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 c X. ?; ~9 }
3 m/ S! o5 R( Q- Z. M: s往返圣地 雪域风情
# t' D @$ [' A9 E2 W! n
$ x* J' i. j, n* X* J9 X1 x
7 Z' k( y& P: M6 ` i- D+ K& d 在学院只停留十多天,度过九五年春节后不久,便离开藏区,踏上返归汉地的旅途,这次乘坐学院到成都购货的卡车,经另外一条线取道马尔康,然后翻越大雪山抵达四川省省府成都。在卡车奔向马尔康,快接近观音桥附近一带时,天色已完全黑下来了,汽车前面如灯笼般大的二只眼睛扫射着路面,驱散前面十多米远的黑暗。公路左侧是直立嶙峋而坚固的岩石,一块块岩石棱角尖锐,突出表层,面目狰狞,右侧是一条沟谷,沟谷二旁长满低矮的灌木丛与荆棘,间或有高大的树木,再远处是一片黑 的群山,幽谧寂静。 ( F4 g* Z3 E4 n
突然卡车停住,从车箱中起来一看,只见河谷一侧草地上,浓浓黑暗中燃着一堆篝火,篝火旁用石块支起一只茶锅在烧水,蒸汽上腾,周围围坐着一群女人,神情自在安闲,犹如在家中亲人围坐炉前。其中有一中年妇女,其余是数个从十岁到二十多岁的年青女孩。
; R8 p: ]) S! T6 i+ n' { 熄灭篝火,帮他们收拾好茶瓶水壶、衣服什物上了车,汽车又开始起动了。若遇不上这辆车,她们大概就准备这样在严寒中度过茫茫黑夜。在汉地,黑暗里一个女子从城市的胡同中穿越,尚且心惊胆颤,何况说在严寒的旷野中过夜,而且孤立无援。 / o$ ^, s) g1 H& O3 k' j, m4 ?
汽车到达马尔康,因卡车空荡荡的车箱内无有遮掩,爬越前面大雪山时,必不能抵挡严寒,只好下车改坐马尔康到成都的班车,客车第二天出发,留住车站旅馆一宿。马尔康大于藏区一般如集市规模的县城,大致与康定相当,属于州政-府驻地,市区空气清新,环境美丽。
* {" e. @+ f! m1 H+ i; a% | 无事在街上溜达,路过十字街口路面,见街心一群老老少少十多人的藏民甚为醒目,大约是一个三代人的家庭,穿得破破烂烂,灰尘覆面,如一群叫化子般。走近用手比划示意,彼此仍不知所以然,中有一老年妇女态度和蔼,临走时离十多米远,仍颇有节奏韵味地慢慢向上抬起手臂示意,神情极为雍荣优雅,如贵妇人般。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一个不卑不亢、刚健高大的男子,面目棱角分明,眼光高傲,目不斜视,也加入此行列。后来一老年比丘尼告之,此青年男子刚才在火锅店门前购买了约一百元的几筐泥鳅,放生到了河里。
# a, ]; _* R) H( e 衣服褴褛的外表但却富足高贵的内心,与当今横傲豪华大亨们下流丑陋的内心世界,二者形成极大的反差,给人以强力独特的心灵感受。 7 _& G" W: C5 @# H
到达北京后辞去单位公职,处理完有关事宜,挥泪告别长年相守的师友,又踏上隆隆南去的列车。临走前曾查阅地图,发现从成都经马尔康到色达的路程短了许多,但结果到了马尔康后,才发现马尔康与色达之间不通班车,并且因为马路不好走,易损坏车辆,除了到中途林场运输木材的车辆外,一般无有其它车辆路过。在此滞留了好几天,费尽了周折,终于在临近学院举办法会的前一天,包了一辆愿意去色达并顺路朝拜学院的藏族老乡的大卡车,载着与我一路同行的二位北京居士,连夜兼程驱奔色达县五明佛学院去也。
0 w: \1 ]0 D7 g1 J3 A" \. V 离开马尔康后不久,最先上来一位藏族阿爹,会讲汉语,告诉我说是去看望在五明佛学院当喇嘛的儿子,并参加学院举办的自在祈祷大法会,并说年青时他也曾当过喇嘛,后来在文革中犯了错误,我明白他意思是指在文革中还俗一事。
, F3 L, m! X, D+ r 汽车在马路上不停息地奔了一天,到了晚上又拾上二位约二十岁左右的藏族青年姑娘,身上除了手中提的一袋糌粑外,并无其它任何什物。经藏族阿爹翻译,才知道她俩刚不久从家里偷跑出来,准备到西藏去朝拜一位菩萨,在路上已经走了三天三夜,今天才遇上我们这辆卡车。我感到有些惊奇,但藏族老爹平静地解释说在藏地,若青年人想要去朝拜圣地,而父母又不同意,便偷偷地跑出来是常事,过了一年半载再返回家,父母也不以为怪。
1 o; `% J7 P- b1 J, ]2 L一路上边走边乞讨,逢上免费的车便乘上一段,一般藏族人皆信佛,对朝拜者尽量提供方便,更不会鄙视。一行七人同乘一辆车奔向各自心中的圣地……
1 {& x/ m" |' Q" b 古道长安、春风不度之玉门关、漠漠尘沙的西域之路、古印度辉煌灿烂的那烂陀寺、释迦佛成道之金刚座,北京、冰雪皑皑的大雪山、佛法胜地喇荣沟五明佛学院、雪域圣城拉萨雄伟的布达拉宫,……,一条条漫漫绵长、永无穷尽的朝圣者之路。
# P% Z5 N: _# v 风雪尘沙、高山峻岭、冰川雪峰,骆驼、马车、汽车,……,一条条充满艰辛、虔诚献身、不可阻挡的朝圣者之路。 , `6 }5 _ z4 S
群山低头,河水哽咽,心海翻滚,泪涌心头,在川藏公路交界处,二位年青朝拜者下车直往进入西藏的那条公路了,两条孤独的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越来越小,最后慢慢消失于马路远方,心中默默祝愿她俩一路平安! # c% a H, }) I0 c* C* l+ _. S
/ u) R O/ I0 R* B
, }$ F. h) o; T. r1 E# E
* M5 C+ w! o5 a4 A' M; G
( Z/ t% M; W% F
自在祈祷 剃度出家
- K9 s8 s9 o! K( E: p0 E. E
3 H+ j; |$ Z# {9 K3 D9 V9 s3 H) P) v, D; T! T* g
汽车于三月八日凌晨四时抵达五明佛学院,正好赶上八点钟将要举行的灌顶。 % e" M, c7 h' t
灌顶在世俗中,为古印度王子继承王位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以宝瓶将水沐于太子头上,表明从此以后此太子可以行使国王的一切权利。在密宗,灌顶是为修行人进入密乘举行的一种授权仪式,没有经过灌顶不得翻阅、听闻密乘典籍,更不得修习,否则,纵使勤修苦练数百劫也一事无成,因为没有得到上师开许,没有得到上师开许便得不到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没有传承上师的加持想得到密乘殊胜成就犹如天方夜谭。
8 ^8 O5 o$ M; P: D% Y0 w: q数千人盘腿坐在宽大的草坪上,天降大雪,不一会人人都变成了雪人,但仍魏然不动,上师笑着说是在给我们消业障,我想起了禅宗二祖立雪断臂求法的情景,虽然我们这点苦根本不能与之相比。祈祷、供曼札、皈依、发心、与本尊溶为一体……,从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之历代传承上师连续不断的清净加持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具信弟子的心中,种植、成熟众弟子之解脱善根。 $ D8 F9 J7 [1 G3 U% d
一场灌顶仪式在庄严地进行。 ; _4 @) x/ G) C; @9 b8 I% V* d' N6 m6 o
接着连续开了九天自在祈祷大法会,盛况空前,据说天上有十万持明空行,地上有千位圣人参加法会。汽车一辆接一辆地运送来自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法会的信众,仅僧众前后就达三万五千人,如此多的僧众聚在一起共同诵经念咒祈祷,这在历史与整个世界上皆极为稀有难得。
+ u% c) U- g8 s% n' u7 j; M 二个巨大的黑色牛毛帐蓬支起来了,近十个一人深的大铜锅注满水,燃起熊熊大火沸腾起来了,数千盏酥油灯在闪烁跳跃,铜锣、钹、长号吹奏出阵阵雄壮、奔腾而深远、引人无限遐思的法乐妙音,帐蓬内的念咒声昼夜不断,尼众的大经堂内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高僧大德、瑜珈士与成就者,引得我们这批刚来的汉族弟子极为激动兴奋,忙个不停地顶礼朝拜各位大德,与各位大德结缘,一些藏族喇嘛只能在门外仰头踮脚观望,因为在经堂门口皆有专人守候,除大活佛外,一般喇嘛不得入内,经上师特别恩许,汉族弟众可以例外。
+ y, f1 k3 w6 p6 [: `+ ~: k3 x 在自在祈祷法会期间某日,我突然看见隐迹于一般僧众之中的龙多活佛,斜靠仰坐于一堆用于建筑的木板上,轻闭双眼似乎在养神,但又觉得他处于对外界十分敏锐觉知的状态中,据说瑜珈士即使在睡眠时也处于光明大圆满之觉性中。果然,当我趋向前去时,他便马上睁开双眼,坐直了身子,我小心翼翼地问活佛道:
/ h( P0 T( d0 |) H' [0 I1 v “显宗和密宗好象有些不一样。” 5 c1 P8 Y: W L$ K
“一样嘛,有什么不一样?” , D( @7 D- g3 F6 e
“显宗挺注意威仪,密宗不太注意,是不是烦恼即菩提呀?” ! I% r: f" H+ @9 ?* N9 U
“嗯”龙多活佛似乎在肯定。 0 R9 w; X. L& A, v e' @
“这次法会结束我该修何法?”我无知而恭敬地请示。
5 E" g- a, L0 r9 G “你想做什么吧?”活佛反问道。
8 v( M# M& M% Q- C “我想当喇嘛。”我答言。 , M4 e' Z, q3 j& r3 ~' K
活佛立即往下说道:“那你先剃了发再说。”
) I( S. \+ V' C# Y# t 我想了片刻说:“那请您给我剃度可不可以?”
1 U5 w; `% _( ^: G4 Z$ w5 F9 O “可以”
* S6 u" B5 D& s+ Y “我什么时候可以去您哪里?”
; |/ D/ p* }" ]0 Z/ r9 ~0 u j “随时都可以”
! j6 M2 m9 D& g" k+ R 就这样定下了我与龙多活佛之间永恒的师徒关糸,很自然地确定了我的出家道路,虽然在这之前,我还没有特别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 4 D' G' I& J" e9 e+ L
除了上次来学院听人说,龙多活佛是法-王的上首弟子,以及在偶然场合中见了几次面外,我对活佛其它情况一无所知,只知道在学院里是有名的大德,只在后来,在学院住了几个月后才对活佛的背景有了大致了解。
4 v8 I; g% r' n 在佛教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第五世嘉瓦喇嘛在《西藏王臣记》中说:“怙主文殊在他的事业中,为了转那政教双运的无碍千辐大轮,而化显为应运而成的大供主、善士夫、人中领袖——藏王赤松德赞。”藏王赤松德赞为赞德祖灯和王后金城公主所生,十三岁继位执政,采用佛教君主政策,建立桑耶寺,并将许多佛经命人译成藏文,在雪域大宏佛法,被称为“第二法-王”,于五十九岁时示寂,此即活佛的第一世。
# B J& o0 d5 L: l3 h. ?+ {2 q 其次化显于大梵天、自在天、遍入天等三天神游戏之处为众神讲法,其后在人间为藏王赤热巴巾、曲登王、魔术王、印度南部的格贝王子、尼泊尔达玛然札王子、伏藏大师良各如尼玛俄色……等,如是以自在极多的化身,大转XX,宏扬护持佛法。
+ a4 @4 E$ r% {今身二十一世活佛,龙多丹增荣波,尚未出生前,活佛根让尼玛交给康东尼玛多吉一封信,信中预言道:“活佛龙多丹增荣波,将出生在康巴,更登彭措家,更登彭措心地善良,信仰佛教,其妻呷玛德吉是位举止端重温和、诚实、慎重取舍,勤修世出世间善法的人”。 4 ~6 n3 W" R$ w+ f! C
大师出生之地,一个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充满鸟语花香,令人神往的地方,东临圣地鸭然、南有圣地拉乌卓勾、西边有一闻名世间的圣地——各哦洛拉译,北对美丽的草原和清清的流水。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三日,大师安详的诞生了,是时,这块美丽的草原上空光芒四射,“此象征大师将彻证法界,摧破一切魔障主持圣教,作人天眼目,于末法浊世,力破群昏,光大释迦教法”,家中水缸里的水变成洁白的牛奶,“此表征大师将为众生洒下解脱法乳,大师的传承法流清净而纯正,将给众生带来无量利益”,在大院内飞来两只洁白的鸟,在院内翩翩起舞,并唱起动听的舞曲,引来许多人观看,叹末曾有。“据目击的老人们讲,从来没看到过那样的鸟在别处出现过。”
4 p* [1 Z7 {, q) K( b; x# [9 q: ` 刚出生的大师,显得如同大地般的寂静,即使急躁不安的人,看到他也立时平静,所有的在场者都沉浸在一片安祥之中。疲倦的心灵得到一时的休息。
/ w" p* D4 }# `: _7 U. z( v& C 童年的大师正象一朵稀有的优昙波罗花,心地极为善良,与生俱来的对众生无尽的悲心,使大师为那些可怜的人和动物而时常流泪不止。和小朋友玩耍时,常扮成活佛的样子给他们摸顶念经,经常拜佛,甚至一人坐在山林中修行,大师的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使人们感到惊奇不已。
7 P$ K: s3 C/ y3 p 后来,修琼寺的喇嘛派人到活佛单各亭者处请教,该寺活佛转世于何处,活佛单各亭者告诉他们,龙多活佛的准确出生地和属相。
! F9 q; K- h6 j" m1 E$ Y4 R5 I# \7 L 大师二十七岁时,准备到名震中外的、修行不偏佛法的大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去依止大成就者——如意宝法-王晋美彭措,在大师到达学院的前一天晚上,法-王梦到格萨尔王的大臣德玛宏参,次日大师至学院,受到法-王晋美彭措的亲自接待,待为贵宾,尔后举行“时轮金刚灌顶”法会,在此法会上法-王预言到:“在下个世纪,大师将是宁玛派的大绍胜者”,就在那年秋天,法-王对大师说:“我这后,你是我的传人,你要坐在堪布的法座上。”土龙年,大师在卓吾神山代法-王传授了《时轮大灌顶》经。 & v; }. F+ I1 R8 @& z9 J
自在祈祷法会结束后不久,我去求见了龙多活佛几次,但不知何故,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圆满,可能是心不诚,终于有一天我推门进去,见龙多活佛一个人坐在屋里,经祈求活佛立刻同意现在就给我剃度。 % O2 B0 S# H& y0 g1 s
我坐在龙多活佛面前,活佛把一块布围在我的面前,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得见推子剪头发时,发出的有节奏的轻微的咔嚓声,活佛话不多,平静温和地问我多大了,又问我这是不是第一次剃光头,我说是第一次,快剃完时我问活佛道:“听别人说出家剃度时师傅要念咒的,我怎么没有听您念哩?”师傅平静慈和地答道:“我在心里念了。”然后静静地坐在床边上,轻声吩咐我把头发倒到山上去,我跑上山挖了一个小坑,把师傅剪下的头发埋了进去,附近是山坡、房屋、屋顶上的旗杆,远处是小河、山丘,天上的太阳明晃晃地照耀着,周围一片寂静。
# S9 m h) f. @3 X1 P+ i “嗡啊吽舍,大乐灿烂自在宫殿中,……”熟悉而优美华丽的大自在祈祷文似乎又在寂静的空中轻轻回旋、动荡、漾漪开来。
3 o$ u, i- K" r5 O0 V7 p
$ [9 T/ W/ @$ b# X
5 `% Q4 R+ m4 D& z' _- i0 F3 j
8 F3 a0 F2 |4 A1 l) M6 _伟哉,壮哉! 天下佛子心 6 x1 e9 i) P, h6 _4 _( p
8 K/ H5 W5 {& s/ f
d1 g. P$ x, x5 t& A/ r# W
随着信仰的回归,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信仰者和出家僧侣中,受过现代文明熏陶具一定文化水准的人所占比例增多,以及在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中,西方人对古老的东方文明倾注了越来越强烈的热情、青睐与崇拜,如是在众多交叉因素影响之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明白理解,甚而欣赏因信仰而出家之僧人。 % `: ]: P( {0 v( U5 f2 Y
但我仍遇到一部分人,不管怎样对他们解释,他们总是丝毫不能正确明白僧人为什么要出家。在他们玩固的脑袋里,能找出成百上千条理由解释人们为什么出家,有的理由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毫无根据,或稍一推理便甚觉荒谬。在他们狭窄的视野狭隘的心胸、或对佛教深深的无知盲目、或由于深重之业力习气而对佛教产生轻视与嗔恨、或对轮回盛事深深之贪恋的心目里,人怎么会抛弃五欲之世间而到深山老林去修道,不结婚、不抽烟、不喝酒、不追名夺利,而这些都是他们所深深贪恋的,如同好于吃屎的狗与喜于在肮脏的泥里打滚的猪一样,怎么也不会明白人们为什么不欢喜于它们那样的行为。
% n( h9 t( N6 g! N& r7 \3 q- r 在这些人狭窄的视野中,除了他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受的生活外,便再也想不到任何其它的世界,何况说属于出世间法、不可思议佛法之境界呢?以前一贯的深入人心的陈词滥调就是失恋哪,受到打击哪,或旧社会家里穷吃不上饭哪,以及贬义的看破红尘躲避现实意志消沉哪。失恋了可以像诗人那样跳楼卧轨吃毒药上吊自杀嘛或天涯何处无芳草移情别恋玩世不恭嘛甚而可以象西方自由社会那样过独身生活或是什么嘻皮雅皮,或升华情感献身于科学投身于滚滚革命洪流中嘛,不一定失恋就出家了嘛,现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几乎没有人家穷到吃不饱而为了一口饭到寺庙当和尚的……,也许这些说教般之论调早已没有了市场,我是在这里无的放矢。 7 _8 a E4 W; N) Q5 Y
从我所接触的僧人中,出家原因没有一个是那些不信仰佛教的人脑海里所杜撰的许许多多理由中的一条,皆是由于信仰佛教而出家。对于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来说,虽然尘世生活仍同一般人一样,充满着许许多多的诱惑。但是声色犬马、花天酒地、追名逐利、或山盟海誓温情脉脉、钻研科学创新技术、专家教授国际名流、发动群众搬山移海、推动历史献身主义……,如是芸芸大千世界纷纷扰扰之表相世界之后,退居一室独自静静一思,这一切到底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6 M; {, n, C7 o" _4 u 以世俗狭窄的眼光看,从各各不同的有情迷梦般的追求中,也许具一定虚幻之价值与意义,但与一切智智之佛陀伟大的智慧所启示的真理、浩瀚之心胸所包含之世界相比,这一切的一切显得那样地微不足道,可以说是毫无意义,一钱不值!
- N$ A9 l5 W. c+ q' _ 耽着于仅有数百年历史,限于天文望远镜与显微镜所扫视的空间,用凡夫分别念所推知演绎的科学;沉迷于心胸仅容于情人、亲友、阶级或宗派所产生的感情,如是这些人自以为是、傲慢十足,根本不想去探寻一下圣贤们教诲的意义,如是之人虽为专家教授、国际名流不为愚人又为何,纵使腰缠万贯、荣华富贵不为蠢人又为何?!
( s1 t) j2 n) A9 n! V# l6 b 也许又有一些人认为,你们出家人不要妻子孩子父母,没有感情哪。实际上一般善人中孝子多,品行恶劣与人为恶之人,难于想象能对父母产生什么孝顺之心,孝子出忠臣,善与善有一定关联,只不过出家人对父母孝顺的方式、观念、价值取向与世俗人不尽相同罢了。
& M% G- a% P1 B9 X1 V 与我同校之好友,北京大学哲学糸的高材生明海法师,在校曾风云一时,毕业后不久,便依上净下慧大和尚,于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出家。当时不敢告诉家人,后家里人不知从何渠道得知,千里迢迢赶至柏林禅寺,母亲哭得死去活来,非要儿子回家还俗不可。而明海师信仰弥坚,愿以刀断掌以表其心,母亲遂止。而后又故情复萌,明海师无法,写一绝别信置于案上,准备与师傅告别,复被老母看见。情激易事变,老母无法,只得罢其心,由一居士护送返回故里(其后不久,由于观音菩萨的灵感感应,全家人皆信佛,而母亲犹坚,与先前宛如两人,这是后话)。事后我问明海师当时心情,他说,要出家母亲又是这样,满母亲愿,回家还俗又实在没有意思,很绝望,想与师傅一别,下世再做师傅的弟子。
8 N' S6 S: A- r' z$ } 同样一个明海师,一次我去柏林禅寺看望他,见门框上写着一副对联,左联为“发心当和尚”,右联为“随缘消旧业”。走时他表情很沉重,并小心翼翼拿出一个纸包,双手捧着,手有些颤抖地打开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数不清有多少层,层层的纸大概是经过长期摩挲,显得有些破旧,最后终于露出一叠人民币。这是他一年来积攒的衣单费,托我转交给他妹妹带回家给父母亲。 " q% L( o: B4 n2 s
这哪里是钱!分明包着的是一颗沉沉的血泪之心,以后每当我想到当时的情景都想落泪。对真理对佛陀的虔敬之情,对父母包含如泪如血之赤子之心,在明海法师身上溶而为一,此似无情胜有情!伟哉、壮哉,明海师!
+ X2 B& \4 t5 p# e. x+ C( Q; h* L! z+ R( P4 a
- @, L" O! v7 `7 O( A0 {
9 U$ _" F: Y# n) s- {$ B1 H9 F2 C# T2 }
- Y8 P6 M; R q* s, d忆念恩师 悲从心来 9 K5 T* b+ A- a6 {8 j9 x
+ t, K1 y' i3 _+ X- X! _6 ~6 [7 g
' e1 h, g6 G* ]* @4 {, b6 U# u在校时,我与明海师俩人是同时从净慧恩师座下受居士三皈依戒的,明海师虽比我小几岁,但却先我出家几年。现在虽身在藏区,但想起在汉地与显宗寺庙、大德及师兄弟们接触过程中,给我留下一幕幕温馨感人幽思无限的情景,似乎永恒不能忘怀。
. e# i# _4 K# ~; N 记得某段时间,有那么一年半载,几乎每个星期天学校放假时,我都要从北京西郊校园区乘上332路电车到动物园,再换上103路电车,赶到市中心的广济寺净慧法师住处,不知为了什么,总之在他老人家周围身边,在他那小小的屋里、小小的庭院内,总是散发着安祥、平和,一到星期天,他老人家那里便挤满了人,一般是大学生等青年知识分子,如一群子女般围绕在师傅面前,体验那温馨、幸福。 1 x: o v2 r! _& R; t) _
坐在他老人家那里,有一片灿烂阳光照射一样的感觉,一切烦恼皆烟消云散,没有过去、未来,没有为什么,一切皆处于永恒的祥和与明朗之中,一切都感到很自然,即使不说话也并没有一丝尴尬。 % ?8 z4 g& \. n2 N9 W1 o ?1 I# U
我发现好象他老人家的目光能遍于每个角落,不管你坐在哪里,似乎那慈祥如秋水般澄清的眼睛都在关切地注视着你。从他老人家身上找不到一丝世间凡人庸俗之相,体现的是宇宙永恒的和谐与完美。以前我只是从佛经中寻找真理,现在从他老人家身上发现真理遍于一切,微小琐屑事物中,一举一动日常生活中,无不体现着真理,体现着佛陀之教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心动魄,但那平凡之中又无有一处不是伟大。有时,师傅显得如儿童般天真纯朴,抚着肚子呵呵大笑,没有一丝距离,是那样的亲切;但有时,师傅盘起腿来,双眼微闭,神光内敛,面容平静,又显得那样神妙莫测,天高地远。
- S7 o' u( J/ u" _( t6 b) W" M4 B 平凡之中显伟大,睿智之中见纯朴,“平常心是道”之伟大禅师风范,在他老人家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 X, A! i" I1 ^7 C7 k+ G6 C
后来利用学校的一个假期,我又到云居山真如禅寺体验了一个月的生活。住持方丈、一诚大和尚身材伟岸,两眼炯炯如炬,神情悠闲如野鹤,同样的纯真古朴中透着高深莫测,大约禅宗高僧大德皆有这种在一举一动平凡事物中,体现那凡人不可窥知的圣者境界与智慧,于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中,体现菩萨那包容一切之同体大悲之圣贤风格,这种超俗迥然立于世间的圣贤精神,不得不让人感到亲切敬畏而甘心情愿拜伏于其足下,这在尘世间绝无所见,只在画家所描绘的古代圣贤肖像画中所能见到。
1 F; j6 ?6 T$ z1 {" H9 | 真如禅寺处于云居山顶宽阔的平台上,周围植物茂盛,古树参天,历代寺庙高僧大德的墓碑,如群星般散落掩埋于古道荒草之间。寺庙的一草一木、一栋一瓦,皆使我感到那样的亲切古朴自然,我想,即使不修道,而在此朝看日霞,暮观日落,坐于大雄宝殿前静听流水松声,终老一生,也会如神仙般一样的悠闲快乐。
' F& F/ {1 h& P3 I 木制的瓢、桶、山上引来的水、僧人们在洗衣服、足踏在木制的楼板上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入睡前传来那阵阵咚咚的鼓声,以及传向那遥远山野、森林,古老而幽长的祈祷诵咒声……,这一切的一切,如遥远的历史一般的古老而凝重,且又亲切而现实,这一切的一切,总是泛起我心里幽幽的、不知从何处生起的一种绵绵情绪,使我心灵为之流连而往返。 H# c3 x2 G% U
显与密、密与显本来皆是诸佛如来、我等大师所抉择的究竟清净教法,但仍有一些显露痴暗,不知融通理解,诋毁圣教,轻视显宗,或三两相聚或东窜西走,说什么这个法不殊胜哪,某个大德不怎样哪,拾一些花边轶事皮毛之类的东西或道听途说,自以为见多识广,实际上对佛法之精髓并无透彻之了解,对某些显宗大德也从未接触过或最多在公共场合见过一二次面,以自已有限智力之分别念,凭是非慎恚之心便开始诽谤起来了,甚或听见别人供养显宗大德便说你供养做什么,听见别人修显宗教法便说你修这个法做什么,如是之人不是邪魔入心又为何?
( Q9 o6 y I7 W W- H( r6 Y, I. ~( d 再看此类人之品行,出离心菩提心没有,正知正念没有,自以为一修财神法金钱便会滚滚而来,一修诛法世界上私仇怨敌便会统统完蛋,自以为天下老子第一,修的是无上大密宗,不要说是大密宗,不入邪道不入恶趣便十分幸哉,大密宗岂有不容显宗岂有不容他人?!口若悬河哗众取宠中隐藏着无聊,宏法修道豪言壮语中透着庸俗,如是之辈岂配对显宗高僧大德指指点点。 9 L- F7 q1 r6 l+ s6 W I
下面引证金刚上师索达吉堪布在其《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一文中的教言,以奉劝此辈不要妄造口业,否则便如恶人以唾啐天还落自面,迎风扬尘还归自身,自造恶业殃及自身而于圣贤丝毫无损:
; C. @+ ?, R; M1 x- x6 z/ y: a9 X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为适应各种不同有情之根器意乐等而宣说种种法门、宗派及解脱之道。诸凡所有教派虽暂时抉择的方法、修行的仪轨等不相同,而究竟之密意皆成一趣,因为各派大师实则同一故。” 1 S: S: y# L3 \- _6 F
“不仅如此,彼等大师所抉择之法要,如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大威德及明心见性等,在已证显空无别的瑜珈士面前也是无有差异的。” : b! H! K+ s6 y
“各派教法本无差异,但以凡夫之分别心看来犹有区别,也实属自然。若他宗教法与自己想法稍有不同时,不可轻易诽谤。因为凡夫不能直接衡量诸佛菩萨深奥善说之义,《胜乐金刚续》说:‘众生根基既无边,如来幻化亦无边,若于自宗不相同,即时不能作诽谤,应当发愿将来知。’”
, Z; }9 T L5 E/ _/ T4 n “是故在学道时对所有各宗派的如来教法与证法,生起真实无伪的信心而观清净,此乃极为重要。相反自己少有一方面的细微理智,增上傲慢,贪执自宗,嗔恚他宗,互为嫉妒,显露痴暗,诋毁圣法,造罪无边,唯有堕入金刚地狱,故应谨慎。《宝性论》云:‘何者依止恶友嗔恚佛,杀害父母罗汉破僧合,彼若思维法性必解脱,何人意嗔圣法无解脱。’《日藏经》云:‘宁可吾身碎,不应谤善法。’《月灯经》云:‘若于瞻部洲,毁坏所有塔,何人诽谤法,此过较其大。若于恒沙数,杀害阿罗汉,何人诽谤法,此过较其大。’《般若八千颂》云:‘造五无间罪,不及谤法像。’又经云:‘谁人诽谤法,俱胝千万年,感受地狱苦,又生旁生界,生人盲卑陋,诸根不具足,不闻三宝名。’等有极多教证,以明谤法之过失。麦彭仁波切之《三戒立一体论》亦云:‘自他偏袒之说法,即如有一父二子,其二子执为异父而诤论。’等如是所说也,由此,吾等作为佛教徒,纵然无力成办宏法利生之广大事业,但不能故意摧毁诽谤释迦佛传下的甘露妙法。如萨迦班智达说:‘虽无能力宏佛法,而不应理损害法。’与其出诽谤之言,不如闭口默言更好。宝曼论云:‘愚者少说极佳。’诸大师常说:‘愚者少言,佛法无害。’此义相同也。”
+ T0 ^8 Q# q6 U! p: X “于此义宗喀巴大师有云:‘若知异宗无相违,一切经论知窍诀,则易证悟佛密意!’”0 \1 ]1 }6 J7 \% S& ?
: L% E3 V) I1 o
: H% a" O/ |$ n- R, f
9 a- c! C+ V% G6 i3 U. [& H: `) ^2 L9 N% \1 Z$ K
5 m/ Z, @8 M, f2 c; ]7 Z
" k4 Z+ u" w0 v ]( F% K+ M
# ^6 M1 p4 V% c
* g# j: Z5 Y1 p" V' q* G
6 s& T7 w; Y+ K% n% v# ^+ k+ j; g: e W8 M& K8 R
3 D7 H% K) y, F& o8 Y: @) Y2 b) _- W3 E& {/ I
+ v ?' v9 E, R' D% k, {7 k8 d9 ]& H O6 a/ ~3 q'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