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0|回复: 0

中医天天学(9):六经辩证的六经和内经中六经的关系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8-8-2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Acup2 于 2018-8-20 12:53 编辑
- p% O4 G! Z& ?. ]$ c) \- ?( l- ]
3 s0 I; e, U% a* y+ q+ o' Y六经辩证的六经和内经中六经的关系:
: b% {  x. W+ E# x) R1 U0 H6 }0 s, Y' H8 _* ~; _! v) H
关于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关系,历史上一直争论不止。这个争论的重要性在于是否应该从黄帝内经的理论来解释伤寒论。近代认为伤寒论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的医生有刘渡舟,郝万山等。而认为伤寒论并不来自于黄帝内经,而是来源于其他理论基础,如汤液经法,的有胡希恕等。
- R" F% ~3 A/ G9 p: p5 L# P3 `6 R7 [6 {5 o8 Q; s
这种认识上的差别原因是通用宋版伤寒论中的序言部分明确写道伤寒论是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而作伤寒论。当然还因为伤寒论中杂有针灸治疗的内容,这些内容而后黄帝内经的内容相吻合。而非反对者的理由是宋版伤寒论的序言部分为王叔和或其他后人所增,并非伤寒论原文;伤寒论中疾病的传递顺序和黄帝内经明显不同;伤寒论中三阳病的治疗原则(太阳发汗,少阳和解,阳明泻下)和黄帝内经三阳疾病的治疗原则(三阳皆汗)明显不同;伤寒论中的三阴皆不可下,而黄帝内经中是皆可下;伤寒论中的太阳病涉及到太阳膀胱,太阴肺,而太阴病仅仅涉及太阴脾而不包括太阴肺病;等等。所以,有人认为黄帝内经以解释生理为主;而伤寒论是临床病理描述为主。
7 C3 q/ _: J6 ?& r  Y, j* `7 i3 }5 Q# y# L. h1 a% e6 ]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黄帝内经在广泛描述人体生理机能之后,其介绍的治疗方法以针灸为主。针灸以经络疾病为主,经络疾病相对单纯,比较复杂的疾病针灸难以胜任。而伤寒论专注的是草药治疗,其关注点是人体在外感疾病时全身性反应,这种反应是全身性的,涉及多个经络(脏腑)的,而不是单一经络的。请注意中医历史上治疗外感性疾病,特别是重大传染病时,是以草药疗法为主的。针灸疗法到现在仍以治疗症状为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伤寒论中有针灸的内容,但是基本上是草药的辅助疗法。无论伤寒论是遵循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原则,我们必须承认伤寒论描述的是客观的临床疾病的表现和发展变化的现实。问题应该是黄帝内经的理论如何解释这些临床现象,能否解释这些临床现象。另外,除了黄帝内经,尚有其他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如《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白氏)旁经》。在不清楚这些书籍的内容之前,有必要问一个问题:黄帝内经的理论是否是中国古人理解人和自然,健康和疾病的唯一理论?
- d* P4 q: \9 \8 b
) Y6 t; L8 ?. V1 ^; u6 c7 J刘渡舟:! g9 b8 G5 z' |$ l0 \! Z
6 j" k6 }+ {4 V' f
张仲景明明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怎能偏偏抛弃《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经脉呢?; Q* ?8 ^  P4 Q  m, A

  m$ q7 y6 Q  k5 V, }5 W2 D1 l) F; G《伤寒论》头一条就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与《素问•热论》的”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相呼应,是同一病理反应。同时,《伤寒论》多处谈经络与传经。例如,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没有经脉就无法针刺阳明。再如,”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不讲经脉能行吗?
* Z' @- t! B3 g5 v
3 K" D. G  G2 l3 i+ G7 c《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辨的就是脏腑经络的客观反映。如果离开这个前提谈六经分证,那是不可思议的。
) M1 ]+ s2 a+ f4 a/ j3 C3 e& T, d+ v" G
胡希恕:2 Q/ j  q. B5 e5 T6 u

9 K, c! B4 h1 A# T, P" @太阳病不但传半表半里,也直接传里。这也是一般,它由表直接传里而发生阳明病。说明什么问题呢?说这个太阳病啊,由表往里传,表里相传了,它或者传半表半里,或者传里。这与《内经》的六经就不一样了。他的书也引用那些话,(但)很少。我们看到有少阳病传阳明,没有看到阳明病传少阳。
8 u7 W0 l7 H8 R/ B
, \0 c* a. M7 j0 q; J; x8 w在张仲景以前有本《汤液经》,在《汤液经》那个时候,它这个概要都具备了,你象这个六经名病啊,具我的想法在这个《汤液经》上,张仲景在作这个书的时候,是根据《汤液经》。皇甫谧对医学有修养,也是个历史学家,他说张仲景跟同郡的张伯祖学医,那都是皇甫谧说的。 皇甫谧是晋人,跟那个王叔和差不多,这个书是王叔和撰述的,假设有这个序言,这个序言明说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这套东西,皇甫谧不会不尊重本人的序,却说他是从这个《汤液经》上来的,他说他这个论广汤液为数十卷,可见这个皇甫谧那个时候没有这个序,这个序可能是南北朝那个时候搞的。这个序言对我们影响最大,历代注家呀都根据这个《素问》,说张仲景这个书是在内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认为这个是毫无关系。
- ~1 T2 u9 L# o3 Y( c% x/ ~; \9 k6 x+ N
伤寒论的六经与内经这个六经,就不一样,它说是太阳、阳明、少阳都在表,可发汗,它在三四天入了脏腑,它说那是阴病,那可以下。尤其这个疾病传递顺序,也不是先太阳,后阳明,再少阳,然后那个说得很妙了,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厥阴之后又返回来太阳,谁见到这个病了? 这不成了一个怪病吗,没有。所以黄帝内经的六经它讲递传,伤寒论的这个六经一开始讲表里相传,这是决不一样的。内经说这个六经递传,由太阳传阳明,由阳明传少阳,咱们在临床就没看到过阳明传少阳的病,没有;更没有六经治完了回头再传太阳,更没有,所以他不是从内经上来的。还有一点,内经说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皆主表,可汗而已,伤寒论说阳明不可发汗少阳不可发汗。1 l& m  c- ]2 a; F  [$ `
       & A+ E3 K' T1 g5 R" R* K
伤寒论这个书不是讲循经发病,不是说太阳经发病了, 阳明经发病了,决不是。
, g# ~. g7 v! O' X% s1 {+ `1 a5 d( r4 i2 }
古人是通过实践发现疾病的规律和治疗的一种方法,这些都是通过实践来的,这个东西永远存在的,客观存在的,可是古人对它是认识,有些是不足的,你看象六经,这个六经是自然而然的六个疾病的类型,怎么来认识它,相信我们再讲一讲,讲一讲六经和八纲等等情况,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它就这么几个类型,就这么来认识就对了,古人也是这么认识的,他就要发挥(解释)这个里头的理了,为什么就这么六个类型了,所以就想到针灸经络之说了,就起了六经来名之,这个就害人不浅了。
* g  j6 ~$ `9 T2 D! b5 ^% V. T1 I
3 t0 {2 i7 L# S5 W" N郝万山:
+ {1 {+ P/ a- x/ C( S8 d
! u4 v+ Q, K5 L* N2 |! A古人认为阴阳学说既然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古人觉得,把一切事物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还不够,不能说明阴阳量的变化,只能说明阴阳气质的变化,所以又把阴阳又各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它的本意就是区别阴阳气量的多少。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而厥阴为一阴。 2 e7 v0 _: S' a  @! j4 \) Y* T
) @6 }" I  g8 k/ _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它就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里它是什么意思呢,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 f; v3 ~8 F2 k$ r+ t, W( j* B: {" ]3 L: [" ^
内经中即那个胃经和胃府,叫做阳明,膀胱叫把它太阳,是根据脏府的生理功能,根据脏府和经络阴阳气的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和划分的,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府和命名经络的。
% B8 O" W- O7 ?0 l7 S; |1 Z  {; s5 k7 W% T5 m
应当说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它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
/ n: i. e4 g* D, F, W3 L' b7 R) I  K3 f, D* E8 h. |, e
如果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把它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那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话。在《伤寒论》中,我们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它是个病理的概念。既然它是病理的概念,它就涉及到病变部位,它就涉及到病变性质,它就涉及到病变发展的趋势。
4 O7 n- e& {; A8 L% f
( Q- }* I8 ?* r# e  j9 ]* Z  w7 w从太阳病来说,它的病变的部位,是不是就像《黄帝内经》那样,涉及到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府呢?不是这样的。! P' h/ C1 h; y) e; ^+ ?

$ ?! s- L- g  r/ q1 v& h因为张仲景是收集了大量的病例,他把这些病例都写在竹板上、写在木板上,那个时候并没有辩证的思路,他说我怎么能够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把这些病证分清楚呢?他在分。这一大堆病,它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好,就把它叫做太阳病吧。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为什么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它归属于太阳呢?因为体表的阳气的量最大,他认为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肾,所以就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那么它的病性是什么?是阳证;病势是什么?是阳证的初起。你不是说太阳的阳气量最大吗,可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从邪气的角度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那么邪气的性质呢是属于阴性的。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那么阴阳相叠加,你说充其量不是阳证的初起阶段吗?所以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并不是阳证最厉害的,它是阳证的初起。
7 a% Q0 M# Y$ q' Q. V4 @( U. h( I* Q9 `6 {! f7 ~) s* F. T' z
张仲景的这种六经辩证,他是按照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的,而不是机械地按照《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来的。六经病是外邪和人体内在抗病能力相互作用后的病位和病性的综合结果,而不仅仅是生理状态下经络和脏腑内阴阳二气量的多少。   
- }7 O4 a$ x" |. F   
9 g# `( B1 r7 T* }  }0 x! N这样的话,我们讲到了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它是一种病理的(含义)。三阴三阳的这种命名,它包含有病位的意义、包含有病性的意义、也包含病势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病证的概括。& F" z9 c! M4 G1 O. `5 W# _

, ~5 ]- [& g$ i8 ~/ W% F) a, n: }蔡长福: 7 Z4 o# ~. M3 f/ d; o
& V8 a- {+ y& A, [. n& k" W
六经不是仲景提出来,这是黄帝内经上面的。那是内经的,六经病变里面的。六经和六病,经病同源,一回事,没有六经,也没有六病。六病是绝对有,是写在岐伯与黄帝的对话,是他两个说的,也不是仲景写的。仲景从黄帝内经中简化出来的,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p: M+ b2 I3 a2 s/ {

, j: a$ J3 k# d9 u冯世纶: 3 M8 B, c* T1 J
6 d" T8 z" W1 k% n
这种用五行、六气联系人体五脏生理病理的论述,在《内经》里非常多,这种理论在中国(更确切地说在中原),经后世发展得丰富多彩,其理论也多歧纷纭。其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和推衍性,有时根据疾病症状的表现,有时更注重根据季节、气候、地域等。
" H) }. q" e7 Z! o1 f; Y6 u
; N: ?; @9 Z+ S9 L) d4 f3 z  r已知《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方》,《汤液》也用五行理论指导五脏辨证。但张仲景撰用了39个方证,却绝然不再用其脏腑补泻名,这里很明显,张仲景抛弃了五行五脏理论,跳出五行外,而主用八纲辨证。全书的主要内容是以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其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论中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来自八纲,具体内容即其提纲。《伤寒论》是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无须再用五行五脏理论。章太炎先生称:“不拘五行生克之论者,盖独仲景一人耳。”又说:“自《素问》、《难经》以五行内统五脏,外贯百病,其说多附会。逮仲景作,独《伤寒论》平脉篇、《金匮要略》首章一及之,余悉不道……。”这里要明确:《伤寒论》中的平脉篇、《金匮要略》的首章是王叔和所加入,由此,也更可知《伤寒论》不用五行、六气理论。
( n" X) R  j' _6 _: y- s( \  y$ l8 l2 g
《内经》以五脏五行、经络流注为生理基础,论病则以其五脏六气变化为主。其特点重视五行、六气,五脏附会五行,如“病之生变,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从多方面论述病因病机,治疗不但治本脏病,还要考虑生克的脏腑。即临床辨证治疗可从五个方面考虑,也即遇一病(证)时,既可从心论治,也可从脾论治,也可从肾论治,也可从肝论治,也可从肺论治,因此,辨证论治是五元论。  l; V2 b- R9 h' Q- \7 S

5 q" p: D; o$ q/ Y- Q& B0 f《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再辨方证,即凡遇病(证)先辨六经所属,治疗时再辨方证,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与《内经》五种可能显然不同,因此,《伤寒论》是一元论。
4 c! j" ^" N! w; ~! H% u
. S0 Q* l* p. T+ F. E4 W《内经》偏重于病因病机辨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素问•举痛论),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生气通天论》)。“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素问•疟论》)。因而临床注重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多推衍脏腑经络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具体致病之外邪,如风寒朿表(肺),用辛温解表(宣肺);如风热束表(肺),治用辛凉解表(宣肺)。又往往根据气候、季节而判定外邪的属性而指导治疗,如秋冬多为风寒束表,多宜辛温;春夏多为风温犯表,多宜辛凉。' ^6 u* _! B; {  B: I+ \
6 [/ W, U' E( _  w
《伤寒论》的辨证主要依据人体患病后所反映出的症状特点、病情、病性,也即形成的证来治病,针对的是证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不推论经脉流注、致病具体外邪。凡在表者发汗解表,阳热实证(太阳病)无汗者,用麻黄类方药,有汗者,用桂枝类方药;阴寒虚证(少阴病)无汗者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有汗者用桂枝加附子汤。即是说多用辛温解表,没有辛凉解表之方,只有在里热、阳明里热时方用辛凉清里,而不是解表。
# i$ M7 o! q% t1 W& k) e1 C
6 S# ~% G5 R. @; c; `! b. m* @更重要的是,六经概念不同而治疗不同:《内经》谓:“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即认为三阳病皆可用汗法。而《伤寒论》的少阳病治用和法;阳明病治用清里热法,皆忌用汗法。对三阴的治疗更明显不同,《内经》谓:“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伤寒论》的三阴病,除少阴病用汗法外,太阴、厥阴皆忌用汗法和泄下法。
7 S% j, e5 d. Y: U! t7 o% i2 y. I3 F/ [/ N2 \: b0 d3 z5 N5 }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内经》有很多篇章论述了五脏虚损造成的各种无外邪的虚劳病证及外邪造成的邪实之证,在后世衍变为内伤病和外感病,治疗分成补虚和祛邪截然分明。- E7 k/ B4 r& _5 s$ H3 h
+ G5 q! G$ g0 _  K1 A8 x! ~
《伤寒论》的六经是人体患病后正邪相争反映出的六种证候,因以疾病反映出的症状为辨证、治疗依据,不把疾病分为内伤和外感。治疗时多宗扶正祛邪,如太阳病的麻黄汤、桂枝汤温中解表、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温阳解表、太阴病的理中汤温中祛寒邪等。
% F; U7 D# Q, {, z; [/ [" y% A. ~) [+ ~9 D
寨王潮:
: `: a9 b- `* y! A% @: _0 e( S) A& l& h& ?+ a* A& O
从来不跳出经络以及归经理论去谈论《伤寒论》,其实正是一直以来中医界对《伤寒论》误解的肇端。(药物的归经理论,其实也相当值得商榷,为甚麽药物不是归到脏腑中,而是要归到一条气血行走的经络之上去产生作用?) 当三阴三阳被当成是六条经络时,其当中所包含的概念,随即被简化成几近毫无意义的「病位病所」。《易‧系辞传》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三阴三阳本来是一个无形却又含义广阔的「道」,如今却只被当成了是专指经络这「器」,是相当可惜的。这种把三阴三阳意义大大地狭窄化的做法,其实正同时把《伤寒论》的应用亦大大地狭窄化了。% \# F' S+ a. v
7 t1 ~. u, z5 D/ M* [
方国强:
3 m# `  ]( y0 t& N) N: V% B9 k+ g7 J6 k8 R3 |2 W
笔者以为,《内经》中所谓的‘施治’,只能适用于针灸,对于‘汤液’来说,因书中仅载药方14首,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故只能成就其‘诊断’,难以称之为‘施治’.
& s6 W, v. K7 V( ^. I8 V+ c) F# d( q' g7 j  p1 C
笔者还认为,医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在辨证施治、组方用药上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异。《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的不同点:
* U# ^: t- Y1 h) q5 P% u# t4 ~- z9 p+ j1 I  u2 O
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医方推测,《伊尹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以中药药物五行属性来用药,有严格的组方用药法则;而且,“五脏病症”与“天行病症”的组方用药在理法上亦不尽相同,五脏虚实病症(杂病)按五行理论用补泻汤治疗,天行热病(伤寒)按阴阳理论用升扶方剂治疗。
. B$ Y  k0 L# _' z5 c  |- q2 m4 Y7 h8 z1 q  |% N1 p3 N. I( i
《伤寒杂病论》乃继承并已脱胎于《伊尹汤液经》。《伤寒杂病论》打破了《伊尹汤液经》之“五脏病症”与“天行病症”的方证界限,将五脏(杂)病方与天行热病(伤寒)方互用,从《伤寒杂病论》撰用《汤液经》之原方中可知之,从《伤寒论》各种传世本中可知之。, d9 a- D! f6 z  a) T
4 |: j: f/ G. d: b$ Q, W
《伤寒杂病论》按《神农本草经》以中药药物气味、功效而用药。对单方所用药物味数(组方用药)已无严格的规定(法则),为求取方剂功效,单方所用药物从一味至几十味。9 R3 z# B% F" W0 A0 W5 C7 U

, `# Z1 s5 \: H  o2 S- L《伤寒杂病论》在天行热病(伤寒)的诊治中,把《汤液经》的“阴阳诊治术”细化发展而成厥阴、少阴、太阴“三阴病症”,与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症”的“三阴三阳诊治术”。 : g6 o0 ^/ {$ L# m0 K; f

; ]6 ], C& \3 M《伤寒杂病论》在五脏病症的诊治中,把《汤液经》的“五行诊治术”细化发展而成“阴阳五行诊治术”。3 S5 Q& u9 k1 n. H/ o' Z  K

0 D9 K  T! z7 E1 p& d故医圣张仲景不仅只是《汤液经》之直系传人,而且还是《汤液经法》之发挥者、深化者、变革者,实际上他已超越《伊尹汤液经》派之界限,创立了自成体系的“伤寒学派”,& d: U' {7 F9 N( y& X4 T! @
6 e. F, _7 r6 P3 r( H, ?1 r
马文辉
0 I* X6 J+ n  _2 i* ^6 H4 W7 o  b0 d1 A+ Z% p4 T) ], A: Y! ^2 P( T$ E
《伤寒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其辨证框架奕为“六病辨证”,而六病辨证过程的核心是辨病位、辨病性。《伤寒论》的病位既不是经络,也不是脏腑,而是整体病势的三个层次,即表、里、半表半里。它突破了《内经》中只有表、里定位的局限。表、里、半表半里,虽然是仲景辨证过程中三个病势层次,但“三部”在生理上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三部六病”是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框架和纲领内容。
1 ]% {/ X8 Z# A3 e0 A5 B6 A2 D' i+ H. u" a. C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只作为对证候的归类方法,其内容与《内经》完全不同,可谓“老瓶装新酒”。与叶天士用卫、气、营、血诸名作为分证纲领一样,诸名虽出《内经》,而与《内经》论物质讲功能的内容完全两样。在六病的概念中,概括了病性(阴阳),病势(寒热),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体(虚实)的内容。) ]4 C/ y& u5 e

( o4 Q& |+ C8 l9 P5 R9 t六经和六病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组概念,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路线,虽无病,其存在依然如故;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经络无论外在体表或内至脏腑均为线段的,其病象也只出现于其循行部位及其所络属之脏腑;而六病之表现为全身性的。经络之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之属性,由脏腑之不同及经络循环体表部位的区别所决定;而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由病势、病位、病体所决定。4 n5 E' f3 u5 ]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4-18 14:30 , Processed in 0.1239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