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返回首页

Xbfeng的个人空间 http://edmontonchina.net/?4067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从克山屯到爱民屯 --- 人生中经历的两次插队落户

已有 649 次阅读2009-5-20 13:07 |个人分类:人生经历

克山屯到爱民屯 --- 人生中经历的两次插队落户

人生中经历了两次插队落户,可以分别称为土插队和洋插队,都与黑龙江和阿尔伯塔两姐妹省有缘,二十年间分别来到并落户于克山屯(1969年)和爱民屯(1989年),转眼已经四十年了。

四十年前,为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年仅十七的本人只身加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来到了克山县的五师五十四团一营四连。当时我是在上海沪西中学67届初中毕业,一开始分配有四个面向,到后来成了全国一片红,除了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外,还有去江西,安徽,云南和贵州的农村,据说农村一天所挣的的工分仅几分钱,而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虽然不戴领章帽徽,但发军帽军袄军大衣就很有诱惑力的,其实只是刚去的时候发一套,以后就没有了。克山县以克山病发病率高而闻名,克山病是一种缺微量元素硒而引起的地区流行的原发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增大、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急重病人可发生猝死。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克山屯那里每一个连队就是一个屯子,屯与屯之间一般相隔好几里地,连长和指导员一般都是当地的复员军人,有些知青却当上了副连长和副指导员。辽阔的大地,肥沃的黑土地,一年一熟的小麦,大豆和玉米,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真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吗?一年中的农活有春播,夏锄,秋收和冬藏,春播和秋收靠的是播种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其中夏锄是非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活,每天天朦朦亮就要下大地干活了,手把锄头,在玉米苗的两边,左一锄右一锄地锄去杂草,缓步前行,茫茫大地一望无际,怎么锄也锄不到个头。手掌上的血泡慢慢地磨成了老茧。秋收,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将小麦脱粒后把麦杆留在大地中,我们的任务是跟马车老板赶马车去大地里,一叉一叉地把一捆一捆的麦杆装上马车,麦杆堆在马车上装得足足有三五米高,然后爬在高高的麦杆堆上把马车赶回屯子里去。克山屯那里的生活十分艰苦,吃的主粮是玉米饭和小米粥,蔬菜大多以土豆大白菜为主。用水要到深井中打,厕所是在露天的,卫生条件很差,难怪东北人喜欢穿黑棉袄,不用洗,看不出脏,越脏显得越亮。晚上睡的是火炕,一烧火又太热,难以入睡,后半夜没人添火,又被活活冻醒。刚去的时候水土不服,身上发出的红疹子和红斑块奇痒难忍,用手抓破皮肤又发炎化脓,久久难愈。当时除了想家就是想家,大家对前途真是一片渺茫。

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应该是最农闲的季节,克山屯的留守人员只是在猪圈里刨刨粪,用马车拉到田里去施施肥。大部分人员(当时称为兵团战士)冬天都要派去查哈阳兴修水利,在那里修建的水田居然还种出了水稻。有一年冬天,我们被派去大兴安岭伐木,巍巍的兴安岭,群山环抱,白雪皑皑,我们居住在帆布帐篷中,围在火炉边,用水要到河里去凿大冰块,用雪撬拉回来化冻后才能使用。采伐的松木又粗又长,先要把园木装上卡车,运到火车站,再装上火车车皮,运回克山屯。山里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工余时间我们去森林中采采蘑菇,打打野兔来改善一下生活。东北人人高马大,性格直爽,很容易相处。那时候在那儿学到了一些东北方言,比如犄角旮旯,得瑟,埋汰,唠嗑,喳乎,悬乎,默唧,嗯那等等,我也听说了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近日正在看一部有关知青的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该剧的著名编剧高满堂说: “那是个我青春开始的年代,这样的故事不会再有……”

那也是偶青春开始的年代,当时年龄还小,没有热衷于谈情说爱,也没有扎根边疆的打算,总是想着天生我才必有用,不会一直待在那里,终于等来了恢复高考上大学的机会。我的几位知青战友当时在那里激情浪漫,恋爱结婚生子,到后来也双双带着儿女回城的。我在家是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妹妹还小,弟弟也到了初中毕业的年龄,我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初衷是让我瘦小的弟弟能够留在上海陪伴父母,哪能想到在我去黑龙江的第二年,我接到家中来信,告知我弟弟也去了安徽淮北农村插队落户,那时我真的伤心地哭了起来。后来我弟弟考取了安徽艺术学校,如今当上了安徽艺术学院的副院长。

电视剧《北风那个吹》中描述了扛木头的情景,喊着号子四人扛着木头在雪地上走,虽然很有亲切感,但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演戏。当初我们在大兴安岭时扛木头,圆木又粗又长,需要八个人扛,四人抬左肩,四人抬右肩,分头杠,二杠,三杠和四杠,走在前面的两人为头杠,头杠很重要,起领头的作用,一般喊号子也是头杠喊,这四杠中二杠是最吃重的,必须要有身强力壮的汉子来担,三杠和四杠相对比较省力,他们抬的是圆木的细端,只要把握着尾舵的方向就行了。当时我们扛木头是要上跳板的,喊着号子走上两行平行的跳板,将圆木装上卡车或火车车皮。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被提升为务长,专管连队的后勤工作,务长每月要去指挥部(场部)领取粮油蔬菜,羊肉和猪肉,来回搭乘汽车连的卡车,因此,跟汽车连的战友们关系也很熟,我每月还要做一次工资单,去场部领回工资后发放给战友们。去大兴安岭伐木属于公差,平时不缴伙食费,这每月二三十元工资就是净收入了,我记得我把钱寄回家,家父还给我买了一只瑞士产的英纳格手表呢。
 
想不到人生中注定逃脱不了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命运,本人在二十年后(1989年)加入了洋插队的行列,出国留学,踏上了加拿大的国土,只身来到埃德蒙顿的阿尔伯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九个月后,太太和女儿也来到爱民屯与我团聚并落户,一晃又是二十年。说到在爱民屯洋插队,我想大家都要过的一是语言关,二是生活适应关,三是就业关,四是事业发展关。首先是过语言关,刚来的时候仅管你托福GRE成绩很好,上课听课又是另一回事,教授似乎是在讲天书,能有百分之二三十听懂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要在课余花很多时间去弄懂消化,这里的教授上课还尽讲笑话,搞得哄堂大笑,由于听不懂笑料,只能陪着大伙装笑,你想这有多么尴尬。其次这生活适应关还好过,这屯子里虽然冷,居家外出取暖条件好啊,冻不着;又有自已的小家庭在这里,太太变着法儿做好吃的改善生活;三明治和西餐还是很难适应的,一顿两顿西餐还行,天天吃三明治就吃腻味了,所以有人问谁(甚么)是最爱国的?答曰:胃是最爱国的。来爱民屯已经二十年了,本人还是喜欢吃中国餐。爱民屯里中餐馆开了真不少,可以解馋,大统华和唐人街超市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1994年博士毕业,干了四个月的博士后,1995年就来到了离爱民屯一百公里的工作单位上班。因为参加了CARPOOL,每周只需要开一天车,而且每天可以来回往返,不用加班。目前仍住在爱民屯,并在这个一百公里外的单位一直工作至今。至于事业发展关嘛,我想在这经济危机的特殊年代里,最低的标准是如果能够在工作单位里继续生存下去,不被裁员,就算万事大吉了。
 
如今埃德蒙顿中文网已经成立五周年了,我是一年前才加入埃德蒙顿中文网(简称爱网)的,看到爱网将埃德蒙顿称为爱民屯,觉得非常非常地亲切,没有四十年前去克山屯的亲身经历就不会有这种千丝万缕的亲切感。爱民屯漫长的冬天虽然也是白雪皑皑,与克山屯不同的是这里冬天还经常会有阿拉斯加的暖流到来,使气温升至零度以上,一两天内的温差有时会高达四五十度。不像黑龙江的冬天,冷了以后直到开春才会慢慢回暖。插队落户于爱民屯的学习和生活在这里就不用多讲了,总之上苍还是很眷佑,二十年来每日,每月和每年都有丰丰富富的供应。在日常生活中,爱网是我和我太太上网必定要浏览的网页,加入爱网一年来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热情支持,不断有鲜花和鼓励,我也很乐意回答新移民新网友初到爱民屯生活上的一些小问题,与网友们的交往也增加了,一年中一共收到七十八条短消息,其中有XGE,FrankSoccer,Beimei,老杨,无心呢喃,小美猪,兰颜知己,俩俩等等网友和版主发来的短信。这次五周年征文的同时也让我亦完成了去年十月份老杨发佈的关于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的稿约。这就是我人生中经历的两次插队落户,奉献给埃德蒙顿中文网成立五周年。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kelvin 2009-5-20 13:37
偶也是黑龙江地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12 04:24 , Processed in 0.10523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