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前言:
+ K' ~: V8 G, e9 c
& T. g! T8 p1 ]1 W& z. T. I5 o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公认其概括了般若的精要所在,为唐朝玄奘所译,但还是比较玄虚,尤其多虚指、密咒、梵语等,非常人所能理解通透,因此,我将那些古文的虚指、密咒、梵语等全部译为现代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经文进行重新整理,以通俗、易懂为目的,有些地方直译不通或不甚合理之处改为意译,以贯彻前后含义,尽量保持原有意义不变。另书一解,以作为心经此译的解释,供大家参考与意见。浅薄不当之处请各位高人指点。
2 `0 q' k6 {) ~- _' i! C7 q* F8 p* F, J% O, q6 x7 \
================================================
% N& @9 k) v e- f9 O0 K9 B% m1 }! Z/ L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8 Z% {+ v L+ y( u4 Z c: l5 [8 g& f2 _1 d+ x7 A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KB,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 p2 ]& [. F1 l: e& A4 F
% |: q+ G. G' Y3 E1 A================================================ [1 n- p z) C) u3 A
$ w% D' _5 Q( ?4 @& }0 _: S5 ]" h6 Y《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译 ?6 i2 {1 P7 r+ ~7 S; }
$ S9 d# P4 X" N; c1 C. L+ d- W% g; R
观照自心,不为实、虚的万物所动,修行达到智慧入定的时候,便能够洞悉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虚幻,从而超脱于一切生死苦厄之外。 0 v) a9 _, {# I( A4 L3 |
; q" r L0 q+ Y+ P非大智慧者不能领悟: , ?1 }+ \; h. m# r
物质和虚幻都是相对的,互相包容的、互相转换、不稳定的,不能将两者武断地拆分,相对性才是世界的真相。
- T9 n* x1 m r我们平常说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绝对虚空。 空不是物质绝对消失之后才有的, 空与物质本来没有绝对的界限, 空是包含物质的虚空。
3 r9 R6 p) n) A! i不要执迷于任何一个极端, 不要偏执于任何一极, 既不执着于世界一切都是虚无, 也不执着于世界一切都是物质。
" }6 P' a* l; G7 ?1 Y) O+ z感知、思考、行为、认知,都同样是与外界联系而产生的,也是相对性的,不可孤立、极端地根据自己的感知来片面地理解、判断这个世界。
% [8 q( W T5 _* l$ E* R
' W- F# l7 x; S6 m& [只有用佛家的妙智慧去理解、把握世界虚空、实相的度,没有了妄想之心,不为凡尘俗事所困扰,也就不会因为个人的生死得失、修为的圣人凡夫、知识的狭抑宽广而影响对佛学的修为。
1 f* w; b3 \8 u1 Q, C
/ x9 l" l) z# I- h/ b人的感官认知,都是因缘机会,虚幻而成的,不可以用充满杂念的心去追求虚幻的认知。 所以修佛的人要时时观照, 不可执迷于色、空的极端---因为执迷而容易丧失对一切真实世界的认识了解。
( P( j" _) Z: B5 D* [* p5 `人的感官对世界的认知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可能存在误解, 如果能够了解以佛学的方式去理解。 最终能够做到心平气和,不为任何外界因素所困扰,陶冶涵养,终归能认知世界本性。 1 L: `* Z7 m+ h) {" b2 g
+ A; f. x5 S: u4 z' h+ ^
人的主观意识是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些凡尘俗识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佛法,时刻观照,才能摆脱一切凡尘俗识,了然世界真相。
" q* Z+ G, _% [3 @0 Z7 L( n3 D
9 N- a3 j6 Y2 X! u! z人类的痛苦因缘,都是因果流转所至,有其根源可寻,只要理解了世界的真实性,扫除一切执著,把握因缘起因,也就可以控制和消除了苦难的因缘。达此大乘境界,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脱,也不至于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会只追求参悟生死。因此才会胸怀博大,不执着于摆脱个人苦难为目的,而是投入地以度化人间苦难为己任。
7 m& Q& t# f. p
5 s2 a g! ?1 q% P5 R+ m明白了这种烦恼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考消除苦难的方法,进而行动起来,修善止恶,消除世间苦难的来源。 , V8 K0 \- M. m- j% P9 A4 C% A
) P% U2 A1 n, u- g- n7 c( \
修行之人,依法修持,待到功德圆满,机缘成熟,心态稳定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丝毫虚妄杂念,也就无所谓对解脱凡尘俗事、心魔障碍、生死困惑的牵挂了。 / ?6 {3 j) g/ J+ Y
$ I& `8 ] ]( ]. r5 o' u
. O7 x6 d2 N4 w只要心中没有牵挂,没有障碍,也就不会有对凡尘俗事的操心。
! k- C7 x: c* N! v, ]3 v5 ]远离虚幻梦想,达到大超脱的境界。
5 w5 [# z& n4 Z X2 s' a& D3 c3 l0 W
无论何时、何地的修成者,都是按照佛家特有的妙智慧达到参悟的彼岸,从而达到至高无上的大觉大悟境地。
8 C3 \/ \% _; W9 C
r9 s& L- b; ]3 ]- x所以说,佛家的妙智慧是有广大神通的、能破除心中的黑暗迷茫,引导你走向觉悟的境地,世间修行没有比着更简单有效的方法了,般若法是修佛的最佳心要,依此修行是成佛的途径,修般若法,能破除心中迷障,令你看透世界的本质,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所以般若法门是有效实用的。 # B; Y" |: S$ e: M" H, b5 O: E
+ e7 [, K1 z8 k/ b4 x6 y, j: g
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有实效的一门学问,能使人掌握世界的本质。为了大家都能更好的理解、修行,再告诉大家一个句有实效的话,按此修行:归回本性,普渡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依照此话修行,能快速达到佛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