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48) 鸡蛋( 0)
|
我是个音乐盲。
3 M5 G/ W8 o! F8 s+ d* A
B2 I4 a1 K- U! z7 q! g我曾经特试图附庸风雅听点严肃音乐,后来发现那太费时间。音乐这种很独立的语言,想建立感觉是个很系统的事,我这老大不小的了的确是没那个命。可平时呢,总还是不由自主的被各种旋律吸引,还喜欢听个流行小调啥的,抗不住啊。我得承认,和绝大多数人类一样,严格的说,我是一个音乐盲,不严格的说,我是个音乐上的低俗者,只能理解流行音乐。
" F% u: K+ v, L- }5 e1 ]9 J8 s5 s+ M1 C' b8 m
流行音乐这东西,基本上和音乐无关,充其量算是就着点调儿唱着那些歌词。严肃的说,就是这种艺术形式实际上是以语言表达为主,以音乐表达为辅,音乐是为了烘托语言内容的意境的,所以,这种形式的确算不上纯粹的音乐,也所以,象我这样不懂得音乐语言的人才能就着文字语言的表达,捎带着感觉到一点音乐的力量。 " M1 Z0 [3 \- J: m3 U
( Q. g& f( {1 {* R& Z2 z7 k8 D
这东西要说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打三千多年前,那时候识文断字的人写了诗,都是就着古琴唱出来的。那时候没乐队,用不着,因为乐器就是一张四尺古琴7根弦,都是自弹自唱。但是和现在的流行歌曲意思一样,主要都是为了说事儿,而不是为了演奏音乐。所以那些流传千年的琴曲,什么凤求凰、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潇湘水云,其实不是音乐的曲牌,那都是词牌。那时候诗都是要吟的,就是边弹着古琴边把诗唱出来,我猜那年头要光照着诗稿念出来肯定就叫没文化,和现在只念歌词一样让人听着笑话。反过来也不成,从前春秋战国的时候楚国有一叫俞伯牙的人就只弹琴不念词儿大家都不习惯,所以没人听的明白,他还特臭美,非说别人都听不懂,管那个叫曲高和寡。直到碰见打柴的樵夫钟子期爱听他的琴曲,这才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段故事,我想子期欣赏伯牙多半也和他不是文化人压根就不知道琴是给诗伴奏这回事有点关系——不知道伯牙想没想到这一层,没准他就是装傻找个自我安慰呢。因为抚琴吟诗对个人文学音乐修养的要求太高了,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只属于仕和大夫一类,和大众实在没什么关系,慢慢的懂的人就更少了,连在小众阶层里都不流行了。后来只有很少的国学专才还能操琴吟唱,比如以前有个叫张子谦的琴师还能真正抚琴吟诗只不过他唱的都是江浙方言我基本上没听明白。自打他过世以后,会这个的人就更少了,现在大家都以为诗是诗琴是琴,古琴曲也都流落到庸俗茶馆里当了无聊的人们闲扯打牌的背景音乐,或者用来附庸风雅表示他们特懂文化历史,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说,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就是就着音乐唱词这事,历史要上溯到战国之前才对。 3 S! _) R8 ^% U" I; y
: O' a" i+ J3 g; n3 _& T( b后来到了宋朝,这种说唱音乐的形式终于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以至于对诗词的写作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那时候估计乐队特多,跟现在差不多,也都是在歌坊酒肆里混,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和现在不一样的是听众素质高,因为那时候的年轻人想混这个就得先读完四书五经不当上知识分子也得混成个知道分子才成——文化不属于劳动人民。那个过程有点象近些年大陆流行音乐的变迁,唐朝的时候,唐诗达到顶峰,但是齐言唐诗的工整多少显得有点单调,特别是在一个太平盛世大家都闲的没什么事干的时候,饱暖思淫欲,哦不,饱暖也思刺激。有点象在XX党文革时代,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主旋律,山呼万岁的词加上进行曲的调门,爱听不爱听都是它,其实明白点的人早就都烦了;后来在歌坊酒肆里混的文化人多了,自然就奔放了,产生了更自由丰富的格律。到了宋朝的时候,很多曲目都形成了,就是宋词里的词牌。那些词牌就是各种歌的代号,是固定的配乐,谁让那时候乐器少,吹拉弹唱的就那么几样。宋词,原本就是那时候的流行歌曲,只不过流行的范围是文化人。这个的确象是到了开放以后,大陆开始有了各种流行音乐,有的故做媚态有的卖弄风骚,也有的慷慨陈词,词儿是说什么的都有,曲儿也百花一起开,有摇滚的有抒情的有民族的。后来就更多了,古今中外什么都有了,只有听腻了的没有没听过的。 3 G& c5 P" O7 x/ m/ D
7 o* K& H6 S) c2 u* T! j4 g D+ d" J所以,流行音乐,或者准确点说,流行歌曲,就是借着音乐的调念叨点说诗不诗的词儿。这和几千年前的学子腐儒们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如今的人们经过了近代的汉语变迁和文化的流行化以后更喜欢用如今的语言来表达点什么,那些感受往往不仅用有着诗话风格的歌词来表述,也可以用音乐来诠释演绎。而且因为不太需要动脑子去把音乐语言翻译成感觉,大家就都容易接受了。这样的歌曲几乎是随时随地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在那些歌词和音乐的混合语言中感同身受。从初中的时候开始出现的刘文正邓丽君到现在象夏天的蚂蚱一样风起云涌的歌手,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歌陪着,很多歌变成了记忆的标杆,一想起那些旋律,当时的感觉就又围绕在身边,那种复现的感觉几乎不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我想那就是用那种语言写下来的记忆,那种通过歌词和音乐来承载信息的语言。 3 f: t) j% n5 s- C9 A
1 Q! O( N+ I. D9 V- |. v3 j! t
我喜欢的流行音乐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摇滚,这个几乎就是流行音乐的极致了,什么音乐不音乐歌词不歌词的,那都是扯淡,流行音乐不久是为了发泄么,不就是为了表达么,那不就是摇滚么?其实,摇滚是一种音乐语言的及至, 把音乐元素和文字语言的描述结合在一起, 可能就是因为它很极端,所以才显得完美.- N5 i1 h2 ~+ J8 L9 H- K
. V% X \" M. d第二种是那种比较音乐不太文学化的,多少都更象音乐一些,至于歌词,并不那么重要,更主要的是用音乐语言描画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或者一丝快乐或感伤. 听着这样的描述, 很容易就在心里画出一个视觉的景象, 让人沉浸其中. 很多音乐出身的歌手和作者创作这样的歌比较在行,比如香港有个叫方大同的,写了一首歌叫春风吹,音乐语言就很丰富特别,歌词以其简单和无内容把音乐衬托的恰倒好处。最近有个来自广西的小伙子叫后弦的也不错,用各种很东方化的乐器编出了很有描述性的音乐语言, 建议去找来听听.
' u/ X" k- p, U2 h; B& b
: ?; j! \2 l& J h: j6 i9 j) Z# m还一种是比较有文字内容的,就是那种歌词写的不错音乐有点调就成的,这个方向我最喜欢的是李宗盛,人家经历坎坷感情丰富,写的歌词就挺有神采的,至于音乐,那基本上就是顺口哼出来的小调。 这样的作者很少,多数的歌手和都比较没文化没修养,写出来的东西也往往附庸风雅或者牵强附会粗鄙不堪,比如有个北京的老哥,那叫一个俗,满脸都肿的跟包子似的了还出来混,没什么修养还要装艺术家,一个唱歌的能艺术什么啊?这样的就很让人不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