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1|回复: 3

[其他] 面试故事:成功从第十八次失败开始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5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先介绍一下自己吧”!又是老套,每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都好像例行公事一样。我强打精神从大学讲起,直到说完最后一份工作,然后“挤”出一个微笑看着面试者,心想:该问问题了吧?6 t# ?* I6 d) Z9 b8 V
  " P( o1 i1 l9 C: b, H" e4 Z
  这已是我到第十八家公司参加面试。北京工作机会多,但竞争激烈,一个好职位往往有几十人来竞聘。在吃了一次次“闭门羹”后,我仍旧每天不倦地挤公车、找工作,当我被第十八家公司拒之门外时,我心灰意冷了。心想:要不是原公司经营不利进行裁员,打死我也会留在原公司。想着同事之间友好和睦,回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的心有一丝惆怅。离职近一个月,我仍没找到工作,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夜里,我辗转难眠,心想:自己是重点大学毕业,有两年的销售经验,英语流利,外形不算差,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冥思苦想后我终于得出答案:自己觉得找工作易如反掌,其实面临着众多应聘者的竞争,因此必须调整自傲的心态。
( v* n5 Y4 z, I- {; `; g! ?/ x! T" Q  ( [7 m/ E. [$ P: B9 P
  我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把简历改头换面。原有的简历平铺直叙,体现不出优势。我于是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按时间顺序一一列出,让人一目了然。联系方式写在最显眼位置,然后在简历右上角贴上了自己得意的“玉照”。接下来我又穿梭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投递出大约30份简历。我还在网上投简历,看到合适的职位,就投上一份。投之前,我会认真给公司写封短信,谈谈对公司的看法、建议以及发展设想,以期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积极准备,我赢得了许多面试机会。汲取以往求职失败的经历,我深知面试时千万不能迟到,衣着要得体,到公司就算等上两个小时,也要面带微笑(没准这是公司变相地考察应聘者的忍耐力)。见到招聘人员尤其是年龄比自己大的,一定要讲礼貌。在谈工资之前,要认真了解市场行情,慎开“金口”。每每从一家公司走出来,我感觉都是打了一场硬仗。
) z& k* B9 B2 q! ~1 l, ?  5 Q: N; b/ _! O9 @
  几轮面试过后,同时有3家公司向我抛出“橄榄枝”,特别是一家大型电信运营公司的副总裁助理这个职位,我非常心仪。面试那天,我穿上职业套装,略施粉黛,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公司敬候。当被前任助理领到副总裁办公室时,我顿时心跳加速,可能是太想得到这份工作吧。当让我读一篇英文时,手竟有些发抖,不过由于基本功扎实,还是顺利过关。接着对方问我对这个职位的看法,我当时没有深思熟虑,顺嘴说想多了解业务的事,谋求将来做到更高的职位。没想到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我失去了这份工作,对方以“阅历浅薄、有野心”将我淘汰。“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面试过程中,我都小心翼翼地从公司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回答问题。一个月后,我终于被一家马来西亚的电脑服务公司录用了。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职故事:“说”出来的好工作

谁能用独到的眼光,在时代的夹缝中寻得机遇,谁就能获得成功!- f! W7 `9 e- `2 x2 v
5 g& S7 J/ Z) [' @$ T
  赚钱独立是我高中时便怀揣的一个梦想。于是,刚进大学的我随着一股“打工风”一哄而起,但不久便退出了。主要因为那时出去赚钱的方式不外乎发传单、市调、派送这些。当同学撩起袖管给我看他发传单时和门卫大打出手留下的乌青块儿,作市场调查的好友哭诉老板故意找茬扣押工钱时,我忿忿地想:大学生打工的待遇跟民工还有什么两样!! S9 g- Q8 F. ~
! m) _/ u" E9 H- E) I4 `: }
  于是,我收回了心思,暂时不考虑赚钱,而是猛攻英语,告诉自己先运足底气再说。事实证明我的选择还是挺明智的,大二便一口气拿下了中级口译和六级pass.之后我便开始盘算起自己的将来了。
2 D: N+ \- p! w2 d# ~" q* W2 ~3 u) r" r4 e% P, Q/ \' t3 f$ n, _
  我的求职观可能和多数大学生不太一样。先说大多数人的:
6 Z1 m% l  Q/ D: k3 Q# W; D$ e3 _3 z: J/ c% \/ p. o, F  T
  每年招聘会上,那些著名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的外企格外受青睐,往往是一个offer十几甚至几十个人抢破头。而通常很多名企,像毕马威只要复旦、交大、财大等名牌学校毕业的。西门子更是非名校研究生不招。也许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抢手的必定是好东西。, u8 V7 B4 i: k6 \3 t

5 Y+ d, m) e+ U( T  其实外企的工作节奏和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至于薪水,虽然每个月到手的数目不薄,但如果把平时无偿加班加点的时间统统算进去,恐怕就不怎么令人羡慕了。而且一个大企业往往从上到下分工相当细致,一个新手刚入门,通常重复些简单劳动,直接上司也不太可能是老外,练习语言这样的愿望很难实现。) p/ ]: L+ F' c4 V2 {/ d3 U& b7 F
  U- @, l6 e3 A7 c
  大概因为我读的专业是心理学,平时很注重对自身心理需求的满足,我渴望发挥自身,而不是求安稳地过日子。本来,叔叔有个好友在欧姆龙里做部门经理,他很乐意接纳我进去实习。但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过这样朝九晚五的日子,便拒绝了。但我没有停止寻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坚信一定能找到一份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工作。
/ s  q4 {. ?! X# b+ G. F7 L& F( o: c4 Z7 u( l4 ^5 s* G! X2 ?
  这么写你可别以为我弹得一手好钢琴或是会跳拉丁舞之类的。我所谓的“兴趣特长”是指我从小就特别爱说,也特别能说。很小的时候,我就参加少年宫的“故事班”,是班里的“故事大王”;上了初中,我每年都参加学校里的辩论赛,还拿过“最佳辩手奖”呢。
+ Z; |+ ^- N8 }" h- e
& U: ]7 f% t& ~# h. m7 a' I) @$ Q8 v  W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一天我在网上转悠时看见一家公司招聘兼职培训师的信息。想像中培训师就是耍口才的,很羡慕,投了份简历过去,几天后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份“面试通知”。2 f& K1 t3 @; ?+ y# C, ?$ a. S
: s& y6 @! ~  f. T/ c9 B9 A
  我记得经理当时说的这番话:“你呢,做讲师年纪是小了,其他来面试的最小也大你6岁。不过,看你既是师范大学的,又念心理学,似乎很符合讲师的条件啊……”接着我试讲了一刻钟,话题十分引人入胜——“如何应对焦虑”。在我滔滔不绝之后他当场拍板录用我。
: @' c) n/ \  ~1 O& Z
) @4 \) D+ ^7 z" u7 N" C  公司每个月都会举办公开课推广自己的品牌,讲课的培训师都是些很有实力的人。大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和给500强培训的经验。不过我听了很多讲师的课后,发现他们讲的内容大都八九不离十——企业管理。
5 Q/ M# j0 d: G8 P
0 u# a: l9 a' X. g  企业培训仅仅是传授工作经验吗?我从国外知名教育集团Netg的网上课程中发现企业内训的课程包括:个人发展、沟通技巧、团队组建等等。每个系列再细分的话,有改善记忆、压力管理、EQ的认识等……这些才是我的所长啊。# w+ f9 f# C1 T
; n* p* z% A5 w8 E' R$ f; k% I
  在选择讲课内容时,我没有规规矩矩地走套路,去讲自己毫无概念的企业管理,而是挑了我喜欢和擅长的心理学内容。) h! i8 X; u, c% ]- @
3 b3 j, I! p3 ~( ]/ i- g4 B; F& x
  公司给我开了个网上课程的账号,又把那些优秀讲师的课堂录像刻成VCD让我模仿。那一阵,我经常对着镜子练,对着摄像机讲,甚至拉同学去空教室给他们上课……我的勤奋见效很快。公司决定给我一次做公开课的机会。
/ l: |7 `" f' o0 r
/ M! p7 B5 j6 N; u& b% n) J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身着正装,将长发高高盘起,站在中环广场顶楼豪华教室的讲台前,面对的是一群企业里的中层经理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大约35岁,洗耳恭听眼前一位20岁的女孩带来的公开课——如何改善记忆……1 A% A  {6 X" z; g& H' H2 g4 G

: s% W! O- B2 S( d( d" L7 Z7 m: @% e  从那一天起,我的生活开始改变了,我的社交圈不再局限于学校。有时培训一结束,就会有学员主动递名片,问我要E-mail什么的。起先我并不在意,但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意识到了这就是社交!
7 z" O$ [' p; G- F7 u. X! C/ J- X7 S) S. k6 X  e! G/ s, C0 `
  那天,我接到个电话,对方说他正经营一家商务咨询公司,曾经听过我的课,急需一个英文翻译陪他参加一天的商务展会。我听了后真是心花怒放,那时我刚考完口译,正摩拳擦掌想施展一下呢。后来才知道,他开会时和我的同事坐一块儿,无意中得知我的英语很棒!
8 J5 W+ d9 ~# H+ z1 \1 k
- J, K! Y% X/ j5 H8 X; s2 i$ B/ |$ a  人际网越来越广,机会便越来越多。至今,我已做过一次陪同、两次交传(译员在讲话人讲完一句、一个意群、一段甚至整篇后译出目标语言的翻译方式)、一次同传(同声传译)。但英语对我而言,只是一种交际的手段、赚钱的方式,仅此而已。我不会把它当成自己的专业来训练,因为我没想过要做职业同传。# h  y9 P; R6 n3 Q9 D4 C

% t4 T* f' i  K6 u4 g4 p3 E& G  毕业后,我想继续做我的培训师,发挥演讲的特长。同时也不舍得放弃自己的专业——心理学,它给了我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又想当个心理咨询师——把这笔财富分享给更多的人。我的职业理想是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同时扮演着诉说与倾听的角色。  q5 G. w' i1 `2 s- N

" ~) |- J% f6 b, C& f2 S  机遇就像泥沙中的金子,正如徐小平说的那样:谁能用独到的眼光,在时代的夹缝中寻得机遇,谁就能获得成功!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6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转贴的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应该是转的吧....网上和华人报纸上都有好多这样的成功人士经历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24 08:41 , Processed in 0.18123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