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7|回复: 7

四气五味说家常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5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tsingyang 于 2009-5-5 10:08 编辑 ( d7 c2 z7 F* h2 W8 }! ]; y9 e

" D; C; x1 Q3 P1 R* o! g* S' x  四气五味是中医研究药物药性的一套理论。它通过对药物寒、热、温、凉的药性和酸、甘、辛、苦、咸的药味,来分析药物的作用特性。后世又发展了药物归经学说,丰富了中医的药学理论。不过今天不谈这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说些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就是我们天天吃的、用的东西,从中医分析,都有些什么样的性质,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H; L+ p0 e4 a. J7 U, d6 I0 g, j5 r6 t/ ^6 ]5 J" x8 ^9 t6 ?3 j
  其实,食物和药物之间,在中医看来,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例如,当病人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顿、脘腹凹陷、胃中漉漉、脉象细数时,该开什么药呢?如果辨证辨不出来,病人再说一句“我饿了”,再笨的人都知道送碗米饭过来,而不是去煎八珍汤。人参、当归纵然补气血再好,也不如四两米饭对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物何尝又不是药物。其它如海藻治瘿,糙米治脚气,都是家常的食物,却都不是其它药物所能轻易替代的。所以,食物并不是简单的为我们提供营养,实际上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
6 J8 H1 P' ~" {1 V+ q: b( c% \' U- x0 [/ ~& A
  但可惜的是,人们对食物的知识了解得实在很有限,而且大多数只局限于西医的结论。但西医的方法往往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过度的强调蛋白质、糖、维生素等单独成分,而对食物的综合特性缺乏描述。以下我们列举一些日常的食物,描述其中医特性,希望对爱好健康的人有所参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米]:* |; i8 }! l9 ^2 ~+ y  ?' S
  性平,味甘。能养胃,生津,益气。大米的品种不下数百种,这只谈其大概。不同的品种在作用上是略有差异的。以我的经验而言,似乎以泰国香米的养胃效果为胜。有人认为早米的营养较好,但实际上早米之质略硬,胃强无碍,胃弱则不宜。晚米质柔,对胃弱者比较适宜,但性质较为濡腻,有些人也不大喜欢。糯米则更为滞腻,却有补脾益肺的作用。中医有个“补肺阿胶汤”,里面就用了糯米。市面上还可以看到“粳米”,质地晶莹,很漂亮。粳米养胃作用特别好,而且不太滋腻,还有生津的效果。脾胃不好的人,可以用它来熬稀饭,加入淮山、莲子、大枣等,是个不错的调补方法。现在的米虽然多,但其实香味是大不如以前。毕竟化肥的大量使用,冲淡了大米本身的内在质地。好的米会固有一种米香味,香气越浓,一般也就越地道。( {  ?9 _6 s1 j6 u' W. @
$ u6 g: B: {& H$ u7 e! ]
  现在生活水准日益提高,餐桌上往往是菜多饭少。表面上看可以加强营养,其实味厚反而伤胃。再说营养超过了人体的需求,就成为痰湿浊滞潜伏在体内,成为日后发病的隐患。再说,就“营养”的概念而言,符合人体需求的就是营养,否则宁可说是糟粕。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米就是最好的营养。其中尤以米粥养胃之效果最好,天下药物无胜于此。. \5 C. U& {4 d% P; ?- ~1 D
# H, O1 M  {+ _% j3 E7 R9 N+ D
  另外由于大米之性至为平和,所以对各种寒热不调,内风外毒,脏气不和,营卫不足,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健康来源于平衡,而胃气则是平衡的支点。所以,请各位务必重视胃气,重视我们每天的食物:大米。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2_83:}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本帖最后由 tsingyang 于 2009-5-5 17:27 编辑
! W8 p2 O* b) o+ ~- l& S, m: C- X' a) r) V# J
[麦]:9 l& _/ c, z$ M6 |. ]+ |
  性平,味甘。不过与大米相比,略兼湿滞。所以一般都要碾粉做成面制品食用,若发酵后则更助于消化。其养胃生津之力稍差,但益气充形效果却有胜之。所以北方人体格、气魄亦较南方人为强。大致来说,胃气好的人宜食糙粮、面食为佳,而胃气弱则宜食细粮、米谷为宜。另外现在盛行各种方面方便面,由于经过干燥工艺,不仅不能养胃,反且损胃。当然偶尔用之倒可以醒脾开胃(中医云:“脾喜燥,胃喜湿”),切不可常食。干燥的食品是从来谈不上真正的营养。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singyang 于 2009-5-5 17:27 编辑 . O+ `! v! h& x. j
* R9 G" t4 j/ Q2 I0 C0 j
[纯净水]:7 E, s( c% l4 Y8 e2 l9 _
  中医是很重视“水”的。在《食物本草》中,就列载有一百余种“水”。水的功效无外乎滋润津液,好的水质还可以滋阴降火,流通经脉。但纯净水却是本世纪一项最没有必要的饮食发明,虽然它在其它方面可能有很大的用途。因为水性本寒,大多数要经过加热沸腾后饮用。加热的过程一是消减其寒性,二是杀灭其不洁净的成分。加热后的水分子虽然一样,但其分子链在结构上与没有加热恐有不同的。所以纯净水虽然过滤掉了其他成分,但在性质上却显示出寒性。实质上这还是生水,久久服用于人体气化是不利的。有一次一个病人问我:“为什么喝纯净水还会腹痛?”其实就是由于其内在的寒性没有消解所引起的。俗语说:“水停十日成毒水”。纯净水虽然过滤了细菌,但长期的置放,其沉滞之性只怕有增无减。所以建议各位饮用加热后的水为宜。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用油]:
' {3 L: X- A# m4 R7 I食用油有多种,但共同功效都在于养“液”。液的功能偏向于滋润人体的骨髓、脑、关节、皮肤、毛发等。人类比其它动物摄取额外多的油料,所以脑髓也较其它物种发达。从滋养的效果上来说,以茶子油为最好,猪油其次(不过现在猪肉都是规模饲养,其油质也大打折扣),再者为菜籽油,棉籽油及棕榈油则不宜多食。油性大多偏温,唯猪油略偏凉。好的油质还略有甘味。油类对提高人体活性,温补相火,加强气化,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油性属浊荤之气,不利清气流通,过度摄入则易导致湿热内积,经脉阻塞,生痰化火,亦可乱性,因此特别强调适度的原则。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盐]:
/ O* V2 f2 L! f; X  h% @2 `& w  盐的性味偏凉,作用趋向于内收和下沉,且入营分、血分。盐虽然是矿物质,却对人的生命活动意义重要。中医认为咸味属水,在脏腑属肾。所以盐有下引食物之营养滋补入肾的作用。人类要比其它哺乳动物摄入更多的盐,这是满足更为活跃的少阴(肾、脑、骨髓、生殖系等)经脉活动的需要。9 ^$ S' m* l; ^. d
  盐和油一样,往往是炒菜调味最基本的佐料,起到增强食物的“味”的作用。从营养的角度分析,食物的“味”和其营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味”的本质,就是来源于食物的内涵之精华。所以地道的食物,也是味道十足的。相反,味道不淳的食物,任其如何包装宣传,也是谈不上真正地道的营养。盐的作用,就在于使食物的味充分渗出,增强味道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加营养。7 p* R' J! e  m8 X; N
  不过就饮食而言,也不能单纯以追求“味”为目标。人体对“味”的接受是要以脾胃为基础的。有些食物,如酱菜,卤制品,固然属于味道到家,但如果过食,反而会有伤胃阴。膏粱之品,大鱼大肉,也都是味厚之品,如果摄入超过人体需求,引起糖尿病的话,所谓营养,也与鸠毒无异了。
; b- y, x1 x2 H$ l% h  所以盐的摄入也要以适度为原则。中西部地区,地气较厚,人的胃气也较实,饮食略微偏咸;东南沿海地区,地气较薄,人的胃气也较薄,饮食固以清淡为宜。同样对不同人的体质,标准也是不同的。盐分摄入多少,要依胃气、肾气的情况而定。这就如同房子和家具的关系。房子大的话,家具可以多放些;房子小的话,则少放些。而一般来说,宽敞些总是看起来更舒服。所以就中医养生的观点来说,提倡以饮食清淡,有利于经脉疏通,但也不要到“食不知味”的地步。
$ v, P4 J/ v8 D; R  由于盐有一定的收敛性质,所以素体经脉痹阻,血脉不畅的人以少食为宜。特别是水肿病属阳气不通的患者,要减少食盐的摄入。
5 B# d7 w. r0 ]! C" \$ W* k  盐一般分为井盐和海盐。我认为前者如果质地较纯的话,效果要比海盐好。但现在市面上一般只售海盐,井盐已经很少见了。现在的工艺先进,海盐已很少苦味。不过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每包盐里面都要放碘。真的大家都缺碘么?以前人吃井盐的多,缺碘的也只是极少数。如果一窝蜂都来补碘,这到底是造福还是造孽?所以科学如果走向极端的话,反而成了迷信。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谈了些水米油盐等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必须摄入的食物成分。它们虽然很平常,但却很重要。不过话说回来,仅这些是远远谈不上食物调理的全部。《内经》有言,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各种蔬菜、水果、肉食类,都能补益精气,但各有偏性,其中道理,又不可不知。下面择其要者,略谈一二。8 O6 e% \- j( X& J* u' ]$ W

, F7 D7 h0 m' h, _# H: b  
水果类
* w6 J1 ]# @: I
  之所以把水果类放到前面来谈,我看也是时势而然吧。今人和以前的食物相比大不相同。国人在以前以素食为主,而现在肉食类的份量在每个家庭的餐桌上是显著增加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会和美国一样,鸡肉比白菜还便宜。肉食的增加当然可以提高营养水平,不过顺带的问题也就出现:积滞内生,三焦不通,经脉痹阻,体内“交通”告急!肥胖症、糖尿病、中风、心脏病、脂肪肝,试想想有多少病是吃出来的。再者国人的饮食长期适应素食,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蛋白质,真不知往哪搁!西方人的情况也不乐观,虽说他们一直以肉食为主,但长期缺乏运动,超负荷工作,又不象中国人这样历来就懂“惜精保气”,结果气不胜形,外强中干者比比如是。# v6 `5 A! `* `( U" _7 f! j% S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大家都去做和尚,都来吃素。在营养所能平衡的范围内,尽量调济各种成分,使之能对形体机能产生最大的益处和最小的损害。怎样平衡?让我们关注一下平时不太关注的食物——水果。
* q/ ?. Y+ _3 n) X* u4 a; s  水果的共同作用大致说来有两个:一是生津液,二是消浊滞。这两点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大率肉食之类,中医皆认为是“厚味”。味厚则伤阴,多食则发渴,久食甚则变为消渴热中之证。而生津润燥止渴,则是水果之擅长。久之则阴分充实,虚火不升,实火自降,五脏安和,六腑通畅,皆其养阴之功。此外厚味属浊,在滋养形体的同时也容易堆积体内“垃圾”,堆在哪里哪里就出问题。现代医学研究了很多清除“垃圾”的对策,以我看来都不及水果直接而有效。诸位是否注意过食物之中惟水果之类生食而不需熟制?其中自有其道理。按中医的话说,“生通熟补”。这个“通”就是流通脏腑经脉的意思。而且水果之性大多属气清味薄芳香之品,本性即善于流通。古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自然赋予植物流通天地之精气的本质,每种植物都有天生对抗腐败的机能。当机体能充足摄入这些活性之汁液时,痰浊积滞不消自消,脏腑百脉不通自通。
2 g- ^+ g( O9 }4 ^% j  当然事情都是两面的。水果虽能生津散浊,毕竟凉性居多,平素胃寒便溏或有水湿者少用为宜。那么有没有温性的水果呢?其实还不少。比如荔枝,入口清爽,其性却是大热,多食极易上火。所以水果这个大家族中,每种的个性是有不同的。
4 y( t6 ]5 Z3 C! n- j+ L7 C  这种不同一方面表现在寒热温凉上,二则体现在脏腑走向上(这个概念用中医的术语来说就是“归经”)。例如前面说到的荔枝,从脏腑上说入心(包络)、肝为主。所以吃了上火,也表现为心火、肝火为多。不过上火毕竟是副面效应,从正面的角度上来说,它能补养心、肝的营血,润津液,利心智。对于心、肝脏不足者是比较适宜的。龙眼与荔枝性子大抵类似,惟甘润之性稍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9-28 15:14 , Processed in 0.15947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