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7|回复: 0

详解过敏性鼻炎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0-2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m& F/ t  ?' M5 ^  [) ]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取决于病人的过敏体质和环境中过敏原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过敏体质与遗传相关,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改变过敏体质为不过敏体质,从这一点来说,过敏性鼻炎是难于根治的。但通过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由于过敏原种类多,又较隐蔽,不易全部发现,故难于完全避免),正确、规则的用药和必要的脱敏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及无发病,从这一点来说过敏性鼻炎是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病人和医师的合作,特别是要坚持较长的用药期限,并根据医师的指导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品种。1 x  I3 b% {- w- Q. S- J5 f5 P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不论采用何种药物,包括西药或中药,目前都不可能达到根治过敏性鼻炎;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定应该是客观的,应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两方面的结果为依据。病人症状一时的缓解不等于治愈,更不能说是根治。. d# G. ]5 N8 c# p* _2 `5 t
       近年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加剧,本来不是过敏性体质的人也演变成过敏性体质。而车辆的增加,柴油废气中的芳香汀颗粒又加速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另外还有家庭装修造成的甲醛等。它们虽然不是过敏原却成为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强刺激。
1 Y; b8 T) D' y# m( H. X2、什么是过敏性鼻炎及其类型。* @0 `& |1 i- i( x1 E6 ?# i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发生于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喷嚏连续性发作,大量清水样鼻涕和程度不等的鼻塞。
  ?+ A/ w" F3 U* m5 ?; M       所谓变态反应,意思是说“改变了的反应性”,为一类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即由于反应过于强烈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 w5 \/ O1 u9 m7 A       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t) V5 e1 X, r- k( [$ m
⑴特异性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其分子量大;具有一定化学活性基团(苯环氨基酸);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产生反应。
& m5 C& h0 M/ n4 Q& O2 f* T⑵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其特异性抗体形成能力及介质细胞释放活性介质的能力极强;分泌性IgA(SIgA)水平低或其功能低下;肠壁通透性增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遗传因素等。* [8 x& y/ J4 U$ n& I$ x5 Z
⑶特异性抗原与特应性个体相遇。3 b2 H# d0 }- i% |
变态反应性鼻炎等称变应性鼻炎,分两大类: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即“花粉症”。$ H4 [6 p( @, e2 q
       ①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是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其过敏因素包括尘螨、霉菌、冷空气、雾、动物的头屑、烟、香水、食物及其他化学物质等,多与室内的环& c9 H" w( U- ]; q
境有关。一年到头都有这种毛病,往往在早晨起床时发作,这可能与接触灰尘,接触枕棉絮、螨虫或温度改变有关。这种鼻炎很少出现眼痒、流泪、眼结膜充血等眼过敏表现。要诊断此型鼻炎,病程至少要在半年以上,或者发病月数超过6个月,有明显的个人或家庭过敏史,发作期有典型症状和体征。
  ?( e- h/ M7 r+ F        ②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如果每年只有季节性发作,通常的原因是由于花粉、柳絮等。此时的鼻炎叫做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叫做“花粉症”或者“花粉热”,多与季节性室外的环境有关。此症发作常与花粉有关,等到花开季节来临即出现症状,花开季节一过去,发作也就暂时停止。花粉症的发病在婴儿中少见,多数要在5岁以上发病,以10~14岁为好发年龄,每年发病季节一致,且与致敏花粉播粉期符合,呈季节性发病,发作期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鼻、眼、支气管过敏体征明显,多数患者有家族和个人过敏性疾病病史,病程至少在2年以上。
+ n# [7 h  D! r0 K# T1 x3、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有哪些?6 ?. c* B4 Q7 M
        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各种因素如花粉、柳絮、尘螨、霉菌等称为过敏原,过敏原可以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种,它们通过刺激身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从而引起相应的过敏症状。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其次是食物。常见、主要吸入变应原有:
9 ^+ @# o; _' m) w$ ]       ⑴屋尘:系存在于室内、尤其居室内的陈旧尘土,实为多种变应原的混合物,除含有织物纤维及垫料外,还含有几乎下述各种吸入变应原。室内堆放长久的书籍报刊等亦有大量吸入变应原附着和躲藏。9 q4 c; h2 s0 `/ t2 k  l6 g% r0 x
       ⑵螨:其种类庞杂,尘螨是一种八只脚的节肢动物,肉眼看不见,需要用低倍的显微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成为人类致敏原的主要是屋尘螨、粉尘螨和宇尘螨。其致敏性极强,活螨、死螨、螨的皮屑和排泄物都是具抗原性。屋尘螨广泛存在于屋尘中,尤其是床垫料、枕垫料、地毯和窗帘中,与人接触密切,喜温暖潮湿。10~32℃,相对湿度80%左右为其最佳生长繁殖环境。各种螨其抗原性相似。尘螨以动物的皮屑为生命来源,包括人、家中小动物、蟑螂、老鼠、棉制品或衣服等所代谢脱落的毛、发、皮屑,所以床垫、地毯、长毛衣服、绒毛玩具等地方容易捞到它们,但它们不喜欢塑胶物质环境。而尘螨的繁殖能力非常的惊人,母螨一次可以下20~50颗蛋、每三个星期就有新一代的小螨出生,所以,一旦有尘螨,想要彻底清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干燥,将湿度控制在50%以下,并将家里整理得一尘不染,才有根除的可能。尘螨引起过敏的物质,主要是它的代谢物——“粪”,含有丰富消化酵素的蛋白质,经人体吸入后被分解为较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是过敏原。7 r3 o0 N& z, X  c% s
       ⑶昆虫:蟑螂、蚊、蝇、蜂、蛾、蝶等的鳞、毛、蜕皮、脱屑、残骸、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均可致敏。对人类来说,蟑螂会引发过敏的物质,就是它们所生产出来的代谢物,而且它们的唾液与身体的分解物也是过敏原。经过人体吸入后被分解成较小的蛋白质,造成过敏的症状。还需注意的是,蟑螂走过的地方如食物、餐盘等物品,若使用时没有先清洗干净,吃了用了都会引起过敏反应。
5 K. i0 i2 w% {  m. v       ⑷羽毛:主要是家禽及观赏鸟类的羽毛,与屋尘螨关系密切。因后者可潜藏在其中生长繁殖。; e2 V% J/ A" ?7 B+ n. I
       ⑸上皮:猫、狗、兔等及家畜的上皮脱屑,唾液、尿等排泄物均具抗原性,且脱屑比毛的抗原性更强。近年来饲养宠物者日渐增多,由动物皮毛致敏者屡见不鲜,尤以儿童居多。" B7 ~3 l9 f( E- k. H
       ⑹花粉:为引起花粉症的致敏原。有较明显的区域性及季节性。多为风媒花,其粉粒多而细小,重量轻,极易随风飘散,据测在洋面及高空均能收集到花粉颗粒。常见的有蒿属、豚草、苋科、藜科等以及槭树、云杉、构树、柏树、杨、柳、梧桐及向日葵等,而以豚草和蒿致敏性最强。花粉是树、草、花木类植物的极小的圆形雄性细胞。花粉颗粒的平均大小比人的一根头发的直径还要小。鲜艳、芳香的花草,如玫瑰很少引起过敏症状,因为其花粉较重,直径大,很难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在户外时,花粉可以接触在你的皮肤和衣物上长达几个小时而不脱落,因此户外活动后,洗澡很重要。树木的花粉多少在上个秋天里就已经决定,比如法国梧桐的毛絮。秋天里最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的植物是豚草。花粉在天空中可以飞400英里长和2英里高。气象条件对花粉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植物的传粉周期年复一年,永不停息。最早传粉的是树木,其次是花草。在大部分地区,花粉可以随第一场浓雾而突然消失。  c2 I- y" K/ k" i( }
       ⑺真菌: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不但通过吸入途径,还可通过食入、接触、注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常见致敏真菌有间链孢霉、单孢枝霉(亦称着色芽生菌)、锈霉、黑粉霉、蠕孢霉、曲霉、青霉、根霉、镰刀霉、念珠菌、酵母及蘑菇孢子等。它们靠孢子及菌丝碎片传播,体积小而轻,且易随风吹起而四处飘散。
( L9 F6 G1 M# Y       ⑻化学物质:如洗涤剂中的各种酶类,塑料工业中使用的甲苯二异氰酸脂(TDI),各种燃料燃烧后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等。食物中常见致敏原如面料、奶、蛋、鱼、虾、花生、大豆及某些水果、蔬菜等。接触物有化妆品、假首饰、油漆等致敏原。
. l8 N/ e" D' A7 E       ⑼职业变应原:药物工作者可能对番泻叶、石松或肥皂草根过敏,蓖麻子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实验室接触昆虫的人员可能对蚱蜢、科罗多甲虫和蟑螂发生特异性反应。" i  h; u* s/ y$ q1 ]
       ⑽空气污染:在空气中,存在许多固体、液态或气体的物质,如细菌、灰尘、水蒸气粒子,烟雾等等,当这些物质的量增多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伤害动、植物的生命,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生活品质,这种现象就称为空气污染。可分为室内与室外两方面,室内的重要性高于室外,因为在室内的时间多出室外。因此,主要是以防范室内空气污染为主。4 o& U5 j* `9 j/ B# o8 l
       ①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 I6 N. w# e$ L' P0 @·烟:香烟与二手烟在室内的空气污染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是与鼻子过敏最有关系的物质。吸入的香烟颗粒会直接伤害吸烟者的肺部组织。对于过敏疾病而言,抽烟者本身可能不会有直接的关系,但对于学龄前的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吸二手烟引发过敏疾病的重要性远高于尘螨。
6 |& }8 B  }/ L5 n$ M- a( _: X+ M·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以天然气燃烧或木炭作为家中主要伙食能源的家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是最直接的空气污染物。这些物质吸入会直接造成肺部组织的破坏。但当室内有这些空气污染物加上高湿度时。过敏原浓度只要增加一点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 |1 t6 w8 I& l·挥发性清洁剂、有机物质与喷雾式物质:这些物质如酒精、丙酮、树脂、福尔马林等。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到的用品有颜料、家具、衣物、清洁用品、消毒剂与建筑材料等等。在过敏疾病的因素中,这些产物的作用干扰了过敏组织,而使过敏疾病更加严重。
+ ]  D) _5 y4 v. h; Z* Y        ②室外空气污染:
2 O2 M5 x/ S8 }+ h; a2 \% w·汽车排放废气:近年来汽车的泛滥已经到了停车位难求的程度。据统计40年来交通工具增长了10倍所生产废气物的量惊人。这些废气能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
- R6 S: `7 {5 k, |7 i/ {+ ~·臭氧:在大气中,臭氧层可以防止伤害性极大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对人类与其他生物有保护作用。然而接近地球表面的臭氧,则是有害的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来源是人为的污染排放出来后,如汽车排放、煮东西时燃烧的产物等,经过日光照射后产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暴露在臭气中会引导起呼吸道等疾病。& x. J7 ]/ L, Q% _7 B
    4、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 k/ _0 `4 y/ Q) |6 s
        过敏性鼻炎,不论是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还是花粉症,其主要症状都是鼻痒、喷嚏、流清鼻涕和鼻堵塞。
# X2 c% r) Y6 l, `$ S9 [        ⑴鼻痒:鼻粘膜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均为三叉神经的分支。当外界刺激(如介质)到达鼻腔后,通过三叉神经将刺激冲动传至脑桥和延髓,通过从延髓分出的神经纤维到达鼻粘膜。导致鼻粘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产生清水样的鼻涕和一种特殊的感觉,称为细流样或清流滴注样感觉,这种感觉即为鼻痒。鼻痒的程度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反应性和疾病的种类,并与外界刺激的强弱有关。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粘膜反应性的增强,对健康鼻粘膜不引起鼻痒的刺激,也可使之产生明显的鼻痒,并诱发接连不断的喷嚏。痒感也与年龄有关,小儿和老年人敏感性较低,所以小儿和老年人患过敏性鼻炎者,鼻痒可能不明显。产生鼻痒的介质主要是组胺。: C0 w  I2 M0 F1 ~; r- b
        ⑵喷嚏:与咳嗽反射相似,喷嚏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目的是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微生物和抗原物质驱除出去。喷嚏的动作是先有深吸气,继之以强呼气,气流自鼻咽部经鼻腔喷出,并伴有面部肌肉的运动和闭眼的动作,同时有一过性鼻粘膜充血、鼻涕增多和流泪。喷嚏不能随意产生,但可人工诱发。喷嚏产生的神经通路,其前一半与鼻痒相同,当产生细流样感觉后,对三叉神经产生刺激,冲动再次到达脑桥和延髓,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吸气动作;然后进入呼气阶段,在呼气之前软腭上举,咽部肌肉收缩,关闭鼻腔,同时膈肌、肋间肌和腹肌收缩,胸腔内压升高,逼使鼻咽部开放,空气自鼻、口冲出产生喷嚏。过敏性鼻炎患者喷嚏多,其原因是鼻粘膜反应性增强和末梢神经敏感性增强。过敏性鼻炎的喷嚏常连续发作,每天发作数次、十数次,每次发作喷嚏连续数个至十数个;有时在不恰当的场合中也不能控制其发作。所以喷嚏是过敏性鼻炎症状中最恼人的。喷嚏产生的主要介质也是组胺。
9 }/ O: ~9 B& m6 H) h5 n$ O$ t        ⑶流清涕:正常情况下鼻粘膜每天可分泌500~1000毫升液体,由于被鼻粘膜上皮的纤毛所处理,故自觉无流涕症状。任何原因所致的鼻分泌物量增多,称为流鼻涕,鼻涕的性质可分为清水样、白色粘稠性或黄色脓性。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况下,混合细菌和灰尘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终进入胃内,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导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可以经前鼻孔流出。由过敏性鼻炎而至的鼻分泌物量增多为清水样,量一般较多,严重者终日流涕不止。鼻粘膜有广泛的植物神经分布。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共同支配鼻腔的腺体分泌和血管的舒缩。当副交感神经活性过高,则腺体分泌过多,而产生流涕的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故当吸入致敏物后数分钟内即产生多量清水样鼻分泌物。收集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分泌物进行检查,可发现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较健康人为低,SIgA为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保护机体免受接触致敏原后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影响。这种保护性的抗体也可保护机体防止致病菌的感染,即使感染了致病菌,治愈也较快。产生鼻分泌物增多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除此外,还有白细胞三烯D4。
7 T2 ?8 Z, X$ U4 ?) r    ⑷鼻堵塞:鼻堵塞可分为持续性鼻堵塞和间歇性、交替性鼻堵塞。较重的鼻堵塞常为持续性,较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堵塞。交替性鼻堵塞是一侧鼻堵塞,一侧鼻通气,两侧可交换堵塞,一般是侧卧时靠下面的一侧鼻堵塞;当翻身后,不堵塞的一侧靠下面,则发生堵塞,原堵塞的一侧变为通气。这种现象与鼻支气管肺反射有关。过敏性鼻炎鼻堵塞是由于鼻粘膜肿胀或水肿,以及多量水样鼻分泌物所致,肿胀或水肿的鼻粘膜以下鼻甲、中鼻甲和中鼻道最明显;长期、严重的粘膜水肿可形成鼻息肉,产生鼻堵塞的介质有多种,除组胺外还有白细胞三烯C4,D4,是为什么抗组胺药仅对鼻痒、喷嚏和流清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原因。, E  Y# J% y  S' h6 _
        ⑸嗅觉减退或消失:这是由于过敏性鼻炎发作期鼻粘膜肿胀或水肿,并有大量分泌物滞留于鼻腔,使空气中有气味的分子不能与嗅区粘膜相接触,从而出现嗅觉减退或消失。此外,过敏性鼻粘膜炎症反应也可损伤位于嗅区粘膜下的嗅觉感受器,从而加重了嗅觉障碍。
& B# Y0 `, q, R! _3 `6 [  Y: S5、过敏性鼻炎的主要体征有哪些?3 I3 n4 m& W3 S( B$ \- d
        过敏性鼻炎的体征主要有以下三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花粉症是相同的;但花粉症患者在发病季节中体征较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更严重,在发病季节之外及无症状时,作检查并无阳性体征发现。
. \$ L1 z. }$ ]* ^! [8 h$ a⑴鼻粘膜肿胀或水肿:当鼻粘膜的血管病变以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为主时表现为苍白水肿,当鼻粘膜血管的病变以微静脉和海绵窦扩张为主时表现为肿胀。鼻粘膜肿胀或水肿是造成鼻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鼻息肉是鼻粘膜严重、长期肿胀和水肿的结果。鼻粘膜下垂,形成鼻息肉。它多位于中鼻道和中鼻甲等处,由于其位置比较深,检查时难以发现。所以必须应用减充血药,使肿胀的鼻粘膜收缩后,才能清楚地看到中鼻道和中鼻甲等处的鼻息肉。鼻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可见于单侧鼻腔或双侧鼻腔。鼻息肉多见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于花粉症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最长不超过6个月,故鼻息肉少见。
0 B2 Z* _& m6 [0 s# n& F/ s        ⑵鼻分泌物增多:鼻分泌物的性质为浆液性(水样)、浆液粘液性或粘液性(较粘稠、色白);黄色、脓性的鼻分泌物很少见,仅见于过敏性鼻炎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时。鼻分泌物常存在于总鼻道(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和鼻底等处,所以检查时很容易发现。小儿患者常因长期鼻分泌物增多,刺激鼻前庭及前鼻孔周围的皮肤,造成鼻前庭炎和外鼻皮肤的炎症,表现为皮肤充血、渗液、结痂和小裂口等。% X2 D+ ]4 _" G4 e! Z8 A: i
⑶鼻堵塞:鼻粘膜肿胀或水肿严重程度与鼻堵塞的严重程度是一致的。当然,并非完全如此,如有的患者鼻粘膜肿胀或水肿严重,但并不自觉有鼻堵塞;有的患者仅见有轻度的鼻粘膜肿胀或水肿,但患者诉说鼻堵塞严重,并为持续性。其原因除了不同患者对鼻堵塞的耐受程度不同外,与鼻粘膜肿胀或水肿的发生部位有关。例如,下鼻甲前方是鼻腔最狭窄的部位,较轻度鼻粘膜肿胀或水肿就可引起鼻堵塞,相同程度的鼻粘膜病变如发生在下鼻甲中、后部则不一定引起鼻通气度的改变。客观评定鼻通气度方法有三:①鼻测压计可通过前鼻测压法和后鼻测压法测定出鼻腔的阻力和流量,并可作动态观察。②鼻声测量,不仅可测出鼻堵塞的部位,还可测出不同范围内鼻腔的容积,较鼻测压法又进了一步,且不要求患者的配合,小儿也可作这一检查。③鼻部CT扫描也可作为判定鼻堵塞的参考。
9 h1 c3 S8 l/ p3 i6、过敏性鼻炎并发症有哪些?* _- `( {1 S* z% \
       ⑴变应性鼻窦炎: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连续,且组织结构相同,鼻内变态反应很容易波及鼻窦,由于窦口粘膜水肿,导致鼻塞引流不通畅,且窦腔内渐生负压,此时患者多有头痛,如伴有感染,可有变应性鼻窦炎产生。& g: o* w8 V3 h, `8 A
       ⑵支气管哮喘:为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并发症,因皆为呼吸道变态反应。; X8 \1 }4 F  G1 P# g
       ⑶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此病的主要途径为:
- i# X# S# E( h6 O·鼻变态反应经咽鼓管波及中耳腔;
* r3 b( T$ r+ Y! F8 a8 n: h; s·变应原经咽喉管进入咽鼓管;
  i( n2 R/ ]8 {) N. V, Q·咽喉受累进而发生水肿,使咽口狭窄、阻塞,造成鼓室负压,中耳渗出性液体产生。
4 r3 Q* _/ s, x. U2 X       ⑷过敏性咽喉炎:患者也可出现咽喉发痒、咳嗽、或有轻度声嘶,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D1 c+ b; d2 t
⑸失眠:长期鼻塞,鼻粘膜过度水肿以致不容易入睡,睡眠不良引起精神不济,注意力不集中。/ q6 Y$ U* m+ z* `3 e$ V1 W# Z) B
       ⑹鼻出血:因鼻痒过度擤鼻造成鼻粘膜的损伤,导致鼻出血。1 t/ u3 D/ {2 Q4 O, q! Y, l
       ⑺嗅觉障碍:鼻粘膜水肿或鼻腔感染伤及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7 h( `' N" C# i3 D$ b$ O) \⑻鼻息肉:反复鼻腔粘膜充血水肿致鼻息肉形成,阻塞鼻腔引起通气障碍,需手术切除方能改善。( W# R3 F& t( n* R7 A" \5 P
7、过敏性鼻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如何?
' @2 p6 M) b6 o" C3 t6 P) j/ H       从解剖结构上看,鼻和耳通过咽鼓管发生联系。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侧壁,鼻甲后端约1~15厘米。故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常引起鼻塞,影响咽鼓管通气和引流而出现耳鸣和听力减退等耳部症状。
6 c; Z6 Q: K) I1 M' y7 }  _2 S, L       机体吸入变应原后,鼻粘膜常呈明显水肿,影响了咽鼓管通气和引流,且鼻粘膜、鼻咽部粘膜及咽鼓管粘膜上皮结构类似。同受变态反应影响,其粘膜均处于水肿或渗出状态,造成咽鼓管的狭窄和阻塞,使其通气功能不良,进而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系列表现如耳闷耳胀、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 s% ?& z  K- M8 R
       在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具有调节机能,可使中耳腔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当中耳腔的空气逐渐被吸收时,咽鼓管在吞咽或打呵欠时瞬间开放,使来自鼻腔的温湿而又清洁的空气趁鼻咽和口咽暂时隔离而进入中耳腔,使鼓室内空气得以补充,同时对中耳还有引流作用,通过咽鼓管粘膜纤毛运动可使分泌物自中耳向鼻咽部排出。当变应性鼻炎引起鼻粘膜水肿时,咽鼓管被阻塞,中耳腔的空气逐渐被粘膜吸收,而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形成负压,可引起中耳粘模血管扩张、瘀血,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鼓室出现漏出液。如果负压仍不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增多、分泌物增加,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所以说,变应性鼻炎容易并发分泌性中耳炎。2 I' [5 `% e/ S/ w
8、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如何?
. Y5 t1 X( t2 n4 O哮喘和鼻炎常同时存在,从而支持“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概念。同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一样,过敏性鼻炎也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并不完全局限于鼻腔,多种伴发病与过敏性鼻炎有关。在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有38%,而在普通人群中只有2%~5%。明显要高很多,因此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联系是很密切的。哮喘和鼻炎常发生于同一患者,很多鼻炎患者同时患有哮喘;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有非特异性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现象6 O1 n0 y& k4 Y* g- e: Q  S( M
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重要、最常见的伴发病。如果对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贻误病情。约80%兼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病例报告显示,过敏性鼻炎在哮喘之前或与哮喘同时发病,这说明哮喘是过敏性鼻炎的延伸,或过敏性鼻炎可向哮喘“推进”。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为20%~40%。大大高于正常人群的2%~5%,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8~20倍。有相当多的哮喘患者在哮喘发作前有过敏性鼻炎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鼻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哮喘的发作。
2 H) Y) }# ~8 U+ p$ w  d9、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的关系如何?4 l$ ?  o  g, t( M4 E' s3 E
        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 J7 Z& J8 a4 N. P- L+ X
不用药治鼻炎,美国技术,绿色仪器:洁必康
# R$ Q" w% V, R& Y0 t, ~. h( ?了解更多请登陆中国鼻炎绿色治疗网www.jiebika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21 21:45 , Processed in 0.15167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