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77) 鸡蛋( 0)
|
字不轻予2 I6 B% ?& ]& [" V9 I( R1 p
——原创 马治权 三三堂主 2023-06-21 09:24 发表于陕西
7 [1 f7 }% g- L }" K; U m8 G* ^% [, V% E$ L
我的老师刘自椟的篆书写得好,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有个朋友托我给他求一幅刘老的字,我就给刘老的夫人说:“有个人很爱刘老的书法,请刘老给写一幅吧。”老太太听后,把脸一板,说:“爱好?爱好的人太多了,复印机也复印不出来!”
4 w1 q& A$ T# c) [8 }1 n7 Z0 u1 P, F. R8 Z. v( S
我当时不太理解老太太,感觉她脾气太倔,说话太不留情面,不就是一幅字嘛!还有一次我去著名书法家宫葆诚家里去串門,听见宫的老伴说:“哎呀,整天是字!怎么就没有个完呀!”我当时也有点不太理解,不就是一幅字嘛?写字多容易,拿笔一划拉,不就出來了?!
4 {8 [, U$ L' S9 c+ Q* @
9 I, g$ X; |$ h# }9 m时隔多年,我也被求字者包围了——每天都要收到一大堆求字者的信,打电话和上门相求的则难以计数,这时我才确确实实感觉到刘老和宫老的老伴的苦衷。那时候还不兴收钱,想必他們也一定被字包围了。他們的夫人才有那样的抱怨。各种各样的关系,四面八方的人情,求字者振振有词,谁都不能得罪。不是不给写,而是必須写。但如此写下去肯定不行,真的是“整天都是字了”。& x' ^6 s8 `9 s1 z2 @2 {
' _, H8 x t, b' n; C3 F$ T, |书法本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忽然欲书“的行为。现在却成了“必須书”的行为。领导交待的必須书,亲戚朋友的必須书,桌子上放上银子的必須书。古人讲“书不轻予”,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神圣的,是作者灵魂的结晶,绝不能轻易送人。而且认为书法创作时一定要情緒饱满,“当其下笔风雨疾,笔所未到气已吞”。因此提出“翰不虚动”的要求。
" R2 L5 N& @2 ^0 D6 I/ l
* G% J8 V- U q! q翰就是翰墨,就是说写字不能拿起笔就写,一定要胸有成竹,要进行一定时日的积累。王铎就主张“一日临帖一日应酬”。养精蓄锐到一定的地步,有了笔兴 ,技痒了,“蠢蠢欲动”,方可动笔。整天写就成了简单劳动了,成了写字工具,成了匠人。我常常笑那些一手收钱一手写字的人,说他們把艺术创作变成了流水线生产,把天才的伟大变成了钱的乞丐。其实这是最毁艺术家的。真正的艺术家就像王铎那样,应酬是节制的。记得刘自椟活着的时候,见人很谦恭地点一点头,说:“你的字我记的。”但记的是记的,态度也很好,就是不兑现。不是他老人家不想写,而是写不过来。就像他老伴说的,爱好的太多,复印机都复印不过来。何况他还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要研究书法,要思索书法,要做许多的“字外功”,不能整天把精力用在书法应酬上。
- F: J. p! ]0 a. m$ V/ e) Z1 ~3 d1 ~' x. n: A O2 K4 B5 {
林散之也有《债台》诗:“何处能寻避债台,江南江北费安排。无端学得龙蛇字,惹出人间毁誉来。”二十世纪四大草书家之一的卫俊秀先生到晚年也是如此。我认识他时九十岁了。我说卫老您给我写幅字吧。卫老说好的。可一直到他九十六岁去世时仍然没有写出来。不是卫老不给写,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字的人实在太多,老人家年龄又那样大。见人就答应,可手底下出不来货啊!“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伤人。”吴承恩《西游记》里的这句话,真实地描绘了名人的苦衷。“书画家没有名气,没人搭理;有了名气,烦不死你!”8 b& }+ V" L' z$ z& A5 g# i4 _
6 j3 ]$ e0 @* R3 p所以求字要有慧眼,要趁早。有经验的人都说,再过几年就求不来了。这确是经验之谈。名气大了,就写不过来了,就会拣重要的写,谁给钱就给谁写。许多名人都有润格。“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即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这是郑板桥的。贾平凹也说:“米涨面涨字也要涨。”为什么要涨,而且要现银,就是写不过来嘛!有些人的润格甚至相当直白,不给人留一点情面。比如齐白石。他说:“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为什么不论交情?他老人家住在北京,有老婆、儿女、佣人,面子不抵日子过,光讲交情,全家人喝西北风去?因此他的润格就毫无人情味,一点不妥协。, F; o% D3 F8 Z3 p- \
1 s6 v, i/ z) d, H! r
当然也有好说话的人,如书画家葛介屏。他的字好,人也好说话,于是求字者便络绎不绝,“你去他家一百次,一百次他都没有写完”。他曾开玩笑说,我要改斋号,改成“八贴斋”:贴笔、贴墨、贴砚、贴纸、贴图章、贴印泥、贴功夫、贴精力,有时还贴邮票。) R# r2 R( [3 [* C
& U$ M; F( H% J5 n% ?" \
葛介屏先生自然是可敬的,用时下的话说,属人民的艺术家。但书法这玩意,是精神产品。临帖几十年,写成要一辈子。真正埋头苦干、为艺术献身的书画家,都会爱惜自己的羽毛,对其流传在社会上的每幅作品,都会认真思索,精心书写,即所谓的“翰不虚动”。
. j( i- x" H' {) O1 u ]/ _
$ e9 z4 K( Y$ B在这一点上,对于书画家来说,真是两难之选:送人随意之作,雷同之作,担心毁了自己的声誉;送人精心制作,满意之作,又像将自己辛勤养育的孩子割爱给人,又如何舍得?!所以,书画家有个润格、适当地收费也在情理之中。, Z$ L3 ~$ m" G" p0 e) W' t! o
j( Y. U& _1 ?$ p' B6 _0 a$ I然而,对有些艺术家来说,似乎过了!他们在金钱面前,一味地低头折腰,被金钱牵着鼻子,随意挥洒,任笔成形,制造着成堆成堆的垃圾。我去过一个国家级名气的画家工作室,见他像摩崖一样广阔的墙壁上,悬有几十幅同时开笔的画作。画鼻子时一口气画几十个鼻子,画嘴巴时一口气画几十个嘴巴,以此类推,流水线作业。这样的“艺术工厂”事实可以赚许多钱(他的画一幅几百万上千万),但他也是一位精神上死掉了的艺术家。
/ w# j8 V9 F8 F2 B! e1 Q M0 F! j1 x0 z7 O
艺术自古以来,喜爱第一,功利第二。真正的作品,都是作者用生命创作出来的。没有殉道精神,是搞不成艺术的。因此我要说,如果你是一个好的艺术家,视艺术如生命,那么,在你有了名气的时候,你要警惕,要遏制功利思想。我看到很多的艺术家最终被金钱毁掉,无不感到痛惋。对于他们,早年还是勤奋的,对金钱也是警惕的,但成名之后便一塌糊涂了,成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悲催者!
! J6 Z2 G5 `; G- ]" T; S 2017年1月25日
: j4 b4 T* G' G8 P1 f6 y5 h U: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