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02|回复: 4

纵横太极--钟文渊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1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縱橫太極鍾文淵先生著重點摘要
0 N& o( p" R9 E2 t0 c2 Y6 n- V
( y4 ^, H7 M) F$ o. \+ e+ X) S- r◎序言2 m9 D1 T1 ]) X5 L8 i
一、師承林久惟先生。( T( C; d0 ?9 a
二、初學喜用力推手,漸無敵手,但沒把握散打。
  Y" i  \8 X+ D7 y' _  n. e三、第四年改用「不用力」推手,不得要領,不敢再推。
/ I+ ~( B1 {/ v$ m# N  y四、六年間,專心練拳架。7 b+ R4 K4 F3 w2 k& L; l6 V
五、第十年,靈感閃過,胸腔變寬,體重由瘦弱至正常,「開始入門」。& I- T& j7 C/ q, Q0 B- |
六、一個月變化期後,可高架不用力推手,立於不敗之地,但無法推人。
* j! O7 k: u, J$ x" l1 c; I1 ?七、兼習鶴拳,但推手開始用力,決定放棄。* p/ b/ d; D5 ]" {. o
八、專心練拳架,幾年後,圈變小,漸漸懂勁。
7 U0 T7 @6 I5 d4 C: i" i7 C九、開始教拳。. v6 K+ Y; a6 J- |8 q
9 C! O- Z( s% F) `' a' c
◎第一篇  
: Z+ b+ K: [; ~9 T% @  r% x3 N選擇1.1  ( P' ]; P) \& y0 I' F
練太極的選擇一、拳架為主,推手為副:以討論拳架為主,並非針對招式討論用法,而是研究「整體性」。    弄懂整體配合和招式流動,細細的練三年。瞭解內部肌肉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放鬆內部的肌肉。
) B% N, Y% B  s/ e* a; @) X二、六年內完成太極柔體,再繼續太極剛體。
( s0 g- L2 N  {1.2  真正的功夫
/ l- L$ h' n% g1 F$ G: [/ j5 }- V一、養生保健的功能。, v. j0 h4 M" Q7 l
二、易筋換骨,改變身體結構。2 N7 {. [7 b8 i* a  i
三、保護身體,復原力好。& F4 K! E1 g! Y+ F
四、鍛練「骨骼貫串、能量湧出」的強大爆發力。. x$ {5 `0 ~2 ]# \  u# D
五、太極功夫從「站樁」開始、基礎功夫、拳架修練、推手的應用。
; ^' V/ D* N2 X# g/ y/ |六、沒有十年,難有所成。. Y3 d; A  D* o2 f: {, T, S4 ?
$ H+ b) i2 W4 p  Q' `, @2 q. c2 t
◎第二篇  ( T* K, o; a& z
初探2.1  8 e# r4 ]1 n; t; m, @
太極站樁, k3 p+ V8 K! q9 P
一、站樁是「立禪」,也是「太極靜立球體」的練習。/ c* b1 O( R/ c& v6 Z
二、站樁姿勢不宜過低,膝蓋的鉛垂線不宜超過腳大拇指。
$ p9 s7 b  w$ _/ ?三、拳架是一種滾動的球體練習。
- X, V" I1 \* `# P四、站樁要達到「全身一致,骨骼撤散」的「柔體」境界。$ a7 A, Y* M8 z! e  Q
五、站樁時,腳的重心要落於湧泉穴。站樁是耐心毅力的磨練。( p% `) E2 j- C) _
六、站樁可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排毒、加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強化身體。. R& ^* G# z5 I, U+ L5 d
七、自在門學員每日必修。
8 W( a- J/ O2 o, }( W  w八、初學站樁就是「把全身肌肉放鬆」,之後「骨骼的感覺」就會慢慢出來。
. M( q. c; ^" \, {5 q- U九、全身重量灌注在湧泉穴,待湧出清泉,即是入「太極之門」。" A, ^3 S  o% r
2.2  規格
% ?5 O0 F) {3 r1 O一、鬆體規格:把全身力量放掉,放鬆肌肉及筋的拉力,完全「用意」來體會骨骼的重量來運作,    形成「骨骼重量的鬆體規格」,全身「綿裡包鋼」。
- M1 O; b/ f, m5 `4 q0 `4 v二、如何練成鬆體規格:8 A( i; e, H1 R  E5 [
Ⅰ、正確的拳架。3 k- H/ o: t4 U% p  \1 B& c
Ⅱ、全身的肌肉及筋都要放鬆。: y+ B/ p1 V& c' i* q
Ⅲ、骨骼架正,只剩骨骼在練拳。 + r( _6 P7 e, I3 U/ k( {$ w
Ⅳ、細細的練三年,捨棄掉力量。4 v) M2 A& f, b
2.3  鬆
3 {9 S+ R) U# a一、鬆:立身中正,骨架規格端正,力量放掉,全身不留拙力。
, j/ K8 \8 n$ t: k3 R) J8 X二、軟:立身不正,骨架歪斜,軟弱無力。% w9 f5 V# s: E/ u
三、柔:能柔不一定能鬆;若把力量藏於筋內,刻意表現外表的柔,即是「假柔」。
+ y8 X: Z1 J6 ?6 v$ u' j3 ?& @四、「柔」「軟」的差別,在於是否立身中正,骨骼架正。
$ i! n9 R" d3 P五、「鬆」是內在,表現於外的拳路有「剛」「柔」兩種形態。
2 h7 c, {& i0 w8 D3 |- k* y% c六、「鬆」是全身去除力量,以身體重量將骨架結合完整的一種體態。
: V8 w" x9 o$ z( I  Y7 e5 u: G七、「柔體」球體大,當愈練愈小,轉動弧度愈小,剛體漸顯,最後球體結合成丹田一點,則「剛體」大成。! e6 ^8 ^2 K4 v1 D; ]9 q
八、剛柔一體,都是鬆的表現。真正的鬆,一定要從拳架中不斷的練習才能獲得。7 J- s: ]' @/ j. f+ D
◎第三篇  2 t3 v! d3 W/ c7 b+ V
入門3 B1 t3 J+ P6 [- Q
3.1  開太極門之鑰7 U5 ~0 j3 V( V6 ?" M* _- Q
(一):尋找明師。2 M8 v" w0 ^# L" E
3.2  開太極門之鑰2 Q) v5 R# s9 h% J1 S! G
(二):太極球體規格初成,即是入太極之門。5 V, s' ?; x- [5 I
太極之鑰:" o2 B5 U4 F6 E( {* q
Ⅰ、無論那一套拳架,練拳時要注意是否全身一致;手、腰、腳的動態是否一致。
2 O  i4 a' e4 r. y  |, X% eⅡ、肌肉及筋都不見了,只剩下骨架練拳。4 E. x, A, h  R8 z9 z( Z
Ⅲ、體會整體重量流動的感覺。
9 `' J: b( G7 V  D% uⅣ、漫漫黑暗期,要堅持再堅持、覺悟力量不可恃、明師指導。
. [1 q% r5 u1 i" Z3 k- v3.3  論沾黏:沾黏不是勁,是推手的表現方式。2 x, o- U- O. B
一、雙方「沾」在一起,即是「黏」的開始,此時兩人的太極體要進行融合,若一方的太極體不完整,    運轉過程中就會發生偏斜以致被彈開或被控制。    進行融合時,為破壞對方太極之體,會將本身的重量如絲般「黏」在對方身上,    使對方的運轉因我方重量的黏附而滯礙,進而產生偏斜以致敗勢。
- H$ \8 J" c& D' B+ N9 e, J& Q二、沾黏除了是「被動」的不丟不頂之外,也要包含主動的攻擊態勢,使對方「不能丟也不能頂」。7 p+ x5 a2 p* O7 a
三、搭手時,要如「沾『水』的重量般」,輕輕的沾住對方;    「黏」不是用力抓住對方,而是將自己的重量一絲一絲的佈在對方身上。' k" V& q0 ^" s. j  v
四、「沾」的要領:Ⅰ、心靜,Ⅱ、放鬆,Ⅲ、全身一致,Ⅳ、不懼。
4 w! s$ Z: x' H/ \! ]五、「黏」的要領:Ⅰ、聽勁,Ⅱ、捨己從人。) ^% ^9 E8 {# ?4 l. j
3.4  推手
" A. D! w/ }: R/ d. i一、推手不能用力,要利用聽勁、化勁、發勁等技巧來推手。
8 V5 b8 i/ x7 e- m) L+ R, @二、推手要配合拳架的練習,慢慢深入,依序而進。* M' z1 ?% v; T# T; A4 `
三、推手的目的:考驗自己在外力的介入下,太極球體是否能運作自在。( `, o+ C$ T! U
四、推手的階段:6 O2 }7 P" A; r
Ⅰ、練體的外三合柔體階段:練習聽勁和化勁,引進落空,不可發勁推人。柔化並吸收對方的力。! p( f1 }) ^0 Y! F/ P
Ⅱ、練氣的內三合剛體階段:訓練各種勁道的「拿與發」,主動攻擊的訓練。「掤」:球體的自主轉動而遇外力時之反彈力及轉化動作。「捋」:平轉球體帶開對方來力。「擠」:侵入對方格體而膨脹,將對方彈出。「按」:前滾球體而將重量灌入對方體內。「採」:後滾球體,吸對方的力量入海底。2 b- a6 ~5 Q8 f; _5 A! g
Ⅲ、練神的覺自在神明階段:心的境界,無形無體,觸膚即飛,對方茫然若失,精神恍惚不知所以。4 T+ @. E3 m1 k! I4 Q
五、太極勁道是太極球體運作的狀態,可衍生出千萬種不同的勁道。
; v* y: l9 {$ q; o/ |- R. E六、推手時應有的心態:   
" e: n* c/ L& P& |6 jⅠ、去除勝負,Ⅱ、去除恐懼,Ⅲ、虛心改錯,Ⅳ檢討自己,Ⅴ、讓身體去體會,不要預設攻守立場。0 p* P8 [. ~+ N0 C" e1 c
7 s; L7 ?+ n9 ]$ c8 Y/ ]8 X7 i# I
◎第四篇
" z1 k/ N- z, f* _6 P' c, X( E1 i 剛柔4.1  「剛」與「柔」$ z, }+ ^1 N" Z* F# r
一、「柔」:在正確的拳架規格中,放鬆全身力量,細細的練習而形成太極圓球;    不論推手或盤拳,均能連綿不斷,節節貫串的均勻運動,動作輕柔,圓轉如意,「鬆體」外顯為「柔」。
0 w) Z# g* V' a3 i3 v8 ~4 @二、「剛」:柔體練成後,盤拳速度漸漸加快,快慢自如,應用時弧度漸漸縮小,大小自在時,剛體漸成。" F+ {$ k) k( y, ?: H# N5 ]3 M
三、柔體走化,將來力化掉或吸入本體;剛體則是在體內快轉一圈,螺旋式將力還給對方,    或是直接截斷外力,立時順其來力方向,直線還給對方。
8 }  S# O; E' F+ i- v" Z* h; s四、擊入柔體:力被吸收或轉化;擊入剛體:力被破壞且反彈。
7 x7 m1 r7 E. r2 ]( l0 E2 t五、剛柔一體;太極的剛是以「骨骼重量規格為主」,肌肉放的愈鬆,剛體愈完整。    太極剛被破可瞬間化柔,卸掉大部份的外力,可保身體不受傷害。
$ D9 \5 {" o2 P* C六、自我反省:練拳時是否真的鬆了?有無拙力留在身上?拳架的流動是真的順暢,還是刻意的表現柔?    立身中正?重量放落入湧泉?重心的移動正不正確?
" P- |5 a) B8 U6 e; \2 x4.2  再論太極規格--同心圓
* @% Z7 U2 {! x一、對初學而言,太極拳不適合深究一招一式的用法,反而著重在招式的穩定度及拳架的流暢度,    如此才能練出太極格體。  O$ X  R  ]7 x7 H. J# @3 G) J
二、「手腳腰能配合一致」就是太極球體規格的初成:「一個以丹田為中心的同心圓球體」,丹田為中心,    腰為第一層的圓球,手腳為第二層的外圓;「同心圓」規格就是「週身一致」的規格。
. t! b4 ]# k0 t( N+ X. r4 k三、「一致」就是「腰到手就要到,腰轉動的弧度較小,手轉動的弧度較大,每一招式的手和腰,    都要同時到達定點。全身一致的要求時時都要注意並做到,這需要明師的從旁指導及糾正。
/ Q* e- ]7 M1 t. `" V) b; O四、手非手,全身是手:手不可以亂動,手的動態必是由腰來引動。手腳的動態要由腰來帶動,    手腳只要亂動,腰的動態就會停滯而僵直。
- L  s9 n3 a+ `" m* _$ T" n, H五、練拳要時時提醒自己,細細的練習,一招一式都要推究清楚,初學者可以練慢些,    仔細的思考手和腰的動態是否一致。
# c3 v& u' l9 u. Y- Y六、外三合:手腳腰配合一致;內三合:肌筋骨配合一致;覺的層次:精氣神配合一致。
0 o7 X, r: M6 g) ]七、進入太極之門時,肉體的骨架規格就會自行調整成完整的架構。
  \" \" {6 _. E, \4.3  隨風擺柳:7 z4 j# n$ O  g# q' q- j! E
是練習鬆柔及聽勁的重要方法;    將身體完全鬆淨,處於充滿水的球體狀態中,隨著對方的力量伸縮舒展;隨來力擺動,力去則身形歸正。
) U9 l3 ~6 o: D: m一、「掛」:聽勁、沾、黏的總合體;隨順包容的工夫* h9 w* ^6 |. }1 L9 _' _! W  g
二、隨風擺柳的要點:    Ⅰ、全身一致,Ⅱ、熟練沾黏,Ⅲ、聽勁完全,Ⅳ、不懼;去勝負之心。
' B/ e3 a* h+ F7 J$ Y4.4  纏絲勁(捲):
( Z  `! s7 \& b* o# u以螺旋運動的方式來導引對方的力量,使其產生偏斜自縛而無法動彈,有太極擒拿手之稱。
) Z( n: |1 p. t一、太極功夫是漸進模式,無法越級學習。( K! C0 w+ [1 Z' c3 c/ w6 P
二、纏絲勁的學習要點:Ⅰ、聽勁,Ⅱ、沾黏,Ⅲ、週身一致,Ⅳ、重量的流動感;纏絲勁=隨風擺柳+重量黏附。
5 n! Q7 i3 E  ]; g三、纏絲勁全身都有,利用「沾」加「重量」使其偏移,不是用手用力去格開。! y) h9 {( j. l2 ~. ^- e% B
四、最好的纏絲勁用法是讓對方的拳直接攻擊本體,再利用身體的纏絲勁瞬間捲斷對方的來勢,    實戰用法須口傳心授。
0 o; c' I# j' T! G7 t# E五、纏絲勁是介於第一層柔體完成後,進入第二層剛體階段的中間過渡勁道;柔中帶剛,適合推手切磋。
8 k+ V) h& L& X# q& X) F' o3 P8 x( p4 [) H1 J$ S4 S- M$ [9 b4 Z1 o
◎第五篇  意與勁
0 K+ g8 Q5 d5 q& x0 b5.1  太極內功:人體「骨骼鍛鍊」「內臟強化」的功夫。) A3 {' i" o1 E: C2 N
一、練太極的所有動作都不能用力,要使四肢及內臟鬆開,以圓球體的離心力及向心力來領導整體動作。二、氣功是「精神力」的修練;太極內功則是實體的鍛鍊。
0 R2 d8 J1 L. D* `三、肌肉放鬆以骨骼來運作後,附在骨骼內外的神經叢就能不被壓迫而獲得最大的伸展空間,    因此身體日益健康。4 d* Q2 ?; o/ M& m) O# Y
四、太極內功的功能:Ⅰ、養生,Ⅱ、健身,Ⅲ、武術,Ⅳ、轉化(學什麼運動像什麼運動)。
4 U, K# Z' \# E# e; Q/ g+ g五、如何鍛鍊太極內功:「拳架」「站樁」「基礎功夫」。
) D/ ~3 M9 ^$ m" l* W六、練出太極內功的要領:Ⅰ、以骨為主,Ⅱ、全身一致;太極拳要旨不在「勝人」,而是「克己」。
' y  ^$ m. a5 h0 G1 ^/ d1 D1 z$ J9 O( ]3 }! T5 B* g+ `
5.2  論發勁3 D' ?$ O1 W5 d  d1 g
一、一般「把人發出去」的發勁,是似按勁而非按勁的「推人勁」,不算真的「發勁」。3 y+ B, h/ f; }. ?! D
二、勁道容易斷裂在踝、膝、髖骨、腰、肩、肘、腕等處,因為無法傳遞完整,    所以容易形成肩、手用力推的現象。
7 a8 F5 u$ t/ D; f% s+ k3 ^三、四正勁:掤、捋、擠、按/ x/ g* T/ V' s  w$ ~: L; ^
Ⅰ、掤:掤勁為萬勁之母,我將其稱為「保護勁」,是保護本體的勁,不具傷害性。    全身如球,充氣外撐的勁;來力碰到球體外層,自然被旋轉帶開,無法真正攻進本體之中。    掤勁佈於全身,若練不出來,即是太極球體初步結構尚未完成。因此,沒有練出掤勁,不要想要發勁。( Q! p) w9 o, \, G8 m6 D& ]) E- s2 F
Ⅱ、捋:捋不是「硬拉」,是讓來力順著太極球體的外緣滑過而自然跌出。    交手時以掤勁形成保護球體,來力時以後腳湧泉連脊椎至百會形成球的中心軸,軸心為丹田,    來力轉動我方中心軸,其力自然被帶開。    雙手不是拉,僅是架住對方,使其順著本體的軌道滑開,過程中不能和對方脫離。
5 g8 C" X4 g6 P( y+ p  E" |: aⅢ、擠:擠勁最重要的是前方的手,「擠」是壓迫之意;    交手時雙手掤開為球體,順勢侵入對方的格體中破壞之,使對方體勢被我方球體張開成無可轉圜的地步,    下壓、上滾、正面、偏斜等方式破體皆可;前方的手負「破對方格體,逼迫對方」之責。    若前手不能破體,後手之箭不可射出,後手如箭,從丹田射出。    出手要穩,速度要快,形態尖銳的刺入對方的重心之中。, N' l" Y$ X6 `! k5 H  L
Ⅳ、按:按勁不是推人勁。    「按」有「下壓」之意,依其發出速度可分為「重量下壓破體而發出」以及「重量拍落破體而發出」二種。    前者較慢,推手時先以十指尖接觸對方灌入重量來破對方格體,再以雙掌往下灌入全身重量,    此時會產生折疊點在對方腰椎處。因速度慢,對方腰椎受力後產生往後的彈力而自然彈出。    後者是推手時,直接將全身重量加上重心前移的加速度,從指尖至掌一氣呵成快速的灌入對方的重心之處,    這是一種剛體的共振,有極大的破壞力,除了接觸點的震傷外,折疊點的腰椎可能因反應不及而斷裂,    對方不會彈出而是直接倒地。按勁的使用與本身剛體的完整度有關,愈完整破壞力愈大。- a) K" B- B1 p5 B8 @
四、四隅勁:採、列、肘、靠,極具殺傷力。
# r' S/ ]6 R# ?# A9 H" u! \Ⅰ、採:採是後滾牽引的球體運作,「海底針」是採勁的代表動作;    係指使用時讓對方自然墜入海底,不可自拔。採勁絕不可用力拉扯,使用時之動力來自對方,    對方來推動我之太極球體而產生向下滾動的狀況,牽引對方的運動方向,使其往下墜落海底之中。    我方不可用力抓拉,但可加速球體轉動使其加速墜落。$ ?( _) E0 F' g1 j+ U: d/ f
Ⅱ、列:「列」者裂也,是將對方格體撕裂的勁道,是斜轉太極球體的運動模式。    「斜飛式」即為採、列之標準例,在快速斜轉過程中,產生如刀裂之破壞力。0 f+ J6 ]* v7 Z. ^, D1 b6 ^
Ⅲ、肘:分為常見的「橫肘」及「立體肘」二種,肘要在鬆的狀態下使用。    「橫肘」如撞鐘,前手臂橫直不握拳或虛握拳,上臂要放鬆,腰是擺動的動力來源,    錐尖即肘尖,撞出時本體要如旋轉的圓錐體刺出。
7 C" \" ]' @, F. KⅣ、靠:肩靠不是「肩撞」,內在能量的爆發點是丹田,小震盪開始往外擴散,盪到腰傳到肩,    就會形成很大的能量,只要「靠」上對方,把能量傳遞給對方即可;傳遞速度快,對方會直接破體而受傷。4 H! ~- h2 t8 ^: B, Z5 B, W% q  y
7 {" Q! A2 x3 |* o
5.3  特殊勁3 p! S6 S$ B9 i0 j2 Z5 T# |
Ⅰ、截勁:來力擊出一半,將發未發之際,我方剛體向前截斷,對方體內尚未發出之反彈力會將其彈開。Ⅱ、借勁:來力在我方剛體內轉圈後再還給對方。, y: W1 m0 h' o9 s0 m' z
Ⅲ、鑽勁:又稱「螺旋勁」;以丹田為中心,身體轉圈產生動能傳遞出去,最後手臂旋轉擊出。
2 j2 Y6 d7 e* F8 h; h5 R# FⅣ、震勁:又稱「抖擻勁」,為「萬勁之父」;丹田旋轉產生能量,透過旋轉擴散,傳遞到剛體外緣,    形成很大的震盪能量。與其他勁道搭配,可產生加乘效果。
8 M. O0 W2 Z, ~2 o* n3 ]7 yⅤ、提勁:不是明顯的勁,是內在格體完整的表現;兩格體接觸時,不完整者會被完整者拔根而略浮起,    此即是提勁,是剛體的自然表現,也是所有勁道的「前奏曲」。& G$ F. o9 t7 B
Ⅵ、特殊沾黏勁:將格體重量重重的沾黏在對方身上,是柔體的極致表現。身小對力大者特別有用;    「雙腳離地」的全身重量加上「震勁」,會形成威力強大的「凌空勁」。
3 D, C! `' s3 P2 o- `/ b* Z, a9 p$ ?0 T5 N5 p% d. Y4 g4 t
5.4  論意1 h  j9 f# T4 O  p% X& B  J
一、意的三個層次:「專心」、「觀照」、「神明」。  U& X! Z( q8 W7 R
專心:Ⅰ、專心練拳,Ⅱ、注意全身的整體性,「勻、輕、節節貫串」「一手一式上下相隨」。' B- W' V' D5 ^# n- T
關照:「用意」不是在控制動作,要超脫身體之外去體會拳架的流動感,「意」在半空,觀照練拳。
1 _" s3 }5 c8 e( V5 V" |神明:「意」求「神明」,心靈修練之境界,舉手投足皆太極,出神入化。, c) @3 g* X+ x# ?5 {/ l
二、「用意」的注意事項:
3 v$ V% i' x2 h) H% ZⅠ、不要用意去控制呼吸
5 i8 i8 s8 x6 F# _# I, q" ]Ⅱ、不要用意去假想敵人
* a. k- x" g. p, q6 ?, LⅢ、不要刻意把拳架打得很柔
4 U1 g) i1 z6 ?/ u* }Ⅳ、勝負之心的意念放掉
$ g1 w" \- J+ I) d* s* R- t. |/ ~4 j8 Y* l
◎第六篇  問答集
+ U9 [3 {/ A5 V+ f5 A一、太極的能量很多,其中之一是「奇妙的偏心軸能量」,百會沿脊椎至湧泉。    推手時我方中心軸被對方壓迫形成偏心軸時,能量自蘊而生,來力愈大,偏心軸量愈大,    纏絲勁借由此一能量來運作。. Q- y7 i+ {, w* U+ |) |. a5 C
二、人人天生皆有太極拳,只是被自己的「力量及執著」所蒙蔽。太極拳法旨在讓我們的肌肉放鬆。    「鬆」是肌肉完全不用力,只是掛在骨架上。( W1 m9 I. r* n
三、太極要輕、空、全身虛空,將重量附在對方力量之上,與對方同體,進退完全搭合但接手重量不能改變。    沾黏對方的突點,即對方敗勢之處,使對方無法抽手,若硬抽手則「逢丟必打」,我方重量自會擊其重心。! ^( K! s' e0 v+ T+ @
四、「力之突點」即是「敷」,對方因用力而僵硬的破敗點。毫無力之突點時,即是「空」。    每人力之突點皆不同,必須明師指正缺點。
# ]) W$ Y) y, `: J6 S8 |五、練太極不須兼學其他武術。
; Y7 Z% L& N9 U" O6 J- l. D" H: a六、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太極是剛柔同體的拳術,形成剛體之後,就是伸縮自如的球體,就像會呼吸一般。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横太极
8 x. g2 V$ D* {锺文渊先生着重点摘要9 V2 t2 z% @% s6 |2 \" H

; Y% Z/ f/ j; u2 F$ n◎序言; X7 N: h! B6 y- v  E
一、师承林久惟先生。
+ K/ M1 o- m; e. t$ J* @. W二、初学喜用力推手,渐无敌手,但没把握散打。. g+ O: D% I6 N- \3 x1 K' y7 l
三、第四年改用「不用力」推手,不得要领,不敢再推。
  o. [7 `2 n' X0 H, p四、六年间,专心练拳架。5 b% w, Z8 s2 O5 ?
五、第十年,灵感闪过,胸腔变宽,体重由瘦弱至正常,「开始入门」。
1 E: q/ n3 [, N, L1 z六、一个月变化期后,可高架不用力推手,立于不败之地,但无法推人。
$ q$ Y- L: G- q3 r' b9 r七、兼习鹤拳,但推手开始用力,决定放弃。) e) o- d/ H2 }5 c. D
八、专心练拳架,几年后,圈变小,渐渐懂劲。( K- Z: d# d6 u! v4 l
九、开始教拳。# I5 i/ p! ~, U4 u! f

# _9 Z  J8 W, I* h◎第一篇  选择
" J+ t: i  A& Z" d" A1.1  练太极的选择
3 q1 m! F6 n) O( \一、拳架为主,推手为副:以讨论拳架为主,并非针对招式讨论用法,而是研究「整体性」。    弄懂整体配合和招式流动,细细的练三年。瞭解内部肌肉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放鬆内部的肌肉。
5 }/ w; J1 K, s# D, ?, a二、六年内完成太极柔体,再继续太极刚体。3 s; _- D) e8 {' a3 l# f1 C
1.2  真正的功夫
0 F( E! a8 I% X- M: N: \一、养生保健的功能。
7 z9 t4 E; s4 e: l' s8 G二、易筋换骨,改变身体结构。
3 s7 h8 J; A1 V; {7 D三、保护身体,复原力好。  l- i8 E! K! k3 X) L) h- X$ D# v& k
四、锻练「骨骼贯串、能量涌出」的强大爆发力。
: A7 d# B8 G. x五、太极功夫从「站桩」开始、基础功夫、拳架修练、推手的应用。, M& K5 d+ i2 h- a0 k' @
六、没有十年,难有所成。0 T+ |/ F/ D( f- w
: S6 J( |& _" ]' U/ D
◎第二篇  初探
+ L/ p* |- X) L% i/ [) d2.1 太极站桩: ]9 s* c9 K& C" @6 Z* Z1 N
一、站桩是「立禅」,也是「太极静立球体」的练习。
. E6 j9 Y9 }. }  z' J  u- C二、站桩姿势不宜过低,膝盖的铅垂线不宜超过脚大拇指。
! K, v% H3 m! `$ x0 s1 R; c( ~三、拳架是一种滚动的球体练习。' c% S% o( D; \6 \! ^
四、站桩要达到「全身一致,骨骼撤散」的「柔体」境界。7 V/ C/ }9 F& v6 |
五、站桩时,脚的重心要落于涌泉穴。站桩是耐心毅力的磨练。9 v* F, \9 b& U: d" T. h
六、站桩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排毒、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化身体。
2 q2 G, }$ o" g, r, t七、自在门学员每日必修。
5 V# r2 I( T% _- i+ z1 z9 i八、初学站桩就是「把全身肌肉放鬆」,之后「骨骼的感觉」就会慢慢出来。
5 [  z3 M" {0 y- v( b" H九、全身重量灌注在涌泉穴,待涌出清泉,即是入「太极之门」。
% y: L" @# g2 a1 z, {( k4 \6 j. \( G, K9 X* v7 E7 y$ T
2.2  规格  K2 d5 B( N! u' v* Y4 G. X, s  f
一、鬆体规格:把全身力量放掉,放鬆肌肉及筋的拉力,完全「用意」来体会骨骼的重量来运作,    形成「骨骼重量的鬆体规格」,全身「绵裡包钢」。
" @! |5 h; G- T& M( S2 l4 j3 y二、如何练成鬆体规格:
  i8 w% }6 _: s8 P4 K8 R3 X$ kⅠ、正确的拳架。
5 V4 G, O/ N% ?Ⅱ、全身的肌肉及筋都要放鬆。% {7 v$ ]0 b5 k# m- n* g8 i
Ⅲ、骨骼架正,只剩骨骼在练拳。 8 F5 x5 }8 S4 k8 d
Ⅳ、细细的练三年,捨弃掉力量。
6 [& y$ f, F( i# ~* D$ E) m. x2.3  鬆0 E. Y& T. G' l$ q& j8 }$ b
一、鬆:立身中正,骨架规格端正,力量放掉,全身不留拙力。
" t0 p, O( Y& w8 Z  I( ~二、软:立身不正,骨架歪斜,软弱无力。' @, |) A2 T- g- j
三、柔:能柔不一定能鬆;若把力量藏于筋内,刻意表现外表的柔,即是「假柔」。
6 h$ w/ P- f, L4 i3 s+ [! O四、「柔」「软」的差别,在于是否立身中正,骨骼架正。
* p: h3 C% I. K( z4 x2 |7 y& Q  U9 G五、「鬆」是内在,表现于外的拳路有「刚」「柔」两种形态。" J3 i3 x- A. T! B7 G3 d; t
六、「鬆」是全身去除力量,以身体重量将骨架结合完整的一种体态。
) D0 P8 u& D9 v2 Y七、「柔体」球体大,当愈练愈小,转动弧度愈小,刚体渐显,最后球体结合成丹田一点,则「刚体」大成。
- b; q8 w) r3 y$ h9 y0 @6 r" r八、刚柔一体,都是鬆的表现。真正的鬆,一定要从拳架中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
; U% {# q2 }: w) T+ |7 f0 b' L
0 S& n8 M8 G' {  y4 R! T◎第三篇  入门8 b9 r. @  o4 `! M; {  N
3.1  开太极门之钥# {5 c% [- ~! }5 y2 S& u1 p) U
(一):寻找明师。
5 S1 e9 |! a0 }1 `# M" _+ A5 b. K3.2  开太极门之钥
( \- ?' e" ]7 Y& P(二):太极球体规格初成,即是入太极之门。' d8 f( Q% B3 k1 e8 C2 Y! K
太极之钥:
" k  e0 e3 \% _3 e" e# mⅠ、无论那一套拳架,练拳时要注意是否全身一致;手、腰、脚的动态是否一致。
. Z+ B  @' k2 x, n6 l% T+ X4 l& nⅡ、肌肉及筋都不见了,只剩下骨架练拳。6 F8 Q  Z1 A% ^  h! M* s) V7 y
Ⅲ、体会整体重量流动的感觉。1 j: I% f0 [% w7 @* ?1 ~: @8 X! z
Ⅳ、漫漫黑暗期,要坚持再坚持、觉悟力量不可恃、明师指导。
0 B$ @& @4 m2 U/ H/ q6 w0 j- M) _1 }, c, M/ I2 J
3.3  论沾黏:沾黏不是劲,是推手的表现方式。8 F8 h7 _$ Q  j; A# K
一、双方「沾」在一起,即是「黏」的开始,此时两人的太极体要进行融合,若一方的太极体不完整,    运转过程中就会发生偏斜以致被弹开或被控制。    进行融合时,为破坏对方太极之体,会将本身的重量如丝般「黏」在对方身上,    使对方的运转因我方重量的黏附而滞碍,进而产生偏斜以致败势。
5 q& ^7 {+ b; W* V( D( Z二、沾黏除了是「被动」的不丢不顶之外,也要包含主动的攻击态势,使对方「不能丢也不能顶」。
& B5 R+ ]5 g! V) S. T2 d- {( d& O& j三、搭手时,要如「沾『水』的重量般」,轻轻的沾住对方;    「黏」不是用力抓住对方,而是将自己的重量一丝一丝的佈在对方身上。
, `- c: u" x2 r5 F四、「沾」的要领:Ⅰ、心静,Ⅱ、放鬆,Ⅲ、全身一致,Ⅳ、不惧。
  N& u6 m$ h3 r6 y3 D五、「黏」的要领:Ⅰ、听劲,Ⅱ、捨己从人。  i6 C* \8 F4 e9 C* ~5 ]

$ c# W% O% g+ L* ]# X3.4  推手
- }" B" ]# z4 {6 h& v6 }一、推手不能用力,要利用听劲、化劲、发劲等技巧来推手。3 v7 k( Y" k3 [
二、推手要配合拳架的练习,慢慢深入,依序而进。
; C- [- a, f7 z- K# c三、推手的目的:考验自己在外力的介入下,太极球体是否能运作自在。
% O0 S2 @6 A; J6 P% b, X四、推手的阶段:: w: b/ @4 M" P6 @
Ⅰ、练体的外三合柔体阶段:练习听劲和化劲,引进落空,不可发劲推人。柔化并吸收对方的力。3 [' ~: W0 L1 A7 B
Ⅱ、练气的内三合刚体阶段:训练各种劲道的「拿与发」,主动攻击的训练。
0 H9 `0 H  Z* z9 K「掤」:球体的自主转动而遇外力时之反弹力及转化动作。; ?9 d# ^" h+ j: m6 @/ W
「捋」:平转球体带开对方来力。* a  i! V! e. b
「挤」:侵入对方格体而膨胀,将对方弹出。' T, Z# D" Y* d% b! u
「按」:前滚球体而将重量灌入对方体内。
/ o& R1 y, n- S「採」:后滚球体,吸对方的力量入海底。
) g8 C0 ~% r( cⅢ、练神的觉自在神明阶段:心的境界,无形无体,触肤即飞,对方茫然若失,精神恍惚不知所以。4 F) n  e5 U3 C. p! a
五、太极劲道是太极球体运作的状态,可衍生出千万种不同的劲道。6 }) o+ R  N& {/ `: P! f8 E
六、推手时应有的心态:   
/ ^3 |( P( B0 e0 YⅠ、去除胜负,/ ~& H& m0 w  e, P5 Q# y% w8 v" e
Ⅱ、去除恐惧,4 F6 V: m1 O3 C% \
Ⅲ、虚心改错,
; W+ t& Q5 G9 V# q, EⅣ检讨自己,
/ Q! g$ F7 B* C2 }/ g+ qⅤ、让身体去体会,不要预设攻守立场。: H3 M2 w. }; Y: O3 i# }2 z
* ^" g' r+ w; C9 N6 ~$ Q
◎第四篇  刚柔/ x  {2 |7 K5 X/ O$ V
4.1  「刚」与「柔」
: Y! X. w9 N+ h. _1 n一、「柔」:在正确的拳架规格中,放鬆全身力量,细细的练习而形成太极圆球;    不论推手或盘拳,均能连绵不断,节节贯串的均匀运动,动作轻柔,圆转如意,「鬆体」外显为「柔」。- a8 \9 c8 o5 G% ]) Y
二、「刚」:柔体练成后,盘拳速度渐渐加快,快慢自如,应用时弧度渐渐缩小,大小自在时,刚体渐成。7 Z2 V6 u& k6 g3 @* Y
三、柔体走化,将来力化掉或吸入本体;刚体则是在体内快转一圈,螺旋式将力还给对方,    或是直接截断外力,立时顺其来力方向,直线还给对方。
! A! J2 y+ j( Q四、击入柔体:力被吸收或转化;击入刚体:力被破坏且反弹。# Z6 ?# |# Q' i& Y8 p$ b) d
五、刚柔一体;太极的刚是以「骨骼重量规格为主」,肌肉放的愈鬆,刚体愈完整。    太极刚被破可瞬间化柔,卸掉大部份的外力,可保身体不受伤害。- q+ F7 ~: k9 z) |' ]3 E
六、自我反省:练拳时是否真的鬆了?有无拙力留在身上?拳架的流动是真的顺畅,还是刻意的表现柔?    立身中正?重量放落入涌泉?重心的移动正不正确?
0 d' r9 G' U; A5 V* r! a5 t+ n& F! A$ {
4.2  再论太极规格--同心圆( U- ]( o. @: V1 R# K: A: N8 @, {; d
一、对初学而言,太极拳不适合深究一招一式的用法,反而着重在招式的稳定度及拳架的流畅度,    如此才能练出太极格体。3 R: Y2 g5 d! @: o6 T8 F
二、「手脚腰能配合一致」就是太极球体规格的初成:「一个以丹田为中心的同心圆球体」,丹田为中心,    腰为第一层的圆球,手脚为第二层的外圆;「同心圆」规格就是「週身一致」的规格。4 i* S6 X* }+ @( U
三、「一致」就是「腰到手就要到,腰转动的弧度较小,手转动的弧度较大,每一招式的手和腰,    都要同时到达定点。全身一致的要求时时都要注意并做到,这需要明师的从旁指导及纠正。) z' |; ]% }2 v$ P4 F/ [$ O
四、手非手,全身是手:手不可以乱动,手的动态必是由腰来引动。手脚的动态要由腰来带动,    手脚只要乱动,腰的动态就会停滞而僵直。3 @+ l1 t! P3 X7 C- O/ J1 k+ C
五、练拳要时时提醒自己,细细的练习,一招一式都要推究清楚,初学者可以练慢些,    仔细的思考手和腰的动态是否一致。
4 U; K8 _2 d' ^* L; L8 t' @六、外三合:手脚腰配合一致;内三合:肌筋骨配合一致;觉的层次:精气神配合一致。
- P4 w" Z1 Y8 i七、进入太极之门时,肉体的骨架规格就会自行调整成完整的架构。/ e; b( Z' x* l

. \/ F0 D  [1 J4.3  随风摆柳:2 l7 K$ p  L8 K! E5 m! I
是练习鬆柔及听劲的重要方法;    将身体完全鬆淨,处于充满水的球体状态中,随着对方的力量伸缩舒展;随来力摆动,力去则身形归正。; Z) n! v1 @- f5 H7 G
一、「挂」:听劲、沾、黏的总合体;随顺包容的工夫
  W+ J2 k3 @0 N9 G; I  B+ r二、随风摆柳的要点:   
% h9 L: U& Y: j# IⅠ、全身一致,
0 s4 k& i8 K$ C# m, \Ⅱ、熟练沾黏,
3 b, W. d* K) B0 J! X4 a% ^Ⅲ、听劲完全,) y- d, b3 L( N# @2 }
Ⅳ、不惧;去胜负之心。
7 [! Z0 r; s1 s& {4 Q8 T# z8 @- e8 ~. F
4.4  缠丝劲(捲):
  |. b# V9 q5 t以螺旋运动的方式来导引对方的力量,使其产生偏斜自缚而无法动弹,有太极擒拿手之称。
! I5 Y0 ?! |$ A" g- Q一、太极功夫是渐进模式,无法越级学习。9 v  }# K8 Y5 |/ y+ L4 y( V
二、缠丝劲的学习要点:
$ v; y5 ?; v2 Q5 D' iⅠ、听劲,
+ u* p9 |) ]/ z$ e( p- QⅡ、沾黏,
- f) [7 m' S3 V% T7 l# C/ w0 k" \Ⅲ、週身一致,
4 F: ^$ a7 M. Q7 Z( W1 sⅣ、重量的流动感;缠丝劲=随风摆柳+重量黏附。, z- \8 L  ^. i
三、缠丝劲全身都有,利用「沾」加「重量」使其偏移,不是用手用力去格开。
% N) q( ^1 R+ D  p+ \+ k四、最好的缠丝劲用法是让对方的拳直接攻击本体,再利用身体的缠丝劲瞬间捲断对方的来势,    实战用法须口传心授。5 l6 B& G- M0 i1 J# j" J
五、缠丝劲是介于第一层柔体完成后,进入第二层刚体阶段的中间过渡劲道;柔中带刚,适合推手切磋。& b+ m& ^+ [) I$ Y1 h) r3 [
" s3 H2 [/ G# G1 s. L+ x
◎第五篇  意与劲0 I5 n( X; ]# c3 E2 A
5.1  太极内功:人体「骨骼锻鍊」「内脏强化」的功夫。
+ c; u' O7 w! s5 @) x% N一、练太极的所有动作都不能用力,要使四肢及内脏鬆开,以圆球体的离心力及向心力来领导整体动作。
  a* E6 J1 P9 X9 E二、气功是「精神力」的修练;太极内功则是实体的锻鍊。! l6 ?- o( B) j4 A( b
三、肌肉放鬆以骨骼来运作后,附在骨骼内外的神经丛就能不被压迫而获得最大的伸展空间,    因此身体日益健康。# V4 S8 R! j4 u- b
四、太极内功的功能:Ⅰ、养生,Ⅱ、健身,Ⅲ、武术,Ⅳ、转化(学什麽运动像什麽运动)。5 U2 P4 D0 N- p" u& z; Z
五、如何锻鍊太极内功:「拳架」「站桩」「基础功夫」。/ v/ o% D% f# k/ B9 K( W
六、练出太极内功的要领:( `6 q. {1 l8 s$ ]& ]+ M
Ⅰ、以骨为主,
3 z4 c( A% B, G6 g% dⅡ、全身一致;太极拳要旨不在「胜人」,而是「克己」。
5 j" O, [/ f% l0 ^
/ a! g& V, l' E- h) S8 i8 j5.2  论发劲
! h1 q' b. W* N9 P* c一、一般「把人发出去」的发劲,是似按劲而非按劲的「推人劲」,不算真的「发劲」。
' V. k9 r# p0 E/ {# M/ H1 v, P二、劲道容易断裂在踝、膝、髋骨、腰、肩、肘、腕等处,因为无法传递完整,    所以容易形成肩、手用力推的现象。* s9 f4 m+ b2 T( M- i' X. N  l( \
三、四正劲:掤、捋、挤、按
' k  ]8 h% m. aⅠ、掤:掤劲为万劲之母,我将其称为「保护劲」,是保护本体的劲,不具伤害性。    全身如球,充气外撑的劲;来力碰到球体外层,自然被旋转带开,无法真正攻进本体之中。    掤劲佈于全身,若练不出来,即是太极球体初步结构尚未完成。因此,没有练出掤劲,不要想要发劲。0 W; E# N0 \  o+ e4 B' N+ x
Ⅱ、捋:捋不是「硬拉」,是让来力顺着太极球体的外缘滑过而自然跌出。    交手时以掤劲形成保护球体,来力时以后脚涌泉连嵴椎至百会形成球的中心轴,轴心为丹田,    来力转动我方中心轴,其力自然被带开。    双手不是拉,仅是架住对方,使其顺着本体的轨道滑开,过程中不能和对方脱离。
% u( X  D! b' z/ }, E+ K) eⅢ、挤:挤劲最重要的是前方的手,「挤」是压迫之意;    交手时双手掤开为球体,顺势侵入对方的格体中破坏之,使对方体势被我方球体张开成无可转圜的地步,    下压、上滚、正面、偏斜等方式破体皆可;前方的手负「破对方格体,逼迫对方」之责。    若前手不能破体,后手之箭不可射出,后手如箭,从丹田射出。    出手要稳,速度要快,形态尖锐的刺入对方的重心之中。
  `6 P# I. E8 J0 VⅣ、按:按劲不是推人劲。    「按」有「下压」之意,依其发出速度可分为「重量下压破体而发出」以及「重量拍落破体而发出」二种。    前者较慢,推手时先以十指尖接触对方灌入重量来破对方格体,再以双掌往下灌入全身重量,    此时会产生折叠点在对方腰椎处。因速度慢,对方腰椎受力后产生往后的弹力而自然弹出。    后者是推手时,直接将全身重量加上重心前移的加速度,从指尖至掌一气呵成快速的灌入对方的重心之处,    这是一种刚体的共振,有极大的破坏力,除了接触点的震伤外,折叠点的腰椎可能因反应不及而断裂,    对方不会弹出而是直接倒地。按劲的使用与本身刚体的完整度有关,愈完整破坏力愈大。
. m" Y) W3 ?7 A! y' ^2 e四、四隅劲:採、列、肘、靠,极具杀伤力。
1 G( b$ t9 e* Y" h7 i+ j9 IⅠ、採:採是后滚牵引的球体运作,「海底针」是採劲的代表动作;    係指使用时让对方自然坠入海底,不可自拔。採劲绝不可用力拉扯,使用时之动力来自对方,    对方来推动我之太极球体而产生向下滚动的状况,牵引对方的运动方向,使其往下坠落海底之中。    我方不可用力抓拉,但可加速球体转动使其加速坠落。1 x7 D: Y" U+ |1 Z7 a8 u
Ⅱ、列:「列」者裂也,是将对方格体撕裂的劲道,是斜转太极球体的运动模式。    「斜飞式」即为採、列之标准例,在快速斜转过程中,产生如刀裂之破坏力。
0 R- }, G$ l* g) ~. t6 fⅢ、肘:分为常见的「横肘」及「立体肘」二种,肘要在鬆的状态下使用。    「横肘」如撞钟,前手臂横直不握拳或虚握拳,上臂要放鬆,腰是摆动的动力来源,    锥尖即肘尖,撞出时本体要如旋转的圆锥体刺出。
5 {; @6 J1 E5 L% _; S, fⅣ、靠:肩靠不是「肩撞」,内在能量的爆发点是丹田,小震盪开始往外扩散,盪到腰传到肩,    就会形成很大的能量,只要「靠」上对方,把能量传递给对方即可;传递速度快,对方会直接破体而受伤。3 [6 X# M3 E% v8 b0 V

- K) m& l- r, T6 x5.3  特殊劲
) }6 N. w& l: Z- b/ V4 u0 wⅠ、截劲:来力击出一半,将发未发之际,我方刚体向前截断,对方体内尚未发出之反弹力会将其弹开。Ⅱ、借劲:来力在我方刚体内转圈后再还给对方。
* |* |1 y) W. ?! QⅢ、鑽劲:又称「螺旋劲」;以丹田为中心,身体转圈产生动能传递出去,最后手臂旋转击出。- Z* D6 Q, ]  `( D9 ^8 s
Ⅳ、震劲:又称「抖擞劲」,为「万劲之父」;丹田旋转产生能量,透过旋转扩散,传递到刚体外缘,    形成很大的震盪能量。与其他劲道搭配,可产生加乘效果。5 s0 S- B- b9 [; ^. U# p+ \% A
Ⅴ、提劲:不是明显的劲,是内在格体完整的表现;两格体接触时,不完整者会被完整者拔根而略浮起,    此即是提劲,是刚体的自然表现,也是所有劲道的「前奏曲」。* N( f4 \/ N/ B; G
Ⅵ、特殊沾黏劲:将格体重量重重的沾黏在对方身上,是柔体的极致表现。身小对力大者特别有用;    「双脚离地」的全身重量加上「震劲」,会形成威力强大的「凌空劲」。& J, R, p& ~1 f8 x
$ @2 V# ~9 R; B3 R6 I
5.4  论意! x: V& b# b1 P* K0 l  @
一、意的三个层次:「专心」、「观照」、「神明」。/ L7 b6 F7 z( T. n/ D" l6 }# r
专心:Ⅰ、专心练拳,Ⅱ、注意全身的整体性,「匀、轻、节节贯串」「一手一式上下相随」。/ j- `+ v$ W: E( F
关照:「用意」不是在控制动作,要超脱身体之外去体会拳架的流动感,「意」在半空,观照练拳。
3 C- J$ [( n/ ]4 \神明:「意」求「神明」,心灵修练之境界,举手投足皆太极,出神入化。
- }1 A& E0 S; @) I# o二、「用意」的注意事项:* ~1 F" T7 f' @# T/ \
Ⅰ、不要用意去控制呼吸
0 X; |$ W" O: M9 ?: OⅡ、不要用意去假想敌人/ E- z/ |9 J- [- o
Ⅲ、不要刻意把拳架打得很柔( y% S# P' u( i  M
Ⅳ、胜负之心的意念放掉
4 \6 T; J3 u* X) Z- u7 M3 g  K
& z, |' K" F! x: b◎第六篇  问答集
' e- t! j) j& n: ]: i& {一、太极的能量很多,其中之一是「奇妙的偏心轴能量」,百会沿嵴椎至涌泉。    推手时我方中心轴被对方压迫形成偏心轴时,能量自蕴而生,来力愈大,偏心轴量愈大,    缠丝劲借由此一能量来运作。2 n+ q+ r/ k) d4 H. C
二、人人天生皆有太极拳,只是被自己的「力量及执着」所蒙蔽。太极拳法旨在让我们的肌肉放鬆。    「鬆」是肌肉完全不用力,只是挂在骨架上。
/ N6 h3 A1 f* I- z1 i三、太极要轻、空、全身虚空,将重量附在对方力量之上,与对方同体,进退完全搭合但接手重量不能改变。    沾黏对方的突点,即对方败势之处,使对方无法抽手,若硬抽手则「逢丢必打」,我方重量自会击其重心。7 J& `8 o" f+ [9 t# ?( l
四、「力之突点」即是「敷」,对方因用力而僵硬的破败点。毫无力之突点时,即是「空」。    每人力之突点皆不同,必须明师指正缺点。6 ?7 k% }1 [/ b( v2 y5 t
五、练太极不须兼学其他武术。+ W  _& a% X" g. r" v' o( u
六、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太极是刚柔同体的拳术,形成刚体之后,就是伸缩自如的球体,就像会呼吸一般。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0-8-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1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非常有用,受益非浅!谢谢。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0-8-20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23 15:17 , Processed in 0.1889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