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77) 鸡蛋( 0)
|
沈从文的爱情悲剧:用尽一生去爱的女人,却从不理解他!
, |# n5 s: N' C, ~8 @ ——爱情使男人变成了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不过,有幸碰到让你甘心做奴隶的女人,你也就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
& q) }2 S) U/ M+ C0 ~6 E! P: y; o. L; [, g
出身卑贱攀高枝,终不相同陌路人。
' W5 Q) b# O# A3 S+ f
$ A: w$ W; }! v* P: j6 ~* L# D/ ], X 沈从文的不幸,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然而这才是大多数爱情的真实面貌。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0 D8 T3 `5 e& H' q# g5 ~% R
" i U/ L+ h& s" v
提及沈从文与张兆和,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段缱绻缠绵的爱情佳话。
; a- E8 [6 W0 Z' ^6 i( }! L8 V# w l7 L) n8 s( Y* |# g
这段民国师生恋的男女主角,一个是来自湘西蛮荒之地的浪漫青年,一个是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世家女子,本来不搭边的两个人,却因为男子的浪漫与执着,用一沓情书收服了美人心。+ N& W+ a' F7 N4 Z4 S' ~6 @
+ G: |4 I2 k, V" q# j: i# E沈从文写情书的功力,世人皆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字里行间弥漫的才气与深情,没有几个女子能抵御住。
$ M4 J8 I5 @4 `2 O0 P5 E% H. [
- X6 j2 g; b# N; q于是,张兆和,他挚爱了一生的“三三”,就在他四年的情书轰炸下成了他的妻。这段师生恋,也被后人口耳相传,两人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神仙眷侣。
4 ?1 f4 f0 w- \/ }9 U! C7 A9 x7 a. M# }: I5 O
沈从文与张兆和 h! j0 E* ~1 t: F0 A
' b" H. _, _5 e
然而,文艺青年和鸡汤文作者只会告诉你故事的前半部分,就像童话故事往往以“公主和王子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作为结尾。
8 i. r6 C$ a ?$ f& `
1 `/ @2 u, X9 b+ d6 `3 |! W是啊,这人世间的“爱之切”与“求不得”已经太多,每个人都希望在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里得到些许的慰藉。没有人愿意去探究故事的结尾,没有人愿意知晓残忍的真相。$ ~, {' T, S I4 j
$ l" _7 i5 B T. [对于沈从文和张兆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彼此相爱一生,却一生都没有互相理解对方。柴米油盐的琐碎使他们矛盾重重,沈从文甚至在1949年多重压力下尝试过自杀。
8 [& U0 m" Y1 S5 {6 b- s5 T$ \" m( M4 C. M. a% v& y2 b! r" I
这才是生活更真实的面貌。我们这一生,遇到真爱是不易的,但是理解比爱更重要。如果爱上一个不能够理解自己的人,那么一生都只有“悲凉”二字。
7 d4 C8 k" C4 V+ Y" a
2 W1 T0 w! n& W2 p! e沈从文的悲剧,其实早有预兆。
1 C0 F) P' U# {1 U0 y1 C: u
9 k4 M3 \' Q% w$ g1 X! {' r' @1927年,25岁的沈从文,经徐志摩推荐,来到中国公学教书。' w, f3 i% Z6 Q
& f# S4 r! N) F$ s/ G5 [
与徐志摩、胡适之这些曾经留学欧美的学者不同,沈从文不过是一个湖南乡下的贫苦青年,小学都没有毕业,完全是凭借着自己在文学上的天赋才得以站上大学的讲台。8 ?# J) S: S2 q8 c" [' w" j
6 _( V8 ]$ @ _$ H6 C
中国公学,第一次站上讲台,他就遇见了自己命中躲不过的劫。日后被他爱了一生的张兆和,此刻就坐在台下。$ T2 `! r& D" t L+ B, b7 F
S; u J/ }* A; B张兆和当时18岁,生得极美,有很多倾慕者,是当时中国公学当之无愧的校花,被同学称为“黑牡丹”。4 E" \# C. ?; x' n" x/ K4 U2 x
& x" u; ^/ H3 O; ]- @. U) k
沈从文对自己的这位女学生一见倾心,本来就紧张的他,讲起课来更加磕磕巴巴了。这个衣着简朴的青年,操着一口湘西土话,竭力想给自己的学生留下好印象,谁知道越着急越出错,连声音都是颤抖的。$ U4 v, J, a3 O' n
3 C4 ~! Q6 ]3 j- q在一群生活优渥的天之骄子眼中,这位沈老师土里土气,看上去颇有几分可笑。! c9 O: r) v/ J( l7 {6 C: u% f
: [. f1 t/ g- ]/ a3 G! o张兆和也不例外,暗地里和姐姐允和嘲笑了沈从文的土气。她哪里想得到,沈从文已经对她一见钟情,正在想着如何能得到她的芳心。$ n; l, q; N8 Q0 E5 P
& y4 _! N6 U2 G6 k: @9 [6 S不久后,沈从文开始追求张兆和。
* u: d+ t+ o$ \$ X, O2 n' s3 `0 o: N9 ~- j) A" c0 u6 Y& i
他的追求方法就是不停地给张兆和写情书,有时候甚至一天能写好几封,炽热的感情全部寄托于笔墨,他渴望能用这些书信打动张兆和的心。4 }3 g1 a; e% i( R( T! N
, g; _) ?4 B& c“爱情使男人变成了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不过,有幸碰到让你甘心做奴隶的女人,你也就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做奴隶算什么,就算是做牛做马,被五马分尸,大卸八块,你也应该是豁出去的!”3 \, K* _# s3 a
/ x. j! O- q h0 U/ U& n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0 h! X, p/ A7 q2 b2 `
! k0 Z+ M8 L2 W+ G农家出身的沈从文,在家世显赫的张兆和面前是卑微的,他知道张兆和看上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仍然不可救药地爱着她。
: P/ R4 w" H4 _' u* ]" l# m S+ x/ w2 o9 W9 _
最初,张兆和确实不喜欢沈从文,他的那些情书都被她丢在角落里,她从不给他回信。甚至,她为了让沈从文死心,跑到校长胡适那里告状。
" ~8 m0 ^* l8 x, M
# P* H5 [: P* J" Z7 Y0 S" A) I. r胡适说:“他顽固地爱你。”张兆和果断回答:“我顽固地不爱他。”
' V, p! o9 o0 u
0 e- C# R5 y- a6 y. |3 Q之后,胡适给沈从文写信:“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件事,那些说爱情是人生唯一的事,乃是妄人之言。我们要经得起成功,更要经得起失败。你千万不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 `3 ]6 E% Z: ]9 ^/ t' o) b: k9 T5 G8 L& f
胡适看得很明白,强扭的瓜不甜,此时的张兆和对沈从文并没有爱情,更不懂沈从文的深情。如果沈从文苦苦追求,那就是“用错情了”。- x3 Q3 k: a {1 h
/ K2 Y, B/ P( F5 D& N3 R旁观者清。然而,陷入情网的人,即使懂得了这些道理,却还是说服不了自己,旁人就算如何劝导也是无用的。
2 B# ^ H l, `1 n" t- ^* b
" `0 `, N1 I8 b R沈从文不甘心。他继续展开情书攻势,你不回信,没关系,我继续写就是了。( k( q, x% i2 X! C5 Y
& H% ~- h' g$ \3 A1 G* }0 ^( a9 m! M即使后来沈从文去了青岛,情书依然源源不断地寄给张兆和。就这样,坚持了四年之久。
6 ~2 }# N* ^6 n6 [$ [3 l: O1 q1 T5 Z; M
男人不会因为感动而爱上一个女人,但是女人却会因为感动而对一个男人产生好感。4 _, l* ]% q) V) Y5 w, S5 D
0 o# p; p, T) ?# W W四年的时光里,张兆和几乎每日都能读到沈从文的信。一个男人,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仍然不改思慕之意,写了四年的情书,这确实让张兆和觉得“可怜又可敬”。: B3 g; l; Q: c
# { |. d' I. F* Y6 f2 h2 `同情、感动,最后使张兆和渐渐接受了沈从文。
8 k2 Q; y- L% s$ ~0 F( F9 ^- y% c# g7 K) M! c
1932年,沈从文难忍相思之苦,前往苏州看望张兆和。在张家,沈从文很得张兆和家人的喜爱,张兆和的防线也开始被攻破。她被沈从文的深情感动了,决定和这个“乡下人”在一起。- k* X, V4 ]" y( u$ l4 m
, }, W8 O4 l r
这个决定,令当时的沈从文欣喜若狂。可是,如果从他一生的轨迹来看,却又是后半生悲剧的根源之一。
" H( {% s1 J( i5 G6 D. ^+ C& s" s3 G. _8 F [
回到青岛不久后,沈从文想趁热打铁,就委托张家二姐允和帮忙,向张家提亲。张父也是个爱才之人,并没有什么门当户对的观念,因此很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1 c7 s1 p4 @( t; M6 ^3 e4 O1 x+ O
两个本来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竟然就这样定下了亲事。; S2 c- g4 W; r1 M; C% {
' o) Y E% ^; {- u) e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正式与张兆和结婚。才子终于娶到了佳人,似乎已经到了花好月圆的大结局。殊不知,这段苦苦追求得来的爱情,在缺乏理解的情况下,要经历半生的悲苦境遇。
* m% R* b6 Y+ n1 K" Q2 u( c# K3 V- Z) ]4 n3 S+ \0 W% t
1935年沈从文、张兆和、张允和三人在苏州合影7 H% L2 [2 ?/ p# z$ C: H
; Y8 N/ n. A6 s) V# q. \! x h
张兆和不理解沈从文。
5 A9 I/ r# q% H: E& i! {, @' w2 M8 U. ?1 v; z- W" G+ x# H
她从一开始,就从未真正了解沈从文,甚至后来她感动之后爱上的,与其说是沈从文这个人,倒不如说是沈从文那些情意绵绵的书信。她只是爱上了爱情。( d+ e8 ]% I( O0 h% y* U6 D
7 m# [' q6 X& D$ G2 c! D% Y所以,在他们婚后,面临柴米油盐的琐碎之后,种种矛盾不可避免。
& z! s5 w1 D5 [ u4 v" T7 {, p3 o! d0 C, c9 l
沈从文天性浪漫,又极有骨气。两人结婚之时,虽然安徽张家非常有钱,但是沈从文一分钱嫁妆都没有要。; F+ X0 M! h) Y/ ^9 f' o
1 l! r" |3 V- i9 H. M; E8 `
而骨气却是不能当饭吃的。沈从文实在太穷了,无法给张兆和体面的生活。0 l1 j" J5 E+ l: Y" S6 m: }) B
* h4 C6 H# ?; z最令张兆和不满的,是沈从文“打肿脸充胖子,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因为沈从文虽然生活拮据,却依然有些文人的雅趣,喜欢收藏一些文玩古董,而在张兆和眼中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消费,她说,“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7 o& C5 z) k5 m% Y4 \
5 Z& p0 [: \0 S. o* |7 [
生活上的矛盾还可以不断磨合,但是张兆和在文学上对沈从文的不理解则太令他颓丧了。3 m7 h. g$ Q$ `3 ~ l
4 b X! l8 y0 K o
她并不喜欢沈从文写的文章,即使在别人眼中那些文章美到了极致,即使那些文章中的美人都是以她为原型。, X; ^: N( W F8 `- u
& Q, h/ P2 O' Y: N. V! u" g/ V9 L& m1 n沈从文也曾经慨叹,张兆和并不是爱他为人,而是爱他写信。她不懂沈从文,也从未尝试着真正去触碰认知沈从文的内心。, f/ [" {& a7 G8 @$ D) K& t7 j$ w
& {4 }$ W% \: C/ i2 O' U8 J
即便生活并不如意,沈从文却还是始终爱着自己的“三三”,却不想,关键时刻自己的爱人往自己的心上捅了一刀。
5 k1 M4 E: c, G# A
0 G: N# _9 X6 l5 n* W, g9 m- l/ @解放战争后期,各大高校内左翼思潮风起云涌,沈从文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5 P) r' E! y% X2 J: }# i
- B0 L7 Q$ O5 v K# A. q6 @/ p他被批判为“奴才主义者”,饱受羞辱。他很惶恐,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一向温和的学生故友仿佛都换了个面孔,变成了批斗他的革命者。' k' I S0 n% [. v) F) r6 e, c
8 @! R9 t7 y1 m( {, E6 @$ _
在极度的困惑与恐惧之中,沈从文患上了忧郁症。然而,张兆和却选择了和沈从文分居,并未安慰和鼓励沈从文。在沈从文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寒了他的心。
2 f1 j! m) f0 G: S5 `' n1 \0 ?4 |" g" \
绝望之中的沈从文选择了自杀,幸亏被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8 B: q! s: \8 V- t
& {+ E; M3 e6 h/ J) m% u" w+ [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之中,沈从文受尽了折磨,而张兆和却指责他不肯虚心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
' C8 J' W2 ?/ p; B2 N7 f
" b+ q" O) s, a) q8 `* A- |最爱的人却不理解自己,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了。沈从文的心境,想必就如同冬天饮雪水。& J8 m2 c& c0 z6 a) i8 ]
/ \( G' @1 q# p5 P0 q5 {
1969年,沈从文即将被下放,临行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哭着对二姐允和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60多岁的人,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i* |4 b( \) a3 F4 e3 H3 A( P
2 N9 e( G5 y3 Q! c4 R那是他爱了一生的人啊。纵使半生悲凉,温柔的背后全是心酸,他却还是执着地爱着。- M# `$ c) [- i
l1 c/ j2 ~) A/ J1 D2 |1988年,沈从文病逝,离开了他最爱的三三。
5 a+ x" X* Q5 u; _/ B! M
; H+ t/ E* V" `在他去世七年之后,张兆和整理他的遗稿,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i$ m$ k( h! T
. g% e4 x6 ]3 r( O* b- M6 B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那个被她戏称为“青蛙13号”的人,那个爱了她一生的人,已经永远离开了。2 ]' z/ d( G5 \4 H" t3 D' P
. z' E; n+ E4 q/ i8 G5 E0 r# D; v# w沈从文的不幸,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这才是大多数爱情的真实面貌啊。那些被辜负的深情,那些不被理解的单相思,都如同利刃,寸寸扎心。
9 P5 M; r. I2 u/ P+ k6 K0 i6 a& c' H/ y5 G3 R2 h+ S6 {" B& _- p
可是有多少人舍不得放手啊,哪怕自己也知道,其实不被理解,用错了情。) A" N+ |/ F Q4 a
# u- q' c8 [$ K5 @& T: }, y* e6 f3 o0 w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ds2kp1ek2BDLBVB#rd
+ ]' ?8 S- _+ {' f0 h% d( z4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