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2|回复: 2

[加国新闻] 新移民的困惑:多伦多这地方抗震吗?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4-25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张亮
1 B1 C* u2 z8 A+ Y
" ?  C5 A0 E. q# B5 ?2 ?8 }“5.12汶川地震”的伤口还在我们心中隐隐作痛,“4.14玉树地震”再次降临。天摧地塌、山崩地裂的7.1级强震不仅撕裂了大地,吞噬了生命,也让国人心如刀割、忧心如焚。2010年似乎进入了地震高发期,继 1 月 12 日 海地发生7.3级强震以后, 2 月 27 日智利发生史上罕见的8.8地震。紧接着,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一时间,地震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加拿大广播公司消息称: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外80公里处就是太平洋地震带,那里也存在发生类似智利强震的危险,而温哥华将受到毁灭性灾难的威胁。
& L/ U: ~* m& W- O" q8 R+ t" d
( ~3 y2 n" U% o " G) f% [$ a1 ?: Z% Y

7 I  s# a* x: T  O, W; R" S加拿大地质情况怎样?多伦多有无地震可能?我们普遍居住的轻体木框结构的房子是否能够抵御7级以上的地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地震专家和建筑设计师,为心怀地震恐惧的读者答疑解惑。2 E- o' O0 Y9 `8 z0 `  R) \
# B1 @, t# h* W. z% v5 n) Y
担心加东地震,并非杞人忧天!
) o& h( _4 U( K4 j
0 |  l! B4 s, R+ \6 A/ K%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在这个巨大地震环中,加拿大西部不幸被圈入。据了解,加拿大每年平均发生1 500次地震。其中,约1 000次发生在西部,其余大多数发生在东部。在历次地震中,约100次地震超过里氏3级,人们感觉到了震感。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是负责研究和记录本国地震的自然资源机构。该机构统计资料显示:加拿大西部,尤其是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地震活动带。由于,加拿大西海岸是世界上少有的4大板块会合和相互作用的几个地区之一,总共有3种不同类型的板块运动,从而容易产生强烈的地震活动。有充分证据表明,温哥华岛附近的胡安德富卡板块俯冲断层和北美板块目前正相互挤压,在地壳中产生应变。正是这种地壳的挤压作用导致BC省西南部每年发生300次左右的小地震,而温哥华岛附近甚至发生过里氏8级以上的地震。5 R, B  c8 Y' v
4 q! _9 F! m2 H( C! x

2 [) @  J9 g- i2 v" }
0 ^0 s0 u* F+ ^; u多伦多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多数人认为:加拿大东部位于北美板块中稳定的大陆区域内,地震活动比较少。然而事实上,这块大陆在千年历史中也发生过破坏性的大地震。根据统计,加拿大东部每年约发生300次地震。其中,超过4级的有4次,超过3级的有30次,约有15次只有震感。值得思考的是,专家很难对加拿大东部地震原因给出明确结论。因为常规情况下,地震活动的速率和震级与板块的相互作用直接相关,而加拿大东部却不属于这种情况,它是北美板块稳定内陆的一部分。有专家认为:加拿大东部地区的地震集中发生在地壳薄弱的地区,没有板块边界,断层位置也很少。之所以发生地震活可能与区域应力场有关。% ~5 }9 g2 g, f. x5 `4 C
0 a0 u# I( f/ Z8 u' j" E
据地震专家、专门从事构造流变学、岩石地震波速研究的嵇少丞教授介绍:“加拿大大陆的特点是中间地块稳定,东西两边不稳定。中间是加拿大地盾,岩石圈有近二百公里厚,发生7.5级以上的地震几乎不太可能。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北美和阿拉斯加大陆下面俯冲,加拿大西海岸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大,例如Queen Charlotte 岛于1949年8月22日就曾发生过一次8.1级大地震,温哥华岛1946年6月23日发生过一次7.3级地震。加拿大历史上因地震死亡的仅有一人,发生在1732年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断裂带6级地震中。”
, L0 z" v: B$ X" ]+ T6 R7 o0 `1 N& h8 x8 Q: I" D; |
值得庆幸的是,包括多伦多在内的加拿大东部地区虽然比中部地区更容易发生地震,但震级不会强烈,也不会发生破坏性、灾难性的大地震。
' @7 V, \, `- R( w# o+ k# l. u$ S9 Q0 n( ^* W1 H0 p8 g
轻体木框结构的民房能抗震吗?# ]( i! Y- h* Y! T( l2 c+ F' j3 z- p5 x

' ~2 ~6 Z( g7 B初到加拿大的人一定会对这里的房子感到奇怪,为什么楼上的居民轻轻走路,楼下都会听得一清二楚?为什么敲哪里,都会听到“咚”、“咚”空洞的声音?答案很简单,加拿大多数民宅都是木框结构,除了地基是砖、石,房子的其余组成部分多为板、材结构。0 V9 d7 C& v% Y
. _0 t9 v( n+ U0 J* P
加拿大建房很有意思。起初挖地基的时候,十几个人操作着各种机械忙作一团,人们可以看到如同国内般的火热施工情景。等到地基打完,木框架竖起之后,一栋偌大的房子就是靠两、三名工人搭建起来的。该情形颇似搭积木。建筑工人把木梁、人字架、墙壁、门窗、楼板等尺寸正好的型材安装在木框结构中,便组成了一栋漂亮的房子。
! i% j8 d* v& f7 B# A5 q0 K- l5 O! `/ S& T+ j5 Z
人们住在“木屋”里面,虽然可以享受冬暖夏凉的惬意,但也不由得担心这幢空洞洞、轻飘飘的房子是否坚固?——平时踩在地板上,都可以听到楼板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如果遇上地震,还不得像搭建过高的积木一样,哗啦一声倒塌了?, M3 h+ z' K. K% O( H  m* Y
) Q2 @! G  M4 g  X: ]
事实恰恰相反。据土木工程师牛润生介绍:“地震的威力主要是水平作用力伴随着竖向作用力。看似坚固的砖混结构房屋无法承受地震的水平作用力。这些以方砖、水泥构成的砌体结构房子会如同玻璃落地一样瞬间碎裂、倒塌。往往自重越大的房子,承受的水平作用力也越大,被摧毁的程度则更大。目前,国内介于唐山大地震之后,已经逐步取消预制板结构的房屋,开始推广砖混结构和钢筋框架结构的抗震型房产。抗震性能最好的是钢筋框架结构,但这种房产造价很高,一般用于银行、高级住宅、商场、写字楼、机关、单位等场所。普通民宅碍于造价的原因往往采用砖混结构。这种结构如同木桶被箍上了铁丝,遇到强烈地震时,砖混房子不会瞬间崩塌,房产四周围住的钢筋会有力托起歪倒的结构,给居住者创造更多的时间逃生。”
/ f" s2 m8 \, B, a* f/ c- h9 g. x  P
相比之下,加拿大普遍采用的轻体木结构房子却具备明显的抗震优势。首先,木材质量较轻是一项优势,这意味着作用到房屋上的地震力也较小。其次,木材质地高强而且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当地震降临时,以钉连接的木结构建筑允许一定限度的弯曲以吸收和消散能量。最重要一点,诞生于19世纪早期的轻型木框架结构房屋,在地震中具有优越的保障生命安全的性能。木框架结构中,木构件细小、尺寸规范、间隔紧密。大多数的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构成墙壁骨架的垂直墙骨;构成楼板的水平搁栅;以及支撑屋顶的椽木或桁架。当墙体由斜撑木板形成墙覆面板时,它便具有了侧向抵抗力,进而形成了一个剪力墙系统。所有部件共同支撑起建筑物,使之可以抵抗重力、风及地震的冲击。与其他形式的建筑相比,平台框架式木房是地震时较为安全的地方。4 B9 s( O! h- b% g. O

/ |% M9 v: Y9 Z) o加拿大木框架房屋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中均有良好的表现。加拿大国家林产业技术研究院(Forintek Canada Corporation)对过去40余年、世界上近50万栋经受过地震的木结构建筑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木框架结构房屋可以抵御强烈的震动,在地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结构破坏也较低。在调查的7次强烈地震中,总共只有34人因平台框架建筑损坏而丧生。
& j9 e- n; R$ J1 Q* ?  s
; w) q0 P+ P( D2 c: G0 F电视中经常教导人们遇到地震时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面和车里面,而是要以比家具、车辆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它们旁边。因为,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车辆旁,家具和车辆可以支撑起倒塌物品的重量,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看到这类消息的国人很不理解:家具怎能支撑住楼上砸下的重物?看完这篇报道,您就会知道:加拿大的木结构房子虽然自重较轻,但不容易震倒,即便倒塌,也会借助家具为人们撑起求生空间。! Z3 i, L, U8 r
; n2 Z. `2 I) Z3 A$ K
生活在低概率地震区域,又住在抗震性良好的木结构房子里,我们可以放心了!
鲜花(177) 鸡蛋(0)
发表于 2010-4-25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新闻。
鲜花(25) 鸡蛋(0)
发表于 2010-4-2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知识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4-27 14:05 , Processed in 0.1944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