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7) 鸡蛋( 0)
|
美国侨报:中式英语受捧 学学老外包容度
' ~5 Y- L# S7 q' _2009年06月01日 11:05 4 u |: a3 p; o7 q8 u* Y+ n, E0 V
来源:中国新闻网
6 {' C2 t+ ~1 k" C) s M
' Z" @* V' C* B/ t+ ?5 t6 a中新网6月1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刊文认为,曾经中国民众普遍英语水平低下而造就出的“中式英语”,今天竟成老外追捧的语言。联想近日大陆知名国学学者痛斥网络不规范用语,其态度与英语国家接受“中式英语”形成鲜明对照。相较老外的包容,中国学者对网络语言似缺乏应有胸襟。语言文字规范并非一成不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改变。文化包容性常表现在对外来语接纳程度,试想,当大多数中国人学会像老外那样欣然接纳“中式英语”,中国文化将会开创一个怎样的盛世?
4 P; c2 I6 N! s% _/ H" i2 x& B7 v+ ^
3 i. o( ^. K; n5 ^+ v8 U+ i 文章摘录如下:2 a9 ]) N( E9 b! k9 a7 H- n5 u7 c& z$ r
; }* Z' @/ T7 b! M/ j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由于曾经中国民众普遍的英语水平低下而造就出来的“中式英语”,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被视为“雷”人和丢脸的代名词,但今天,此种英语竟成了老外追捧的语言,甚至有老外专门为“中式英语”写了两本书。; w/ N) |( A8 v5 r7 p, S
. x7 `: ?/ y$ y8 B 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正是这种紧密的联系让“中式英语”得以进入老外的视线,比如上世纪常从中国人口中冒出的“Long time no see”,据说在后来的热播美剧《越狱》(Prison Break)》中都听到了,这足以体现中国和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力。
' N( }: s% ^ D. j G# o/ g q0 v- L
广州媒体报道,一大批地道的中国话变成了英语新词汇。如广东话的“饮茶”被直译为drinktea,《四书》被称为Four Books,“和平崛起”成了peaceful rising。
; Y: }8 [& y P7 R- v/ |* g8 i; ], s
! l7 j5 D% ?7 V& w. r' e 这让人联想到近日大陆知名国学学者李敬一痛斥眼下网络出现的不规范用语及“火星文”。在这位教授眼中,不规范的遣词造句和不知所云的“火星文”风靡网上,是糟蹋了数千年形成的中国汉语言文字体系,并将喜好网络语言的年轻人斥为“欺师灭祖”,其态度与英语国家接受“中式英语”形成鲜明对照。6 S1 y) F& m" y9 a+ }' I
( u8 [9 R7 {) `# n& j2 Y
其实,网络语言和现实语言越来越呈现融合的趋势。什么是“网络语言”?什么又是正宗的“汉语言文字体系”或者现实语言?恐怕已很难清晰界定。
. o5 i: T* f: s. Y7 i- T% o4 i7 Z/ V6 E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已超过3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随意、诙谐、搞笑,让人轻松、富有想象力,更因为其来源于现实生活、且无拘无束,网络语言的影响力正在随网民群体的壮大而不断扩展、散发魅力。
6 Q) `! ~/ P$ T, z T
. E+ D# b; K; N3 q5 x. D, B 而相较于老外对“中式英语”的包容,笔者以为,中国学者对网络语言似乎缺乏应有的胸襟。
9 U. w8 t# Q/ q- V9 ^
0 \1 Z6 {' Q7 ?* k 语言文字规范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宋元时流行的“官话”到今天的普通话、汉语言文字不是也经过多次变迁吗?
% G) W$ E& f4 `+ G$ c3 b
$ D% s. _ A" \( L 文化的包容性时常也表现在对外来语的接纳程度上,试想,当大多数中国人学会了像老外那样欣欣然接纳“中式英语”,中国文化将会开创一个怎样的盛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