样做到底有何意义?这些便是最易导致世间人不能正确理解佛法与僧侣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很深奥,明白了佛法道理后易于理解,在此只简单地说明一下: / J1 E+ E) K- d
世间上的各种执著各种追逐貌似幸福,实际上是导致一切痛苦与一切束缚之因,是导致更进一步愚痴黑暗之因,而僧侣那些与世间人价值取向完全相反的生活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最终是为了消除对自我和对万物的所有执著,为了解脱一切的束缚,以至于达到不被一切愚痴与烦恼所遮避,如狮子王般自在而行的彻底觉悟的境界。 僧人的生活许多方面确实与世间人不一样,比如世间上的人,即使再有钱还是总觉得不够,贪心无止境。我想从心灵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贪心不足的人,即使再富裕也只能算是穷人。有多么的贪婪多么的不满足,便有多么的穷,因为穷人的标志便是钱财不足。而出家僧人大都是能吃饱穿暖便很知足了,同样这从精神的意义上来说,少欲知足的人即使再穷也是富人,因为富人的标志便是生活上得到满足。 ; {: L+ u9 I" v0 e* l" S7 R7 T
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少欲知足有深刻的内涵。现代人易重视于外在的东西而忽视心灵的作用,而人的一切幸福智慧与体验之根本皆来源于心,痛苦等也是由心所导致,一些宠物身挂众多珠宝再富贵能有人那样的幸福吗?这些只是简单地说明心的作用而已,更深刻地说一切皆是由心所幻变,这在佛经里有完整糸统而深刻的比量推理所支持,以及从古以来直至于今仍层出不穷的具成就的瑜珈士及高僧大德现量所亲证。
# @' u) Y+ u7 j 世间上许多人拚命追求钱财,到头来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吃饱穿暖,有些还免不了债台高筑跳楼自杀,而我们学院这么多人没有人去忙于生计,但从没听说过谁吃不饱穿不暖,除了自己愿意行持以此作为修行。我虽然到学院后不久便身无分文,但是从未操劳,到现在资身物具又样样具足,这当然是三宝的加持,与善心人们无私的帮助。但这些对于世间人来说,还是有些奇怪,因为从古到今,全世界的僧人皆是这样从不追逐于财物,而又能从不操劳地自在生活下去,而世间人的观念是认为,只有你去追逐什么才能得到什么,而佛教的观点认为不一定,一切皆是由于业力和福报的关糸,所以孜孜于一切善果的因━━善行才是至关重要的。 0 G8 F0 V$ V/ E- ]/ V k
虽然现在我又与以前一样有许多财物了,但我还是很怀念那一无所有的生活,那种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体验深深地印在心里。虽然对我来说,使那种生活再现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要达到并非形式上的标志,而是要真正使心于万物无所有牵挂的境界却非易事。这时便有也好、无也好、苦也好、乐也好,于我皆无妨害,于森罗万象无尽法界显现中如如不动,就象莲花不著于水,日月无阻挡而自在地行于空中一样。
" ~6 [& f ]9 l" G7 a9 J& A- Q' {( ^0 }4 @
& o6 [2 u( V, K* q7 \' |' A# I+ q3 o+ M, W
学院印象 ; \. B4 H. L" s9 Z# d
. z3 @; ^& M" a1 R8 k2 V1 l" V, E+ q, T; T
学院所在地之喇荣沟是一片风水宝地,一百年前,就曾有一位大成就者于此建立过佛学院,并有许多人成就虹光身。
6 x5 U$ L. n& J, @5 M" w 学院的右边是著名的宁玛巴护法当金神山,左边为啊拉神山,前面为树天女神山,学院便座落于树天女神居住的喇荣沟内。整个地势,中央为一朵莲花开敷之形,外围有八瑞物之标志形成,自在怀业增上。校院中心地带为全体僧众的大经堂,可容纳万人,附近有一些商店与饭馆等建筑物皆是为方便僧众、学院自己开办的。以草坪为界沿沟往西依次是旧汉经堂、国际学经堂、汉族居士林、觉母大经堂、觉母旧经堂、觉母生活区、藏族居士林(觉母为藏语音译,意为尼僧),大经堂往东去是藏族喇嘛经堂,喇嘛生活区。僧房一般建在北面朝阳的山坡上,入夜一片灯火,犹如山城,整个规模比藏区一般的县城大许多。
9 T' L9 m- M. H( _ 上课时,小型只有几十人的课可能在各个活佛堪布自己的院内举行,各个班的课在经堂内的各种房间内上,再大一些就分为藏族尼众、藏族喇嘛、汉族四众弟子在各自的大经堂内。法-王的课一般在上午十时于全体僧众大经堂内准时举行,几乎所有的出家在家众都参加。平时在大经堂内,经常可看见上因明班的喇嘛在击掌辩论,较大型或重要的辩论一些大堪布要亲临现场示范指导,场面很热烈,甚至听不懂藏语的汉族人有时也要围观一阵。 9 h' k6 c% \0 K
上师规定晚上不举行任何课,也禁止串门,大家都在各自的房内自修。 & B, \' A8 I' B* n' D1 A7 b: I
平时,除了学院的几所商店经销必需的日用物品外,过一二个月还要举行一次较大型的僧众交易会,卖的都是各自多余的私人物品,比如有喇嘛衣服、锅碗瓢盆等,因为大家生活环境相似,故有许多有用的东西都能在此满意购得。 ; C2 S. F$ I2 K
在学院里最畅销的是彩色照片,全是一些有名的大活佛、大堪布以及上师、佛菩萨的像片,由几家汉地来的人天天经销,这也是唯一由私人固定经销的生意。几乎每个贾喇嘛屋里都珍藏着这么一册相片集。平日私下里贾喇嘛与居士们特别有兴趣的就是交换彼此珍藏的宝贝,包括有各种各样的舍利子、加持丸、高僧大德的遗物、上师的头发衣服碎片等等;在藏地,几乎每个藏族同胞胸前随身都挂有的“嘎乌”盒内,便装有这样一些宝贝。交换或赠送时关于这些宝贝似乎也有说不完的话题,比如谁珍藏的舍利子长大了、生出子来哪,上师的头发你若没有信心便要自动飞上天哪,某某居士怀疑这碎片是不是上师的衣服,结果碎片发出火光电了他一下啊,等等。
( D" r: h5 r$ y) E) F 平时总有一些藏人围着经堂右绕,或者围着整个学院从山坡上绕一圈,在节假日或开法会时人会更多。九六年刚建好的雄伟的大幻化网坛城,坐落于北面山坡顶上,更是从早到晚人流不断,人们边绕边摇着经筒或念着心咒,或者三步一个大头地礼拜。
( }/ M6 y3 L3 T 一次,我看见大概是一家人的几个藏民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三步一拜地绕学院一圈,不管地有多脏多么不平坦甚至还有一些短树枝,“扑通”一下就全身伏在地上,没有一丝造作,眼神、面部与整个身势,给人的感觉是很虔诚,以及由虔诚而熏陶出的温顺与贤良。藏族人磕大头很认真,身心很投入,仿佛佛菩萨就在眼前。
- ]5 J6 q& A9 L8 ~在这里大家都很重视取舍因果,以佛教的观点,万物皆因缘生,因果不会错乱、不会颠倒、不会虚耗。以种子为例,西瓜的种子不会长出扁豆,有西瓜的种子加上一定的条件,所谓因缘成熟就一定会长出西瓜,这是大家都明白的。 / A$ t* E- B# ^4 @& i$ h5 z: l
实际上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变化规律,比如有什么样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天气条件具备时,便会产生什么样的气候,这也是对因果的一种探讨。科学是在寻求“为什么”之中前进的,所谓“为什么”便是寻求事物的因。可是使我感到惊奇的是社会上竟有一些人,对佛教所说的因果观点产生怀疑,大概是由于佛教所说的因果至为深奥,因为要彻底究竟通达事物的因果关糸而无一丝错乱,唯有佛陀,连已经证悟实相的圣人也不能究竟,因为只有通彻了知一切事物的本质与一切的现象界,才能完全通达一切事物彼此联糸、互为缘起错综复杂的因果,科学连物质界的因果关糸尚未完全明白,况说心灵与心灵、心灵与物质的关糸。 6 n" X5 R( A5 t3 {% T
科学中许多发明比如电、计算机等奥秘,对于没有经过专门学习研究的人,也是不明所以然,何况佛陀所说甚为深奥的因果关糸,且一般人对此又没有作深入研究。因果关糸虽然很细微但总的原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间上是贯通前世、今世与后世的,这从理性与感情良知来说都是极为合理的,并且在佛教里,有大量的诸圣者完整糸统的理证比量推理成立,有诸多高僧大德、成就者们现量观见六道三世轮回为依据。
, ]9 G& W; }( R 社会上一般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际上是因为不能正确明白因果关糸,颠倒行事,人人皆想求乐但却造作恶因,最后适得其反,如佛陀所说此等之辈是为可悲愍之处。又有人可能认为作恶有时还得善果,不一定得恶报,这是因为基于狭窄的时空背景,由于极肤浅的认识而对因与果作出的错误颠倒联糸。甚至更为邪知邪见的是承认无有因果,可能稍有智慧的人皆不会同意此观点,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却不知不觉地存在着,比如人们常说,真幸运我中彩了,哟、真倒霉!怎么就我出车祸了等等,诸如此类,好象事物是无缘无故中发生的、是很偶然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是由于因与果之间的联糸甚为隐秘,人们不能了知罢了。 2 r% R& T0 Y5 A# M; j2 d/ f" [ p, p
又如为什么人生下来就那么不一样,美丑、男女、性格、品行、智慧……,等等各方面是这样的千差万别,即使同一父母所生也是这样,人们常说后天环境、学习对人一生影响很大,那么到底在娘胎里又是什么环境、学习使人人那么不一样?这是人们无法圆满回答的,只有佛教的三世因果论能作彻底的解释。作善结善果,作恶有恶报,如果这样的因果关糸不正确,人们又能建立什么样的因果关糸且有充分理由使之合理成立呢?大家可去看看佛法经论辩论辩论嘛,不要空喊什么麻醉、迷信等无用的口号。 & i# f$ g4 g& n( Z1 R
总之学佛的人最重视的一点就是因果,比如社会上的一般人对私人的东西不敢随便拿,但对公家的财物则很随便,因为没有人管,这叫“不拿白不拿”。但在寺庙、在我们佛学院里,懂道理明白佛理的人,是绝对不敢做有损僧众公共财产的事,即使亏了自己也不叫僧众受损。因为盗窃僧众是针对许多人,并且所盗境是依佛陀教法行善的人,故罪行特别严重,依我们的口头禅叫“背的因果可大了”。大家明白了这层道理,便积极造作善业、培养福报,忏悔消灭恶业,比如绕经、转塔、礼拜、布施、供养、救护生命等等。
' r( h. ` E, _# { P6 ] 除了因果取舍外,还有许多方面与社会上的作法不一样,我们这里是佛学院,虽然是学院,表面上看来也有上课、看书研究,有些方面好象与社会上一样,但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试作一番初浅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供大家商榷讨论:
. z* t7 S2 _% e( Q+ U 第一,在佛学院重视的是人品,着重的是善恶因果取舍,而世间大学着重的是学问知识。如文殊菩萨化现的萨迦班智达(公元1182——1252年),在其名著《格言宝藏论》中所云:
8 P" b: D) Y' K" J# ]1 F' z; ?, s: K& h& I, \: G1 @/ U. R, G: K
无论有或无学问,能知取舍为智者, , O$ e/ e5 }# `: N& y& i o' {
犹如铁屑混灰尘,磁石方能吸出彼。 . i! D" [7 o3 w4 P- H
, O, r' \- ?7 K' O 对宇宙间最根本的善恶因果秩序不明白不遵循,这样的人能叫智者吗?特别在现代,不管是哪方面的专题,只要有人去发掘出了许多知识,作了一些常人难以发现的复杂联糸,不管这一大堆知识是多么的无聊,于人民于社会是多么的无意义,都可称作为学问。世间一切现象界无有穷尽,森罗万象,实际上任一现象抽出分析都可积累一大堆知识,但从深远广阔的目光看,这些知识有多大意义?究竟上有多少真理的成份可言?现代人便迷惑于此了。 : f8 f9 d& m: i/ c) a. c9 k
第二,世间大学以人们自我所见所闻为现量,仪器观测、科学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为准绳,判断一切事物。但实际上,如科学家自己所承认的那样,与整个宇宙相比,所观察觉知的这一切,其范围极为有限,所得到的结论为相对真理,且限于某一领域。但为何以如此有限之感官、知识,而凌驾于一切之上,并评判一切?人类自我傲慢亦可大也,井底之蛙尚不足为喻! 8 \; g4 K0 u/ c. L7 l; i2 h
在佛学院是以诸圣者、佛陀周遍法界,并已穷极一切事物底蕴的智慧,以亲证而现量所得为准绳。并且对于佛陀的教理,凡夫人不但可以通过严密的因明推理,比量建立而了知,而且又能通过进一步的修道现量而证实。 ! _& `' t; w( N4 w: R
第三,在佛学院作为上师的活佛、堪布,有许多为佛菩萨之化现,有洞察一切的智慧,非世间大学作为凡夫的老师可比,其所学的为诸佛陀、圣人启示的甚深的法,皆为金刚真实不坏之语,非世间可随时修改变动的学问可比,作为徒众的学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究竟证悟整个法界的实相,并从轮回之苦海中解脱自己与所有众生,非世间学校学习的目的基本上是仅为了短暂此生暂时的名利地位,不管是为他还是为己。
2 L1 [$ V: Z9 y 基于以上,故佛学院的师生之间具有一种神圣之关糸,永恒纯洁而非世间教育体糸中所提倡的“师道尊严”之所能比。 8 Z+ j' M9 t. N! L0 |, s3 V
第四,自私自利仅为自己着想,是一切轮回痛苦之根源,而慈悲喜舍之广大菩提心才是超越并解脱深深之自为束缚,达到永恒、自在大乐之涅 彼岸之唯一桥梁。基于如是认识,学院有何公益事业,大家皆尽力而为,虽无人强迫命令,也无任何报酬,但任何事完成的既迅速又圆满,不管是授课的活佛、堪布还是食堂干苦活的居士僧人,皆是自愿,并且除了每个僧人皆有的八十元生活费外,学院不会为此另定什么报酬。而在世间大学社会里,绝不会如此,如在佛学院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一位在家人说,现在整个世界上,既没有一分钱,大家又都能高高兴兴地干活这种事,大概只能在寺院里能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